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宪益翻译的红楼梦 应用语言学的隐喻研究——以《红楼梦》的英译为例

2017-06-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摘  要]文章以杨宪益和霍克斯的英译本<红楼梦>为案例,探究了其应用语言学的隐喻使用,希望能为隐喻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应用语言学

      【摘  要】文章以杨宪益和霍克斯的英译本《红楼梦》为案例,探究了其应用语言学的隐喻使用,希望能为隐喻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应用语言学  隐喻研究  红楼梦  人物隐喻 应用语言学隐喻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从传统观念来看,所谓隐喻,本身是基于语言的相似性而出现的一种语言现象,是一种宽泛的修饰性语言,从其本质来看,主要是强调概念资源对于语言产生增强理解的影响。

从语言角度来说,隐喻除了具现化在各种使用过程中外,最重要的是贯穿在了人类思维过程的始终。

曾有语言学家提到过,隐喻是语言与概念系统共同作用下的产物,但是从隐喻的翻译角度而言,它是多种因素交互而成,包括社会背景、文化风气、语言特点、语境、人类思维等,在多种因素的交互影响下,才共同作用成了隐喻这种独特的语言现象。

从研究及应用的角度来看,传统的隐喻观及认知性的隐喻观都不足以揭示其理解和翻译的规则,所以,从研究意义较强的应用语言学角度出发研究隐喻,对于理解和揭示其规则具有重要意义。在前些年,很多学科(诸如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内都有研究隐喻的热门现象,但是在应用语言学领域中,相对来说还是稍显贫乏一些的。

所以,从传统与认知角度的隐喻观出发,结合应用语言学特点,在以人类思维认知为基础的前提下,通过对队中语言因素(语境、文化、社会背景、交际目标等)的研究,完成隐喻的应用语言学研究,观察其在真实语言翻译中的应用。

此次应用语言学的隐喻研究范例为《红楼梦》的英译。《红楼梦》作为我国古典文学中的一座丰碑,文化魅力深厚,其英译也层出不穷。

《红楼梦》中大量特殊隐喻的应用,让这部作品的审美价值与文化色彩更为浓厚,其中隐喻的英译也是衡量作品翻译成功与否的关键标准。在众多译本中,笔者选择由杨宪益夫妇和英国学者大卫·霍克斯所完成的译本,在学界,其也被公认为古典文学译作的典范,相信对于笔者隐喻的翻译研究是很好的语料基地。

《红楼梦》的隐喻英译方法探析     此次对于《红楼梦》的隐喻英译研究,从应用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对于拓宽研究视野,提供新视角有着很好的积极作用。

以杨宪益夫妇和英国学者大卫·霍克斯所完成的译本《红楼梦》中隐喻的翻译例子为基础进行分析,在应用语言学的指导下进行分层研究,分析隐喻的理解和翻译是如何实现的。

    随着翻译发展规模及派别的增多,翻译活动的焦点越来越多地聚集到归化与异化之争中。

所谓异化,是指以源语言文化为归宿,保留源语言文化的特有表达方式并把它输入到目的语文化中去。从异化的角度来说,翻译既是再现作品文化内涵与精神风貌的方式,也是一种让读者了解异国文化与异域风情的交流手段,可以丰富目的语文化和目的语表达方式。

在异化翻译过程中,翻译者要尽量避免文化之间的冲突,减少因跨文化交流而产生的误解,将源语言文化通过各种手段实现在目的语言文化上的移植,将其文化内涵与意义充分融入到目的语言文化中,实现最大程度的再现。

所谓归化,是指以目的语言文化为归宿,尽量使用目的语言文化本身所具有的一些表达方式与文化内涵,通过读者所熟悉的本国语言文化习惯来实现作品内容的传达,力求原语言文化能够在目的语文化中得到另一种方式的再现。

可以说,归化的翻译过程其实是源语言文化与目的语言文化之间的一次文化等值转移过程,读者可以通过自己的文化观去理解译文的内涵,从这个角度来说,读者的接受力是归化翻译必须考虑的重要方面。

单纯以《红楼梦》这个书名为例,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红色是一种特殊的颜色,它代表着喜庆、吉祥、热烈之意,可以代表显赫的富贵身份,也可以用来表达女性的美,诸如红妆、红颜、红粉、红袖等,对于国人来说,单单看到一个红色,就能联想到其背后的多种隐喻,诸如地位、富贵、爱情、愤怒等,但是英语中对于红色的理解却多为恐惧、危险、血液、愤怒等含义,二者在文化差异上极大。

书名"红楼梦"中的"红楼"在古代文化中代指富贵人家的闺房,其内涵具有富贵、繁盛、显赫之意,而且古诗有云"洛阳无限红楼女"、"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褥"等寓意了红楼这个词背后的特殊文化内涵与美学概念,但是在英国文化中,红楼就只是红色的房子而已。

以杨霍二人为例,杨宪益采取的是异化的翻译策略,其为《A Dream of Red Mansions》,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源文化的内涵与意象,但是对于西方的读者来说,在不了解中华文化背景的情况下,根本无法理解书名中的隐喻,也无法实现完全的移植,对于原著所要体现的虚幻寓意及警示意味可谓是摸不着头脑。

从西方读者的角度来看书名,很可能就只是理解为在红色的房子中所做的梦,传达出的大概也只是一种浪漫的情调,原著名所具有美学诗化概念可以说是完全联想不到。

杨宪益在翻译内容中,也忠实地再现了红色的各种文化内涵与文学意义。英国汉学家、翻译家霍克斯(Hawkes)所采取的是归化的翻译策略,他的书名翻译为《The Dream of the Stone》,完全避开了原著中红楼的隐喻与文化内涵,虽然提升了读者的接受性,避开了英语文化中红色的贬义联想,但是却也丧失了其背后值得玩味的美学概念。

尤其是《红楼梦》中广泛出现的红色寓意,在霍克斯归化策略的翻译下,红色全部被转变为了英语中另外一些代表高贵、显赫、积极含义的绿色和金色,不得不说,这也是一种无奈。

不管归化抑或异化,终归是为隐喻翻译服务,无高低上下之分,笔者也觉得隐喻翻译需坚持杨戴的精神,让读者逐渐适应。

隐喻翻译案例剖析——以人名隐喻为例 接下来从杨宪益夫妇和英国学者大卫·霍克斯所完成的译本《红楼梦》中人名隐喻的翻译例子出发,探究其中的人名隐喻的含义及翻译,进行分析,探索其隐喻翻译的策略。

虽然中英文名字在构成上相同,但是结构却大相径庭。中文姓名姓在前,名在后,英文姓名则是名在前姓在后,或者是名加上中名加上姓所组成的三重结构,在翻译时,就要考虑到二者相异的文化习惯。

《红楼梦》的人物命名历来是红学中一个被深刻探讨的话题,曹雪芹在人物命名中所暗含的隐喻也是加强对其身世、性格、命运理解的辅助手段,其对姓名隐喻艺术的使用极为成功。

曹雪芹的人名隐喻主要有三种方法:谐音法、典故法、职业法。谐音法是很多人物命名的主要方法,其谐音或取感叹、或取讽刺、或取暗示之意,例如:甄士隐——真事隐,贾雨村——假语村,冯渊——逢冤,秦可卿——情可轻,秦钟——情种,詹光——沾光,卜固修——不顾羞,贾化——假话,单聘仁——擅骗人,甄英莲——真应怜等。

这些隐喻要么取讽刺之意,要么暗示人物命运,要么点名人物特点,功能各不一样,可以说是谐音法的妙应用。

典故法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众多女性人物身上,例如贾迎春其名取"迎春且薄妆"之意,林黛玉之名取晏几道《虞美人》词:"楼中翠黛含春怨,闲倚栏杆见。远弹双泪惜香红,暗恨玉颜光景与花同。

"史湘云取自(唐)张籍的《楚妃叹》"湘云妆起江沉沉"。这些都是古代文学上的著名典故。职业法主要是为了区分作品中众多下人所作,例如贾府四位小姐的丫鬟取自"琴棋书画"作抱琴、司棋、待书、入画,宝玉的小厮焙茗(茗烟)、墨雨、引泉、挑云、锄药、扫红、伴鹤,与端茶、研墨、灌水、种药、扫花、戏鹤有关。

杨宪益主要使用音译法,即用于拼写中文普通话的罗马拼音系统,也称韦氏拼音。人物姓名主要如:贾政叫Hia Ching,薛蟠叫Hsueh Pan;薛宝钗叫Hsueh Pao chai,贾雨村叫Chia yu-tsun,甄士隐叫CheIl Shih yin等,对于外国读者来说,不仅不解其意,而且非常拗口,对于理解人物性格的命运毫无助益,虽然杨宪益在后面加了备注,但是做法繁琐,对于《红楼梦》这本长篇小说是不太合适的。

相较之下,霍克斯兼用音译法与意译法,阶级地位高的使用汉语拼音音译法,例如:Dai-Yu,Bao-Yu,Bao-Chai,Wang-Xifeng,ZhenShiyin,Lady Wang等,避免了韦氏拼音的弊端。

对于各种职业人员的翻译则采用了意译,例如王熙凤夫妇的丫头平儿,英文翻译Patience(耐心),取其温柔耐心的性格,贾母的丫头鸳鸯英文翻译Faithful(忠诚的),取其对柱子忠心耿耿的意思,贾母的丫头傻大姐英文翻译simple(简单的),取其头脑简单、不谙世事之意,宝玉的丫头晴雯英文翻译Skybrigm(天空明亮),取其"心比天高,身为下贱"之意,这些翻译对于西方读者来说,更有利于他们理解人物性格和命运,可以说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但是对于国内读者来说,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云里雾里了。

再说贾府小厮们的命名,王熙凤与贾琏的四个小厮丰儿、兴儿、旺儿、隆儿,其英文名分别是Felicity(幸福,幸运)、Joker(大王;说笑者)、Brightie(光明)、Rich(富裕),虽然在翻译上与原本的中文语义稍有偏离,但是基本上抓住了人物命名的本意,即取其兴旺发达、家庭幸福的美好之意。

可以说,这些翻译更好地促使读者对于原著人物代表意象的理解,对于实现源语言文化到目的语言文化的内涵转移、文化等值有着一定的益处。

小  结    隐喻的语言学应用根植于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语境与语言特点之中,加强应用语言学之中的隐喻研究,对于拓展其在语言应用上的范围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道明.隐喻与翻译:认知语言学对翻译研究的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9).

       [2]陈刚,胡维佳.功能翻译理论适合文学翻译吗?——兼评《红楼梦》咏蟹诗译文及语言学派批评[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2).        [3]梁颖.《红楼梦》"痴"字在霍克斯英译本中的再现[J].海外英语(中旬刊),2011(2).

       [4]付鸣芳.《红楼梦》人物语言的评价意义与翻译——兼析杨宪益、戴乃迭英译本人物语言翻译策略[J].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5).        [5]钟曲莉.《红楼梦》中的空间隐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29(2).

       [6]耿丽敏,王斌.空间隐喻分析——以《红楼梦》中上、下、高、低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7).

       [7]Frank Huang(trans).Dream of Red Mansions[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8.        [8]Nida,A.E.Language,Culture,and Translation[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 i on Press,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