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森浩因果 林森浩犯罪的罪名 林森浩犯罪的原因?

2018-01-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负面情绪很多,迁怒于身边的人.嫉妒.自卑.脆弱的性格缺陷和处理人际关系及情绪调节能力低有关.具有这些不良因素的人在生活中容易挫折,而挫折往往

负面情绪很多,迁怒于身边的人。嫉妒、自卑、脆弱的性格缺陷和处理人际关系及情绪调节能力低有关。具有这些不良因素的人在生活中容易挫折,而挫折往往使他产生、怨恨、等消极情绪体验。

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简单地说,就是犯罪手段极其残忍、社会危害极大、社会影响极其恶劣的那种。同时不能是法律规定的不能判死刑的那几类人。

刑法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被告人被宣判死缓一般需要具备下述三个条件中的至少一个:第一,没有主观故意;第二,有自首或立功表现;第三,获得被害人家属的谅解。或许法院认为,目前为止,这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林森浩都没有具备,所以必须被判死刑。客观地说,林森浩夺走了黄洋的生命,造成永远无法弥补的严重后果,确实应该得到一个深刻的教训。

案例:

2005年9月下旬,浙江温州警方宣布,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7·28”跨省抢劫杀人案告破。令人震惊的是,干下抢劫杀人重案的犯罪嫌疑人罗吉军和卓科,竟是从长沙岳麓山下某知名高校走出来的“天之骄子”。而他们作案的动机,则是为了获取创业的“第一桶金”,早日实现当老板的梦想。警方同时查明,他们此前还在深圳劫杀了一名的哥。

沉迷程序设计误了学业

今年27岁的卓科,1978年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市仁寿县一个贫困的小山村。1998年,卓科以优异成绩考入长沙某知名高校的数学与计量经济学院,成为村里走出来的第一名大学生。

读大二时,卓科还保持着勤奋的本色。但他看到身边的同学一个个谈起了恋爱,经常在饭店和歌舞厅出入,心理便失衡起来。从1999年下学期开始,卓科便很少参与班上的集体活动,甚至和同寝室的同学都很少交流,整天沉溺于网络之中,琢磨着那些在外人看来极其乏味的程序代码。读大三那年,他设计编写的“企业资源计划软件”,令国内多家知名软件公司的老总刮目相看,纷纷邀请他去工作。

由于卓科一门心思想着自己的程序设计,导致学业每况愈下。2002年6月大学毕业时,由于差了0.5个学分,他没能拿到毕业证书。

尽管如此,他还是在一家高科技公司找到了工作。老总对他非常赏识,打算只要试用3个月就办理转正手续。可惜3个月后,他因拿不出大学毕业证书,只得选择主动辞职。

结识损友劫杀的哥

就在卓科的人生陷入低谷的时候,他遇上了一个所谓的朋友——罗吉军。罗吉军也是四川人,1998年同样毕业于长沙那所知名高校的化工系。由于校友兼老乡关系,两人很快便成了“铁哥们”。

罗吉军当时系广州一家集团公司的部门经理,日子过得非常滋润,公司还为他配了专车。但没过多久,随着该公司原负责人因经济问题出事,罗的日子便不好过了。罗干脆辞掉工作,和卓科来到深圳“闯世界”。可他们在外面奔波了好些天,也没有找到工作,两人的积蓄很快花光了,连房租都拖欠了一个多月。

2004年9月的一个夜晚,罗吉军专门将卓科约到海边,两人作了一番“推心置腹”的交谈后,罗吉军鼓动卓科和他一起找有钱的老板下手,自己筹钱办企业当老板。

两人一拍即合。此后一段时间,罗吉军和卓科悄悄地跟踪那些坐名车的老板,伺机寻找下手的机会。可这些老板大多带有保镖,防范非常严密,令他们无法得手。于是,两人只得靠打零工维持生计。

为了方便跟踪那些老板的车辆,罗吉军和卓科决定先搞辆汽车,他们将作案目标瞄准了司机。2004年12月初的一天晚上,他们携带水果刀、电击棍和绳索等作案工具,在深圳桂芳苑小区打了一辆非法营运的“黑的”,伺机杀死了司机,抢得100多元现金、40多元港币及一台手机。他们连夜赶到广东省中山市,将尸体埋到一座荒山上,然后迅速逃离。

由于呆在深圳担心案发,罗吉军和卓科决定转移“根据地”,到有钱人比较集中的温州干一桩“大买卖”,以便在30岁前弄到当老板的“第一桶金”。

富翁死于“得力干将”手中

今年春节前夕,罗吉军和卓科窜到温州。卓找到了一份网络管理员的工作,罗则到温州富商林某的公司做销售员。他很快获得林某的赏识,成为林某的“得力干将”。罗见林某的生意做得很大,知道他家非常有钱,心中起了歹念。

4月底,罗吉军偷偷地配了林某家的钥匙。为了掩人耳目,他不顾林老板的苦苦挽留,以“回老家做生意”为借口辞职。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罗吉军和卓科在温州市龙湾区租了一间房子,由卓跟踪监视林某,摸清他每天的生活规律和活动去向。7月28日凌晨1时许,见林某从外面回家,在附近守候多时的罗吉......余下全文>>

记者:你和黄洋到底有什么样的矛盾,令你想到用这样一种方式对他?

林森浩:其实我跟他之间没什么矛盾。回想起来,我这么做的原因可能不在黄洋方面,还是我个人没有把负面情绪调整好。这个负面情绪也不来自他人所说的被当众批评等事情,而是来自我跟宿舍另外一个同学之间的关系。有一次,我在床上睡觉,另外一个同学把脚放在床上来回动,发出沙沙的声音。我当时在睡觉,就说哥儿们你轻点,没想到他冲我说了句“没动啊”。我当时就很愤怒。那段时间一直没有控制好自己的负面情绪。

记者:那为什么跟别人的摩擦会牵扯到黄洋身上呢?

林森浩:当时我在对面寝室玩游戏,黄洋过来了,笑嘻嘻地拍着我身边的同学说,愚人节要到了,要不要整人,很得意的样子。我当时看着很不顺眼,就想着整整他。正好第二天我就要去实验室,那里正好有这种化学品,就想到拿这个去整黄洋。

记者:你预测的效果是怎样的呢?

林森浩:就是他可能难受。我当时想的就是肚子不舒服,或者不适,具体的其实也没有去想,没想到他会死。

记者:案发后,你观察到他有什么不适了吗?

林森浩:(4月1日中午)他在床上睡觉,还没有怀疑到我,然后下午来找我做B超。当时我多嘴了一句,胃没有问题,肝脏也没有问题。当时觉得就过去了。后来住院了,就知道事情大了,慌了。我本来作为一个宿舍的朋友应该去看望的,但4月3日整天我都没有去看望,等着他们过来质问我,没有勇气。

记者:你曾在微博中表达过作为一名医学院的学生应该怀有悲悯之心,为何在此事中却突破了这一底线?

林森浩:底线,我觉得这些东西是需要学习的,做事的习惯方式、思维方式都是需要学习的。除非在很小的时候,在家庭环境中有强烈的反反复复的刺激,要么长大之后自己学习,必须是经过反复不断的强化。其实我父母不错,但他们是农民,知识有限。一直以来,我的成绩都还可以,可能有点自我,性格上有点孤僻。固执的人在别人看来就有点自以为是,我听不进别人的观点。

记者:你想对你的父母说些什么?

林森浩:想对父母说三个字,对不起。希望他们能够忘了我。不管最终结果是死刑还是漫长的刑期,都忘了我吧!

故意杀人 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专业知识丰富的名校生守不住基本的道德和人性底线,让人警醒:过于功利的社会环境让我们忽视最基本健康人格的培养,灌输仇恨的不良风气让心浮气躁的青年人心胸狭隘,缺乏容人之量。从亲密室友到下毒伤人,该反思的不仅是教育。

剥夺生命,因此是生命权!

可恨又可怜,自私害人又害己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多关注二审法院网站。

高院还没有复核吧,复核后才能执行,这是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