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曼百家讲坛武则天 百家讲坛——蒙曼讲武则天讲稿2初入宫廷

2017-11-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就是在唐太宗晚年的时候,有一次心情比本是好,就宴请武将开PATTY,让武将都来热闹热闹,这个酒酣耳热之后,唐太宗就像活跃一下气氛,说咱们别这

就是在唐太宗晚年的时候,有一次心情比本是好,就宴请武将开PATTY,让武将都来热闹热闹,这个酒酣耳热之后,唐太宗就像活跃一下气氛,说咱们别这么闷头坐着,咱们说说笑话,怎么说笑话呢?就各自报上小名,说你小名叫什么?博大家一笑嘛,武将都响应,比如说有的武将站起来说了,臣小名和尚,再有武将呢,说臣小名秃子,等等等等,大伙都这么一笑,轮到李君羡这儿了,他说什么呢?他说臣小名五娘子,这个时候哄堂大笑,太不协调了,您说一个胡子拉茶、人高马大的将军,他小名叫五娘子,这是个女人的名字啊,这些人都觉得反差太大,就都笑了。

可是呢,只有一个人笑不起来啊,谁呢?唐太宗啊,他笑不起来了,他把这事和那个女主武王的预言联系在一起了,您看呢,玄武门守将、左武卫将军,武连郡公、武安人,还是个五娘子,他觉得这个人以后要犯上作乱,要谋反,于是呢,唐太宗没过几天,找个借口把这个李君羡就给杀了。

那既然杀了李君羡,唐太宗呢觉得这个事就过去了,因此呢,就没有再扩大搜索范围,武则天就因此逃过了一劫。

那咱们说这个事又够神的啊,这事是真的还是假的啊?我个人认为这个事它还是假的,它是武则天当皇帝前后造神运动的一个环节,她就是要向天下的老百胜宣布,我是受命于天、王者不死,你看当年情况都那么危息,我的名字都要呼之欲出了,在这种情况下,居然还有人替我顶缸,那你说我不是王者不死,是什么啊?所以武则天当了皇帝以后呢,还煞有介事地替这个李君羡平反,说当年他受了冤枉了,替我死了,今天给他平反昭雪,可是这事,这是一个帝王神话,又是一个帝王神话,武则天为了给自己造势造出来的。

武则天在唐太宗一朝,她过得究竟怎么样?她的实际处境是什么样呢?我想啊,一言以蔽之,武则天在唐太宗一朝,那叫做郁郁不得志,从贞观十一年进宫当才人,到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去世,时间过了十二年啊,武则天也从一个十四岁的花季少女,成长为一个二十多岁的成熟妇人了,可是呢职位没有变,开始是武才人,最后还是武才人。

那咱们说大家又不明白了,武则天那是盖世英雄啊,后来何等了得啊,怎么这十二年就虚度了呢?怎么唐太宗就不赏识她呢?我想要讲清楚唐太宗为什么不赏识武则天,咱们就得先来说一说唐太宗他赏识什么样的人,他喜欢什么样的女人。

那唐太宗喜欢什么样的女人呢?咱们知道,有一个女人,那是唐太宗一生都非常爱慕的啊,谁啊?长孙皇后啊,长孙皇后让唐太宗一生都非常敬重啊。这个长孙皇后,据说从小知书达礼,十三岁的时候,就嫁给李世民了,跟着李世民那是风风雨雨,最后李世民当上皇帝,她当皇后了,李世民呢,很看重她,所以每次遇到军国大事有疑问的地方,老想咨询一下长孙皇后,可是长孙皇后每次都拒绝他,她怎么拒绝的呢?长孙皇后是这么说的:“牝鸡之晨,惟家之索,妾以妇人,艺敢豫闻政事。

”(--《旧唐书·后妃传》)说母鸡打鸣,那是家门不幸啊,我一个妇道人家、女流之辈,怎么能够干涉国家大事呢?因此怎么问都不开口。

那咱们说,长孙皇后她是不是一个只关心柴米油盐,真的对政治不感兴趣的人啊?我举几个例子,咱们大伙儿自己分析分析。第一个例子,是李世民还当秦王的时候,李世民不是跟着父亲李渊一起东征西讨打天下吗?立下了赫赫战功,可是功劳大了,人的野心也就大了,不甘心当秦王了,想当皇太子,进而还想当皇帝。

他一有这个想法,那不就跟当时的皇太子李建成,还有弟弟李元吉,还有父亲李渊,就都产生矛盾了,那产生矛盾了,长孙氏她怎么办?长孙氏这个时候,是拼命地孝顺唐高祖,而且努力和唐高祖身边喜欢的那些妃嫔搞好关系,那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啊?很简单啊,这是一种情报工作啊,等于说在李渊的身边安插上了眼线,有了这些眼线,从此李渊和他其他几个儿子的一举一动就都被李世民尽收眼底了,兵法上不是也说吗?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啊,所以呢,长孙氏在情报战中,立了大功了,这是第一个例子。

第二个例子,是李世民当皇帝以后了,他是想励精图治,当一个好皇帝,于是他就跟大臣讲了,说你们看见我有什么事办得不对,你们可千万直言己见,直截了当给我提出来,那大臣有的听了,有的没听,谁最听话呢?魏征啊,魏征是个有名的谏臣,一个谏官,所以魏征经常给李世民提意见,而且意见提得常常挺冲的,说话直截了当。

有一天,他终于把唐太宗李世民给葱恼了,李世民回到后宫,那是怒气冲冲,扔下一句话,“会当杀死田舍翁”,我一定要把这个乡巴佬给收拾掉。长孙皇后一听这话,马上就明白怎么回事了,那她怎么处理呢?她啊没说话,转身回里屋去了,回到里屋呢,她就换了一身衣服,换了一身朝服,那什么是朝服啊,那是皇后在重大场合所穿的大礼服啊,她穿上朝服出来,对着李世民是纳头便拜,李世民给拜敬了,说皇后你这是干什么啊?你穿得这么正规给我磕头,你是什么意思啊,长孙皇后说了,我是来祝贺你来了,李世民说你祝贺我什么啊?长孙皇后说啊,我听说了一句话,叫做“君明则臣直”,就是只有皇帝圣明,这个大臣才能够有忠心,有直言,现在魏征他这么直言己见,说明皇帝您英明啊,所以我特别高兴啊,我就来祝贺您来了。

那咱们想,这个唐太宗李世民也是个聪明人,他怎么会不明白皇后想干什么啊,皇后这也是劝自己呢,就是当皇帝要有度量啊,要容得下不同意见,不能说别人给你提意见,你就杀人啊,咱们说宰相肚里能撑船,那皇帝的肚子里呢?皇帝的肚子得像江洋大海一样,得能盛得下航空母舰才行,这是长孙皇后一番曲折的进谏啊,这是第二个例子。

那第三个例子呢,长孙皇后是一个很贤慧的人,可是英年早逝,36岁就去世了,那在她病重的时候,皇帝啊太子啊,都很着急,有一天太子就跟她说了,说咱们该看的病也看了,该请的医生也请了,可是呢您的病不见好,我想这时候,咱们不能求助于人,只能求助于神了,怎么办呢?咱们把这个监狱打开,把犯人都赦免,然后呢,咱们再多度些和尚,这样不就给您积积阴德,没准上天让您再多活几年。

那么长孙皇后听了太子这个建议,她怎么反应呢?她说绝对不能这样干,死生有命,怎么能够由人力强迫改变它呢?再说我是一个妇人,我对国家没有什么贡献,怎么能因为我身体的缘故,就干扰国家的正常工作呢?不行。

最后没有赦免犯人,也没有度和尚,长孙皇后终于就进入了弥留之际了,在这时候,她还握着唐太宗的手,跟他嘱咐了好几件事,嘱咐什么呢?比方说,她先嘱咐一件事,说皇帝你千万不要重用外戚,现在我娘家人都已经当官了,可是你千万不要让他当大官,为什么呢?说因为自古外戚干政,没有好结果啊,你要真对我好,真对我们家好,你就别让他们干政,说了好几件事,那李世民也都是一一答应。

那咱们看这几个例子,咱们再分析分析,长孙皇后她是不是真的不关心政治啊,不是啊,她关心政治,只是她从来不公开表达出来,不公开干政,可以说是外柔内刚,这才是一个正经的贤内助呢,所以说她死的时候,唐太宗非常悲伤,说我“内失一良佐”(--《旧唐书·后妃传》)啊,我在宫里头,那可是失去了一个好帮手啊。

长孙皇后去世以后,唐太宗李世民再也没有立过皇后,可见他终生爱慕这个女人。 那咱们再举一个例子,这个例子,可就跟武则天有可比性了,谁的例子呢?徐惠的例子,这徐惠也是一个女孩于,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号称神童,五个月就会说话,四岁就熟读《论语》、《毛诗》,八岁就能写下洋洋酒酒的文章。

她的才华也是被唐太宗打听到了,唐太宗也征召她进宫当才人,跟武则天的起点是完全一致啊,而且进宫的时间也差不多,武则天进宫的时候14岁,徐惠进宫的时候也就是十二、三岁的样子,可是这个徐惠进宫之后,这个道路走得跟武则天就完全不一样了。

徐惠她进宫之后,马上就非常关心国家大事,她看到李世民经过多年的励精图治,国家搞得蒸蒸日上,自己有点志得意满了,徐惠觉得此风不可长,于是呢,马上给唐太宗上书,她是这么写的:伏愿抑志载心,慎终如始,削轻过以添重德,循今是以替前非(--《旧唐书·后妃传》)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当皇帝,要或骄或躁,永保革命本色,只有这样国家才能顺利地向前发展,如果你这么早的就志得意满了,那以后国家就会走下坡路。

那咱们也知道,李世民是个好皇帝啊,非常喜欢别人跟他说这样的话,所以对徐惠特别地赞赏,马上徐惠就提拔了,从徐才人提拔为徐婕妤了,咱们刚刚说过,才人是五品,婕妤是三品,从五品长到三品去了。

那么这个徐惠当了婕妤,也是再接再厉,继续关心国家大事,于是没过多久又提拔了,这回提拔成徐充容了,这个充容是什么啊?充容是九殡之中的一个名号,九殡咱们刚才说过是二品,从三品又上到二品去了。

就在她当徐充容的时候,唐太宗李世民在贞观二十三年去世了,那么徐充容非常难过,她说先帝有厚恩于我啊,我发誓要追随他于地下,他死了我也不活了,非常地深情,于是呢,有病不吃药,很快也就死去了,殉情而死啊。

她殉情之后呢,唐朝又把她追封为徐贤纪,贤纪那是妃子里头的一个名号了,上到一品去了。你看啊,这个徐惠,从徐才人做起,到徐婕妤,再到徐充容,再到徐贤纪,从五品到三品,到二品,到一品。

那反观武才人呢,武才人她是从武才人到武才人,最后还是武才人,没有任何上升。所以这两个人一对比,就出来了,唐太宗喜欢徐惠这样的人,不喜欢武则天。那咱们说,徐惠和长孙皇后这么一综合,咱们就可以看出唐太宗究竟喜欢什么样的人了,他喜欢什么样的人呢?我总结了三个素质: 第一点,要“摆正位置、恪守妇道”,也就是说一定要明白,咱们是进宫当妃子来的,要明白自己这个身份,因此有事咱们可以干在前头,但是有功劳的时候,一定要把皇帝推到前头去,自己不能抓尖抢上,不能爱出风头,要甘做幕后英雄,这是第一个素质。

那第二个素质是什么呢?第二素质叫“胸怀天下、善谋大事”,咱们知道,这个李世民他可是皇帝啊,皇帝治理天下那担子多重啊,可以说是风雨一肩挑啊,那他需要什么样的人帮他呢?他需要在里面能够有人给他出主意想办法,还要能够解决具体的政治问题,所以给他当妃嫔一定要有眼光,有胸怀,还要有办事的能力,这也是比如说徐惠妃那个样子,你要心里装着天下啊,要知道,皇帝在哪儿可能出了点错,皇帝有点志得意满了咱们就去劝劝他,让他维续走上正轨,这是第二个素质。

第三个素质叫“温柔敦厚、外柔内刚”,就是说做事要把握分寸,要给皇帝留面子,就像长孙皇后那样,比如一看皇帝想惩罚魏征,这事不对,可是不对你能拍桌子吗?比如说长孙皇后一看,唐太宗怒气冲冲地进来了,她也怒气冲冲,一拍桌子,说皇帝你这人素质怎么这么差啊,人家提点意见你就不行,你这样还想不想当皇帝,总有一天中坚力量人要推翻你,这样这不是火上浇油吗?那皇帝还能高兴吗?别这样,得像长孙皇后那样,说我祝贺你啊,“君明则臣直”,他这么直率,说明你真英明啊,真伟大啊,给皇帝留足了面子,这是第三个素质。

那咱们反观一下武则天,她符合哪项素质,她哪个也不符合,先看第一条“摆正位置、可是妇道”,她做不到,咱们看驯狮子骢这件事,就可以看出来,她太爱出风头了,人家大臣不行,皇帝不行,其他妃嫔也不行, “妾能治之”,就我行,那你把皇帝放哪去了,这就没有摆正位置;那再来看第二条,要“胸怀天下,善谋大事”,她行不行呢?咱们不否认,武则天日后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杰出的女政治家,非常地了不起,可是在这个时候,她还是一个青涩少女呢,没有表现出这方面的素质来。

在这一时期,武则天都干了什么事啊?咱们知道她驯过马,那是玩啊,其实她还练过书法,她发现唐太宗非常喜欢王羲之的字,于是呢,自己也在这儿苦旅基本功,天天临幕王羲之,最后武则天还真临幕成一代书法大家了。

那她本意是讨好皇帝,给皇帝当一个书法方面的红颜知己,可是咱们一定要清楚,无论是驯马还是写字,这对于皇帝来讲叫什么啊?叫业余爱好,这不是正事啊,皇帝最爱什么啊?皇帝最爱江山啊,他需有一个人帮他坐得江山,而不是需要一个人来陪他吃喝玩乐啊,这种人哪儿找不着啊,所以说,武则天她也想讨人喜欢来着,可是她切入点选错了,第二个素质她也不符合;那再来看第三项素质,“温柔敦厚、外柔内刚”,那就更不行了,武则天是个动不动就拔刀子的人,那是一个古装版的野蛮女友啊,她呢一点也不温柔。

所以说她哪项素质都不符合,她的这种性格,就注定她在唐太宗一朝,根本就得不到赏识,得不到升迁。

那咱们说,一个一般人如果已经挣扎了12年了,都没有得到升迁,是不是也就得认命了,咱们就是命不好,咱们跟皇帝不合拍,那就得拉倒了。可是咱们讲的不是一般人啊,咱们讲的是武则天啊,武则天是一个永远都不会向命运低头的人,当她发现在唐太宗这儿得不到机会的时候,她就开始搜寻新的目标了,谁呢?她搜寻这个新的目标姓李名治,是唐太宗的第九个儿子,是当时的皇太子,也就是后来的大唐高宗。

那咱们说,武则天她不能打动唐太宗,怎么能够打动唐太宗年轻的儿子呢?请看下集《狐媚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