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清运改造 马清运:用“改造”来代表我的建筑逻辑思维

2018-02-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彬彬有礼.身着西装.留着一小撮胡子的马清运总会很礼貌地出现在公众面前,在美国留洋的经历使他的英语口音沾染上些纽约腔.最近,他忙于在美国南加州大学建筑学院(USC

彬彬有礼、身着西装、留着一小撮胡子的马清运总会很礼貌地出现在公众面前,在美国留洋的经历使他的英语口音沾染上些纽约腔。最近,他忙于在美国南加州大学建筑学院(USC)的任教工作。他是第一个在国外知名大学担任建筑学院院长的中国建筑设计师。

"我希望我的在国外的教学工作不具有地心引力的偏差,我会起到催化酶的作用,添加一些东西而不是改变规则。"马清运在谈到美方选择自己的原因时说,"中国建筑师的灵活性和用手思考的能力为世界关注,大问题不拘小节的方式也令国际建筑师羡慕。"这次转变对于每五年都要做一次重大工作生活变化的马清运来说,也是他个人对自己价值观的重新判断。

马清运从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后,他成为了继梁思成、陈植之后又一位获得奖学金就读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的中国人。毕业后,经过几年先后在费城Ballinger及纽约KPF任设计师、高级设计师的经验,马清运在2000年正式在北京、上海成立马达思班建筑师事务所中国设计事务所,2006年12月受邀担任美国南加州大学建筑学院(USC)院长,成为首位在国外知名大学担任建筑学院院长的中国建筑设计师。

从此他就刻上了多重身份的标记,建筑对他来说也不仅仅是"造房子"的工作了。

归国后,马清运参与了多项国内重大项目的设计建造工程,但由于马清运自身所体现出的西方现代主义风格与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碰撞,让他的作品令很多人感到太概念化,太理想主义。对于此,他本人并不感到意外,相反他以学者般严肃认真的神情分析了他对中国国内建筑界的看法,"中国国内的业界对潮流可能有十分严重的误解。

一方面,只要是中国发生的非中国人眼熟的东西一般都被归结为对潮流的追随;另一方面,中国发生的令中国人眼熟的又称之为保守的落后。这极其危险!"而对外界把他的作品冠以"照搬"的称号,他也极其直率地给予回应:"对于我本人,没有什么把外国思潮搬到中国的想,我是怎么受的教育,也就是怎么做建筑,也会怎么去改变。"

马清运打破了建筑师似乎不可逃脱的"文艺复兴人"、"百科全书人"的社会职责。他认为逃脱这种神经质处境的出路也许在于建筑师敢于跳出职业服务范围的界限,重新组织建筑程序的序列,用自己的知识来预定它。"能不能不要开发商,自己做自己的开发商,不向银行贷款,自己去组织钱?"

清运把这种全角度的思维方式同样带入了他一手经营的马达思班设计师事务所,在他的这个成功运作下的工作场所中,马清运所扮演的角色几乎更多还是教师式的,"我觉得教师是商人、管理者的总合。所以我诠释‘教’,是一个思想的管理者、知识的经营者。

而建筑师只不过是社会产品的加工者而已。如果换了裁缝这一行,我则是裁缝铺的商人,或是管理者——还是‘教师’。

此次围绕城市再生这一主题,马清运认为更重要的是向人们传递"城市再生"这一颠覆性的理念。"中国文化讲究轮回,最重视的是能量的转化,而不是保留固定的纪念物。城市再生实际上契合了中国文化的精神。"马清运慢条斯理地解释这条肯定能招致众多非议的理论,"从现实意义上讲,中国未来将有5亿人进入城市,如果不从现在开始考虑对城市进行更有想像力的发展,未来的城市可能会遭遇困境。

规划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哪怕你今天用最好的技术、最聪明的头脑,也不可能满足今后无限制的需求。

"他用了一个恰当的比方来做阐释:"比如说你用最简单的方法盖起一个房子,你对它很有感情。可是这房子夏天热得要命,必须要安上很多空调才行。这时候就要想想这个房子是不是可以再生了,因为它对能源的消耗要一直持续下去,它的功效其实是不行了。

巴黎是个很美的城市,但是巴黎耗费的能源非常多。如果大城市都按巴黎的路子走,那是很可怕的。在我看来,巴黎这种节能差的城市应该拆掉一半。"

清运就是这样一个思维奇特、有言必行的人。可能是因为有了学者的气质,他的每一次大胆行动必能用自己的一套理论来支撑,这或许也是他能够在中国以及西方建筑界立足的独特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