王峻电力发展公司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之电力市场发展特征及国家电网公司适应策略

2017-06-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快速提升.绿色低碳要求将加快能源供应转型,煤电装机占比逐渐达峰,传统煤电向调峰电源转变.新能源发电成本随技术成熟和市场容量扩

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快速提升。绿色低碳要求将加快能源供应转型,煤电装机占比逐渐达峰,传统煤电向调峰电源转变。新能源发电成本随技术成熟和市场容量扩大呈快速下降趋势,预计清洁能源装机占比由2015年的33.6%增至2030年的48.4%,提高约15个百分点。

供应模式灵活

电力供应由"集中式"向"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转变。分布式电源发展有利于解决边远地区供电问题,实现能源的综合梯级利用。我国分布式电源发展总潜力约8.5亿千瓦,预计2030年分布式电源装机可达3.63亿千瓦,占同期总装机的13.4%。

区域协调发展

中、西部地区电力消费占比逐渐提升,但东部地区电力消费占比仍然较高。伴随着产业的梯次转移,预计2030年东部地区用电占比下降至45%左右,仍是我国电力消费的中心。化石能源跨区输送趋于饱和,跨区电力流规模不断扩大,预计2020年东、中部负荷中心受入电力流超过2.5亿千瓦,2030年有望超过4亿千瓦。

市场竞争加剧

参与主体多元化、交易产品多样化、供需关系互动化。电力行业售电侧多元竞争格局逐步形成,参与主体数量快速增长,市场体系不断趋于完善。各种能源电力细分市场不断发展,包括综合用能管理、能源托管等在内的多样化产品和服务成为用户重要需求。用电权交易、负荷调度等各种供需互动方式将逐步涌现。

3.公司适应经济新常态发展策略

经济新常态下,公司发展面临重要战略机遇。一方面需稳妥发展电网监管类业务,推动电网科学精准投资、安全高效运行、健康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需积极开拓市场竞争类业务,坚持服务为先,主动参与竞争,实现"产业突围",推动公司成为发展能力、管理能力、盈利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全面领先的一流企业集团。

电网建设策略

近期突出重点、精准投资,远期建设能源互联网。近期科学统筹电网规划,重点建设特高压骨干电网与智能配电网,提高电网建设投资的质量与效益。优化建设时序,滚动调整投资规划,从严项目比选,优化建设时序,优先安排负荷需求迫切、供电质量亟待提升、经济效益显著的建设项目。

突出建设重点,加快特高压骨干电网与智能配电网建设,着力解决"两头薄弱"问题。注重投资效益,规范决策程序,注重效益分析,提高决策科学性和投资效率。远期需发挥电网在能源资源优化配置中的核心作用,建设能源互联网,实现煤、油、气、水、风、光等能源的多能互补和优化,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

电网运行策略

近期增强系统调峰能力,远期完善市场运行机制。

近期重点从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全方位提升系统调峰能力,提高运行灵活性。电源侧支持抽水蓄能、燃气机组建设和燃煤机组灵活性改造,大力提升系统调峰潜力。电网侧制定以节能环保低碳为目标的电力系统调度原则与措施,充分发挥大电网联网效益和跨省调峰相互支援能力。

用户侧以价格机制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大力推动需求侧响应(DSR),适应供需双侧随机性与波动性,提高电网安全稳定水平。远期积极推动电力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辅助服务市场、现货平衡市场,以市场化手段促进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

产业发展策略

近期创新发展、开拓新兴,远期产业突围、混合所有。近期推动国际板块业务创新、产业板块技术创新、金融板块模式创新,大力开拓新兴业务。其中,国际板块要实行包括资本股权并购、电工装备出口、工程设计咨询、项目经营管理的全方位立体式国际化战略;产业板块要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智能化深度融合,加快技术装备、经营机制、销售模式等方面创新;金融板块要加快业务拓展、加强模式创新。

此外,需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电动汽车服务、充电设施运维、节能环保等新业务。远期可选取具备条件的产业和金融单位,通过适当方式实现混合所有制,丰富融资渠道,扩大公司控制力与影响力。

公司经营策略

近期释放活力、提质增效;远期分类施策、高效发展。近期需多措并举释放发展活力,提质增效谋求持续动力。稳妥推动增量配电网放开,通过新增市场主体激发市场竞争活力,促进公司电网业务改革创新。在居民采暖、工业制造、交通运输等领域推广电能替代,促进售电量稳健增长。

综合利用政策、法律、技术手段,加强电费回收。压缩管理层级,推动纵向贯通、横向协同、末端融合。精益化运维、精细化管理,严格控制各类成本支出、压缩非生产性支出。远期需分类施策,监管类业务要优化流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竞争性业务要注重创新经营模式,提升市场竞争力。

客户服务策略

近期积极改革、优质服务;远期开放合作、转型发展。近期需主动参与售电侧竞争,快速响应、市场导向、客户至上;向信息技术、装备制造等新兴"电力优质客户"提供差异化的电能质量与供电可靠性服务,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以信息化、智能化提升电网的多元负荷接纳能力,支持分布式能源发电、储能装置和电动汽车的"即插即用";提供包括合同能源管理、节能减排咨询、设备运行维护、用电安全检查、工程设计咨询等在内的附加增值服务。

远期可寻求与各方合作,加强联系,利用"互联网 "、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拓展服务内容,实现由供电服务向包含电、气、水、热等能源品种的综合能源服务供应商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