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张国栋老师讲数学教育(一)

2017-06-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上周,张老师给我一些他曾经的研究成果,"试论数学的观念系统""数学教育与科学思维方式形成的关系""数学观念系统探析""汉字学习过程中的数学活动因素".对我最近思考的问题很有帮助,但文章并不好懂.从中,也可以发现,我的知识储备是多么欠缺.今天上午张老师来到工作室,正好再向他请教.张老师很热心地.很耐心地单独向我介绍了他的思想,一直到13点半还不想去吃饭,张老师虽然结合例子给我一个人讲的,我中间不断打断追问其背景,但有些我还需要细

上周,张老师给我一些他曾经的研究成果,“试论数学的观念系统”“数学教育与科学思维方式形成的关系”“数学观念系统探析”“汉字学习过程中的数学活动因素”。对我最近思考的问题很有帮助,但文章并不好懂。从中,也可以发现,我的知识储备是多么欠缺。

今天上午张老师来到工作室,正好再向他请教。张老师很热心地、很耐心地单独向我介绍了他的思想,一直到13点半还不想去吃饭,张老师虽然结合例子给我一个人讲的,我中间不断打断追问其背景,但有些我还需要细细品味。

l        问题是体验的起点:

思想一定是落实在体验上,但要注意,观察不是体验的起点,而是起源于问题。因此教学中老师要善于设计问题。当前的新世纪教材,无论是小学版还是初中版,都精心组织了问题串。这是引领学生思考的很好的探索。这些问题有知识性问题,有思考性问题。

如:我们学过哪些数?把学过的数分一分。买5千克梨需要多少元?这样的问题属于知识性问题,这些问题是思考性问题的支架,起引领作用。而“为什么?”这样的问题,是引发思考的,引发反思的,把学习者的思考在里面,可以促进学生的理解。

l        学习论的发展

传统教育是以“知识为中心”的,是认为知识可以促进人的素质的提高,传统教育并不是不重视人的素质。现在人们的认识进步在哪?由“知识为中心”转到了以“人的发展为中心”, 在促进人的发展中,认识是必要的条件,但有了知识并不一定人的素质就会提高。博士掌握了大量的知识,但并一定他的能力,综合素质就比别人高多少,知识在人的发展中不是充分条件。

传统教育为什么强调传授式学习?张老师谈到,这与人们对学习和知识的认识有关。

传统的教育方式认为“系统知识先于学习”,也就是在学生学习的行为发生时,需要学习的内容已经存在于学习者面前了,正是因为“系统知识在先”,学习者便无需要做出选择,“接授”便是学习者必然的选择。

随着人们对学习的认识和发展。人们又提出,知识学习是伴随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是人与环境的双向建构。这样,学习过程中,过程、环境、活动便得到了重视。这样的观点可以解释“人杰地灵”的原因,为什么有的地方人才辈出,有的地方却总是落后愚昧;可以让人理解,为什么学校要重视文化环境的营造;也可以让人理解,为什么新课程倡导过程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