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高铭暄马克昌 新中国刑法学奠基人之一马克昌辞世(图)

2017-06-0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住院期间仍积极承担着<百罪通论>的顾问和撰写工作,他却无法亲眼看到这部最新著作的付梓.昨日19时16分,著名法学家.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马克昌在汉因病逝

住院期间仍积极承担着《百罪通论》的顾问和撰写工作,他却无法亲眼看到这部最新著作的付梓。昨日19时16分,著名法学家、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马克昌在汉因病逝世,享年85岁。

马克昌教授是新中国刑法学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去年入选我省首届“荆楚社科名家”。他广泛涉猎中国刑法学、比较刑法学、刑事政策学、犯罪学等研究领域,其主编和独著的多部著作都被视作我国刑法学研究中的典籍性文献。2003年,他以78岁高龄完成了80余万字的个人专著《比较刑法原理外国刑法学总论》,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是当年我国法学界唯一获奖的书籍。

马老始终积极关心国家重大刑事立法活动,为国家立法建言献策,住院期间仍高度关注着《刑法修正案(八)》的修订工作,针对修订应当坚持的指导思想、刑罚结构调整、具体罪名修改与完善等10多个问题提出了具体意见,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病榻上,马老仍坚持写作《百罪通论》。即使重病在身,他依旧坚持学术著作不能口述代笔的原则,整整齐齐地写出厚厚的一摞手稿。同时,还为博士生修改论文、批阅申请答辩的博士论文。这种精神令师生们深受感动。 (湖北日报 韩晓玲 张全友)

犹记一辩明三尺 再无“南马”震惊雷

法学泰斗、新中国刑法学主要开拓者马克昌驾鹤西去

写文章要厚积薄发。文章写得又多又快,最后往往让人记不住。我主张多读一些书,多写出一些精品来,像我的《比较刑法原理》作品,就整整用了八年的时间。 ——马克昌谈做学问

6月22日19时16分,新中国刑法学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马克昌先生,在武汉因病逝世,享年85岁。

马克昌生于河南省西华县,195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律系,1952年读研归来回武大任教。十年浩劫之后,马克昌参与了武汉大学法律系重建工作,后成为重建后法学院首任院长。

1980年,马克昌受委托担任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的主犯吴法宪的辩护人,他的辩护公正、秉直,由此一辩成名。在我国刑法学界,他与人民大学高铭暄教授被合称为“北高南马”。

在刑法学领域,马克昌可谓著作等身。他主编了大陆第一部研究刑事政策的专著《中国刑事政策学》,填补了大陆刑事政策学研究的空白;迄今为止我国最权威的一部刑法学巨型工具书《刑法学全书》出版,马克昌任第一主编;他还参与了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修订;他主编的多部学术著作都获全国性大奖。

马克昌教授遗体告别仪式,将于6月26日上午9时在武昌殡仪馆天元厅举行。

各界追忆

女儿:我来为父亲设计灵堂

“我是做美术编辑的,晚上我还要设计一下灵堂的布置。”昨晚临近11时,马克昌的大女儿马老师才从省人民医院回到家里。

马克昌育有三个子女,大女儿马老师在武汉大学出版社担任美术编辑。弟弟和三妹都在武汉。马老师介绍,父亲身体一直不错,但一年前,查出患有白血病,一直在住院。前晚,父亲病情加重,子女们赶到医院,马老已经进入昏迷状态,进入重症监护室。母亲已经86岁高龄,目前知道了马去世的消息,心情十分沉痛。

学子:马老住院期间笔耕不辍

武大法学院刑法教研室主任陈家林教授,是马克昌2000级的博士生。他说,马老就像一位严师慈父。“马老去世之前还带着近10名博士生,住院期间仍然坚持亲自写著作、指导批改博士生论文,并关心国家法制建设,案头经常放着报纸。今年,他还为全国人大法工委提了十几条建议。”陈家林教授说,有时候他实在体力不支,才叫学校的老师帮忙。

马克昌的严格要求和精心指导,给武大刑法学研究团队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陈家林教授说,日本一名大学校长曾说,武大刑法学学术团队是中国刑法学界的“马家军”。

护士:他非常为我们着想

湖北省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万慧芳说,马老是6月初被转到重症监护室的,他为人和蔼,性格坚强,心态很积极,非常配合治疗。“马爷爷非常为我们着想,他记性特别好,每个护士他都叫得出名字。”万慧芳说,马老有时胃口不好,别人问他为什么没吃饭,他主动说不怪护士,是他自己不想吃。尽管身体虚弱,但他给护士添麻烦,执意自己解小便。他有空常常翻书,挂念着他的法学事业。

记者手记

马先生二三事

至今犹记马先生二三事。

三年前本报举办“高校大讲堂”,马先生是开讲首位嘉宾。开始前,先生在台下就坐,大学生们争着围上来与马先生攀谈,一时鼎沸。未讲先热,可见马先生的名望与魅力。

两年前韩德培先生去世,我叩访马先生家,想请他谈谈对韩先生印象。马先生穿着睡衣忙里忙外,一问,答说为了韩先生后事正忙。采访不长,四方来电占去大半时间,来电的有韩先生弟子,也有马先生门生,马先生倒成了一个联络中心。

还有一桩事,是我从马先生嘴里听来。他说审判江青时,他坐在台上,江青被押在台下,67岁的她依然一头黑发,“我以前听说江青很会保养,看来是真的。”马先生笑言,“我也吃过‘四人帮’的亏,现在总算明白了那句:‘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老爷子讲这段话时82岁,轻描淡写、举重若轻。

常有人问,何为大师,何为泰斗?回答不难:坐而不语,自然有年轻人绕膝侧耳,争相听取智慧之声;耄耋之年,一个电话牵动四方回响,影响力能随岁月而增长;大江拍岸,时代浩若洪流,却不因物喜不以己悲,从容洒脱,云淡风轻。 (楚天都市报 徐啸寒 高家龙 范宁 张全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