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威工具 水泥工艺学(重排本)沈威 9787562904519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7-10-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书名: 水泥工艺学(重排本) 作者: 沈威 沈威 出版社: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版次: 重排本 出版日期: 1991年01月 页数: 348 定价: 34.00 元 参考重量: 0.560 ------------------------- 图书情况:正版二手旧书,八成新左右,绝不影响阅读!特别提示:绝无缺页少页,笔记无或很少,请放心购买! * 内容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一.胶凝材料的定义和分类 二.胶凝材料发展简史 三.水泥的定义和分类 四.水泥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 五.水泥工业发展概况 第

书名: 水泥工艺学(重排本) 作者: 沈威 沈威 出版社: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版次: 重排本 出版日期: 1991年01月 页数: 348 定价: 34.00 元 参考重量: 0.560 ------------------------- 图书情况:正版二手旧书,八成新左右,绝不影响阅读!

特别提示:绝无缺页少页,笔记无或很少,请放心购买! * 内容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一、胶凝材料的定义和分类 二、胶凝材料发展简史 三、水泥的定义和分类 四、水泥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 五、水泥工业发展概况 第二章 硅酸盐水泥的生产 第一节 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标准 一、国家标准 二、世界各国标准概况 第二节 硅酸盐水泥的生产方法 一、生产方法 二、湿法窑的改造 第三节 硅酸盐水泥生产的主要工艺过程 第三章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组成 第一节 熟料的矿物组成 一、硅酸三钙 二、硅酸二钙 三、中间相 四、游离氧化钶和方镁石 第二节 熟料的率值 第三节 熟料矿物组成的计算 一、石灰饱和系数法 二、鲍格(RHBogue)法 第四章 硅酸盐水泥的原料及配料计算 第一节 原料 一、石灰质原料 二、粘土质原料 三、校正原料 第二节 水泥生料的易烧性 第三节 熟料组成的选择 一、水泥品种 二、原料品质 三、燃料品质 四、生料成分的均匀性 五、窑型与规格 六、生料的易烧性 第四节 配料计算 一、尝试误差法 二、用微机计算 第五章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煅烧 第一节 生料在煅烧过程中的物理与化学变化 一、干燥与脱水 二、碳酸盐分解 三、固相反应 四、液相和熟料的烧结 五、熟料的冷却 六、熟料形成的热化学 第二节 微量元素和矿化剂对熟料煅烧和质量的影响 一、氟化钙 二、硫化物 三、复合矿化剂 四、碱 五、氧化镁 六、氧化钛和氧化磷 七、其它微量元素 第三节 回转窑内的煅烧 一、回转窑内物料流速和窑的煅烧特点 二、影响回转窑产量、质量和消耗的主要因素 三、降低热耗、提高热效率的措施 第四节 立波尔窑、悬浮预热器窑和窑外分解窑内的煅烧 一、立波尔窑- 二、悬浮预热器窑 三、窑外分解窑 四、低温发电 第五节 熟料冷却机 第六节 立窑内的煅烧 一、机械化立窑的结构 二、立窑煅烧过程及其特点 三、立窑规格——高径比(H/D及其发展) 四、立窑的煅烧速度和燃烧速度 五、立窑的送风方式 六、立窑的煅烧方法 七、生料成球和配煤 八、立窑的闭门操作与自动化 九、提高立窑产质量,降低消耗的途径 第七节 煅烧新技术的研究 一、旋风烧成法 二、沸腾烧成法 三、其它的物料加热方法 第八节 窑用耐火材料 第六章 粉磨工艺 第一节 粉磨物料的性质 第二节 粉磨细度和人磨物料粒度 一、入磨物料粒度 二、生料粉磨细度 三、水泥粉磨细度 四、水泥、生料的颗粒分布 第三节 粉磨系统和粉磨设备 一、粉磨系统 二、生料粉磨系统 三、水泥粉磨系统 第四节 提高粉磨系统产量、质量,降低消耗的主要途径 一、粉磨设备的大型化 二、喂料的均匀性、入磨物料的温度与水分 三、助磨剂 四、粉磨系统有关工艺技术参数的影响 五、粉磨系统的新技术 第七章 生产控制与均化 第一节 石灰石、粘土矿山的控制 第二节 原、燃料的预均化和控制 第三节 生料的均化和控制 第四节 熟料和水泥的质量控制 第五节 生产控制的自动化 一、粉磨系统的自动控制 二、窑系统的控制 第八章 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和硬化 第一节 熟料矿物的水化 一、硅酸三钙 二、硅酸二钙 三、铝酸三钙 四、铁相固溶体 第二节 硅酸盐水泥的水化 第三节 水化速率 一、熟料矿物的水化速率 二、细度和水灰比的影响 三、温度与水化速率的关系 第四节 硬化水泥浆体 一、浆体结构的形成和发展 二、C—S—H凝胶 三、氢氧化钙 四、钙矾石 五、单硫型水化硫铝酸钙及其固溶体 六、孔及其结构特征 七、水及其存在形式 第九章 硅酸盐水泥的性能 第一节 凝结时间 一、凝结速度 二、石膏的作用及掺量的决定 三、假凝现象 四、调凝外加剂 第二节 强度 一、浆体组成和强度的关系 二、熟料矿物组成的作用 三、水灰比、水化程度对强度的影响 四、温度和压力的效应 第三节 体积变化 一、体积安定性 二、化学减缩 三、湿胀干缩 四、碳化收缩 第四节 水化热 第五节 粉磨细度 第十章 硅酸盐水泥的耐久性 第一节 抗渗性 第二节 抗冻性 第三节 环境介质的侵蚀 一、浆体组分的溶解和浸析 二、离子交换反应 三、形成膨胀性产物 四、侵蚀作用的复合及其判别 …… 第十一章 火山灰水泥和粉煤灰水泥 第十二章 高炉矿渣和矿渣水泥 第十三章 高铝水泥 第十四章 特种水泥 第十五章 混凝土和砂浆 附录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