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智贤的心理发展观 《发展心理学》的笔记

2017-07-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章节名: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 2013-02-05 21:02:00 *[]中的内容是笔者的注意内容或疑问内容,不一定是重点 *上面{}中的是大纲,下面是书本框架* 笔者没按顺序看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1.精神分析理论的心理发展观 2.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3.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 4.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5.生态系统理论}第一节 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一.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一)人格发展理论[快乐原则 现实原则 本我 自我 超我(良心 自我理想)](二)心理

章节名: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 2013-02-05 21:02:00 *【】中的内容是笔者的注意内容或疑问内容,不一定是重点 *上面{}中的是大纲,下面是书本框架* 笔者没按顺序看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1.

精神分析理论的心理发展观 2.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3.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 4.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5.生态系统理论}第一节 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一、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一)人格发展理论【快乐原则 现实原则 本我 自我 超我(良心 自我理想)】(二)心理发展阶段说【性生活不仅包括两性关系,也包括使身体产生舒适、快乐的情感,对儿童来说快感是普遍的,如吸吮、排泄。

】口唇期 肛门期 前生殖器期 潜伏期 青春期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论信任对不信任 自主对怀疑 自动对退缩 勤奋对自卑 统合对角色混乱 亲密对孤僻 精力充沛对颓废 完善对绝望【口腔合并 相依性 信任?-婴幼儿喜欢把东西放进嘴里。

建立信任感会成为易于信赖和满足的人,反之不信任他人、贪得无厌】【1-3岁 抓起东西又抛开 依赖大人又离开 保持与排除 坚持与放弃3-6岁 游戏期 侵入特点 侵犯别人 好奇。

埃里克森认为个人成就与这一阶段主动性的发展有关6岁-青春期 勤奋感决定将来的勤奋18-25 发展亲密感对是否能满意地进入社会有重要作用成年中期-50 指导下一代成长的需要】第二节 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一、巴甫洛夫的条件发射学说及其对行为主义的影响(一)条件发射学说无条件反射生来就有 条件反射的神经联系是暂时的第一信号系统如形色味是动物和人类都有 第二信号系统如语言是人类特有(二)巴甫洛夫学说与行为主义都过分强调后天环境的作用二、华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一)机械主义的发展观环境决定论 否认遗传的作用 片面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否定了人的主动性【其实有自我教育】(二)对儿童情绪发展的研究怕、怒、爱、嫉妒、羞耻三、斯金纳的发展心理学理论S-R反应-刺激。

有刺激的反应是反应性行为,看不到刺激的是操作性行为。(一)儿童行为的强化控制理论斯金纳箱 条件反射原则【塑造 强化 消退 及时强化 积极/消极强化作用】忽略了个体内部机制(二)儿童行为的实验控制育婴箱的作用【《沃尔登第二》】行为矫正 程序教学四、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一)观察学习及其过程观察学习【不需要亲自体验强化 只需管哈他人的行为和接受的强化就能完成学习。

即榜样、无尝试学习)如此可缩短过程、迅速掌握大量行为模式、避免错误不良后果过程:注意 保持 复现 动机 (强化可以是及时、替代、自我强化)】【自我评价的标准是自己是否比得上他人的标准】(二)社会学习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社会引导成员用社会认可的方法去活动】1.

攻击性 2.性别角色的获得 3.自我强化 4.亲社会行为【强制命令只会一时奏效 只有榜样影响更长久】没有给认知因素应有的地位第三节 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一、维果茨基与文化历史发展学派二、维果茨基的发展心理学理论(一)创立文化-历史理论两种工具观【物质生产工具 精神生产工具如语言符号 前者指向外部 后者指向内部 改造自身性质】两种心理机能(二)探讨发展的实质【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表现在1.

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主动 有意识)2.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概念思维 创造性想象 理智感 道德感)3.

形成以符号或词为中介的心理结构(更复杂 间接 简缩)4.心理活动的个性化】(三)指出教学与发展的关系(四)提出内化学说【精神生产工具即符号,使心理活动得到根本改造。心理技能由直接、不随意、低级、自然到间接、随意、高级、社会历史。

】第四节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一、皮亚杰的发展心理学理论(一)发展的实质和原因【基本不是先天成熟也不是后天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动作时主体对客观的适应。包括指向外部的动作和内化的思维动作,都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

适应的实现形式是同化和顺应。不间断的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过程就是适应过程,即心理发展的本质和原因。起伏→调试→成长】(二)发展的因素和发展的结构1.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1)成熟(2)物理环境:物体经验(物体的特性) 逻辑经验(动作协调)(3)社会环境(4)平衡2.

儿童心理发展的结构(1)最初的结构观:【图式。不同主体的图式不同,因此对环境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适应环境的过程是图式改变的过程,低级图式经过同化、顺应、平衡结构出新的图式。同化:数量上的变化,吸取新经验,原有图式不变;顺应:原图式不适用时根据环境需要主动修改图式;平衡:同化和顺应作用机能的平衡,暂时的平衡而非绝对静止或终结,从低水平的平衡向高水平的平衡运动。

这就是心理发展过程。】(2)后期结构观:整体性 转换型 平衡性(3)把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结合 建构主义(三)发展的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 0-22.

前运算思维阶段 2-73.具体运算思维阶段7-12【 具体运算的特点:守恒性(内化:从具体发现本质/可逆:可从正反面去想或可从原因看结果从结果看原因) 群集运算 离不开具体事物且零散不完整】4.

形式与运算思维阶段 12-15 可离开具体事物逻辑推演二、新皮亚杰主义简述(一)修订皮亚杰的研究方法和结果1.修订年龄阶段 2.提出承认思维发展模式【二元论水平→多重性水平→现对论水平→约定性水平→辩证运算】(二)信息加工论与皮亚杰理论结合(三)日内瓦新皮亚杰学派的产生第五节 朱智贤的心理发展观一、从陈鹤琴到朱智贤二、朱智贤的发展心理学理论(一)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问题1.

先天和后天的关系2.

内因与外因的关系3.教育与发展的关系【高于主体原有水平,经过主体努力后又能达到的要求才是最适合教育发展的要求。】4.年龄特征和个别特征的关系(二)强调用系统的观点研究心理学【学好哲学的“普遍联系”和“不断发展”的观点及系统科学理论 三论和新三论】(三)教育实践与中国化的发展心理学(四)心理学的科际整合取向 8人阅读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