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劼人说成都李劼人 李劼人和他笔下的成都

2017-05-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李劼人是1891年的旧历五月十四日.端午节之后在成都出生的,他出生于当时的华阳县金鱼石街,据考证,就是现今的成都市华兴街.李劼人出生的年代同他的创作是很有关系的

李劼人是1891年的旧历五月十四日、端午节之后在成都出生的,他出生于当时的华阳县金鱼石街,据考证,就是现今的成都市华兴街。

李劼人出生的年代同他的创作是很有关系的,他出生之年比中日“甲午战争”早了三年、比“公车上书”和“变法维新”早了四年、比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攻打北京早了八、九年的时间。在他二十岁左右,爆发了四川保路运动和辛亥革命,满清统治被推翻,民国建立。所以他出生的时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

追溯李劼人的八代之上,是属于“湖广填四川”来到成都的移民,他的祖辈靠行医为生,也有一些务农的。他的父亲李传芳年轻时是一个靠行医为业的中医,三十岁以后用积蓄买了一个候补的官位,就到江西南昌去候补,去做一些相当于现在小公务员的工作,不幸于四十一岁时在南昌病故。

李劼人在十岁就跟着父亲到江西南昌,他父亲没有做到大官,仅仅做了县衙的公差、收发这一类工作,李劼人仅凭他父亲微薄的收入上了小学,父亲去世后随母亲回到成都,上了四川高等学堂的分社中学。

李劼人三岁时,他的一个堂幺外公给他行发蒙礼,五岁时他的一个堂舅父开始教他识字,不久后就在他们杨家大院外不远的地方上私塾,学习《三字经》、《千字文》、《孝经》、《论语》、《中庸》、《大学》、《孟子》、《诗品》、《唐诗三百首》等等这些教材,他当时更喜欢去听《水浒》的评书。李劼人后来是接受了新学的教育,但是早期的私塾学习为他后来的创作生涯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李劼人上中学时的老师刘士志也是一个很有名的人物,是一个史学家、革命党人,当时是学校的校长。李劼人曾在四十年代写文章回忆刘士志,说他为人正直,说他“教我以正谊,以勇进,以无畏之宏毅。”对刘士志的评介很高。另一位对李劼人影响大的老师是刘豫波,即刘咸荣,刘豫波是当时的“五老七贤” 之一,当时的社会地位很高,他说刘豫波“教我以淡泊,以宁静,以爱人。”

在读中学时,李劼人的一帮同学也是很了不得的,著名的有王光祈、郭沫若、魏时珍、周太玄、蒙文通,这些人后来都很有建树的,成为一代大家。

王光祈同李劼人关系也非常好,毕业后同李劼人还经常有来往,在政治上王光祈是少年中国学会的发起人,早年和李大钊的交往很密切,同时也是毛泽东主席加入少年中国学会的介绍人,王光祈在音乐方面的造诣非常高,著有四十多部音乐专著,其中著名的有中国第一部《中国音乐史》、《东西方的音乐比较研究》。

周太玄也是李劼人的同学,是少年中国学会的发起人,同时也是重要领导人,对李劼人也有很深的影响,李劼人到法国去留学也是由他来穿针引线的,周太玄后来进入了中国科学院当领导,成了中国长腔动物研究的鼻祖。

1912年李劼人毕业后,因为原来资助他的湖北亲戚去世,学费来源断绝,所以就只好闲居在家,他在王光祈等同学们的鼓励下开始写小说,当时国内第一篇白话小说《游园会》写成,他自己投稿到成都的一个杂志《晨钟报》,居然发了,还有稿费,文章挂在外面让大家来看,很多人来看后,评介不错,这就给了他一种鼓励,他就决定这一辈子把小说写下去。

1919年,王光祈作为《川报》的特约记者在北京读书、工作,王光祈把他在北京看到的“五四”的发起、激化、运动变大、到天安门游行以及全国各地声援的情况写成文章通过电报发回来,李劼人就在《川报》上给他发表,同时对其文章进行评点,因此,他们二人对“五四”运动在四川的扩大和影响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在1914年至1919年期间,李劼人在《娱闲录》半月刊等各种本地的刊物报纸上发表文言小说、白话小说一百多篇,有《儿时影》、《夹坝》等,主要讲腐败的官场和乱世军阀的故事。

1919年7月份左右,少年中国学会学会成立了,李劼人就加入了少年中国学会,同时在成都办了一个刊物,叫《星期日》。巴金、艾芜、沙丁、张秀熟等人也受了这些进步刊物的影响。

1919年下半年时,周太玄和李劼人的另一个同学到了法国巴黎,然后给李劼人写信,希望他来法国留学,李劼人在考虑了自己的情况后决定到法国去留学。

李劼人留学五年,一边留学一边写稿,还一边做文学翻译工作,期间翻译了大量的文学作品,第一篇是莫泊桑的《人心》,还有普勒浮斯特的《妇人书简》、都德的《小东西》、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等作品,这些翻译作品在《小说月报》、《少年中国》等杂志上发表。他同时还写过一篇关于法国的文学研究论文,题目是《法兰西自然主义之后的小说和作家》,深入地研究了法国的小说和作家。

1924年李劼人回到中国后,开始有很多军阀的幕僚来劝说他从政,到政府去工作,但他坚决不去,因此得罪了一些人。他又到《川报》去当主编辑,因为刊登广告影射杨森秘书的隐私事件,三个多月后报纸就被查封了,李劼人也被抓了。出狱后也不准他再办报。

1925年成都大学建校,张澜出任校长,李劼人与一群同学到成都大学去教书,任预科文科系的主任,教授的课程有《中国文学史》、《文学概论》、《诗经和屈原研究》。

1929年,由于教育经费缺少,张澜同政府和军阀多次发生冲突,最后愤而辞职,辞去校长职,李劼人也提出辞职,张澜劝他不要走,到了1930年李劼人还是辞去了教职。然后又到四川大学和其他一些中学做兼职老师来养家糊口,但是当时的收入比较少,不够家庭的支出,所以他辞职后在寓所旁边的指挥街开了一家自题为“小雅”的菜馆来维持生计,当时成都各大报纸争相报道李劼人辞去大学教授开餐馆的事件。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李劼人的个性非常强,为了保住文化人的人格独立,不做教授而自己开餐馆,他同时也从事一些社会活动,他以理想主义的态度,劝说军阀之间不要混战,但却遭到失败,后又到重庆去帮助卢作孚办民生实业公司。

到了1935年,李劼人又回到成都,考虑到自己的情况,经历了那么多事情,也做了那么多的研究和短篇的创作与翻译,积累了丰富创作题材和人生经验,于是决心投入到长篇写作中。从1935年到1937年创作了大河三部曲——《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第一部只用了二、三十天就写出来了。

通过上海中华书局来出版。《大波》计划写四部,第四部刚刚开了一个头,抗日战争爆发了,就没有心思来写了,再加上刚回国后筹备的乐山嘉乐纸厂需要他,他就全力以赴的去办乐山嘉乐纸厂了。一直到建国前都一直还是嘉乐纸厂的董事长兼总经理,他同时也是“成都文协”的理事长。

建国后,李劼人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当时政府鉴于他在建国前的名望,而且他在建国前多次帮助过地下党,所以在建国后,请他担任成都市的第二副市长,分管文化和城市规划建设工作。同时他还是全国人大的代表、全国政协成员,他饱含热情的来做这些工作,据说成都市人民南路的设计跟他有关。

第二是,在1954年整理再版了他的大河三部曲。

1955年以后,李劼人又搬回他的“菱窠”,专心从事写作,从1954年到1962年他去世,他主要都是在从事大河三部曲的出版和改写。

李劼人的作品

关于李劼人的著作成就,大致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第一,他是中国白话小说的创始者。尽管现在文学史上写的是鲁迅的《狂人日记》是最早的白话小说,但是李劼人1912年创作的《游园会》比鲁迅的这篇小说早了六年。文学史这样写也没有错,主要是李劼人早期的小说对社会没有什么影响,而《狂人日记》一发表就发生了震动性的效应,但我们应该知道李劼人是白话小说的创始者。

第二,他是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小说的开创者,创作了大河三部曲。

第三,他是一个翻译家,大部头的就有十多部,是法国著名作家的小说,其他中篇和短篇小说就有好几十部。第四,他不仅做文学创作,同时还是个学术家,他不仅有学术方面的作品,在小说中还对他的学术精神进行了体现,可以看到他考据方面的功夫,同时他还写有一些专门的著作:《说成都》(文革中遗失)、《2000年成都的演变》(已发表)、《成都的一条街》、《漫谈中国人衣食住行》、《成都历史沿革》、《话说成都城墙》等等。

为什么要称李劼人创作的三部长篇小说为大河三部曲呢?“大河三部曲”是从日语翻译过来的一个名词,而日语又是从法语翻译过来的,法语原文的含义是反映了一个时代的超长篇小说之义;它既有文学的价值,同时也有厚重历史感在里面。日本人在介绍这三部小说时称它为“大河三部曲”,我们现在也用这个词。

这三部作品分别描写了辛亥革命、四川保路运动之前的三个历史时期。第一部《死水微澜》描写的是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到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这一段时期的故事。书里反映了教会和中国传统的袍哥组织的斗争,它以一个女主人公邓幺姑的恋情以及生活状态为主线,描写社会上袍哥组织和教民两种势力的激荡、消长,反映了由于外国势力的介入四川一潭“死水”的社会已经激起了“微小波澜”的变化。

第二部《暴风雨前》,它所反映的年代大致就是1901年到1909年。他描写一个半官半绅这么一个家庭,从这个家庭角度去看官场和社会上的革命党,描写了成都的社会情况。《暴风雨前》这部小说中除了讲青年知识分子思想的演变过程之外,还着重讲了一个事件——大概在1907年到1909年之间,成都、叙永、泸州三地的革命党人策划了一起大的丢炸弹事件。

李劼人用一种象征性的方式,认为这是革命前的一种预演,就是“暴风雨前”,就是革命的暴风雨即将来临之前一次大的行动,这只是故事情节,它描写的东西更细致。

第三部就是《大波》,主要是描写四川的保路运动,当时清廷的国有政策和四川缴税和买国铁入股的人民发生了一种冲突,在四川最开始由知识分子和一部分在官场的人发起,掀起了一场巨大的保路运动,声势非常浩大,最后由于赵尔丰的镇压,还造成了流血事件,但这一下在全国发生了很轰动的效应,孙中山说过:辛亥革命的爆发与保路运动很密切,它至少使辛亥革命提前了半年。

由于保路运动引发了辛亥革命和各省宣告独立,推翻了满清王朝,结束了满清王朝267年,也就是从1644年到1911年的专制统治。

三部著作里这一部结构最复杂,因为它涉及的内容太多,李劼人又着力想从历史的角度对它进行非常客观、细致的刻画和描写,想要反映它的全貌。

这三部著作,就是李劼人创作生涯里的代表作,他一写出来以后,就有名家进行评论,接着又有不少的人进行评论。

第一个写评论的就是郭沫若。他说:古人称杜甫的诗为诗史,我是想称李劼人的小说是小说的近代史,至少是小说的近代的《华阳国志》,前几年上海有朋友懊叹说中国为什么没有伟大的作品,我认为这个问题现在是否解决了,是否可说伟大的作品中国已经有了。郭沫若称李劼人是“中国的左拉”。

香港文艺评论家司马长风在1976年写《中国新文学史》时,专列李劼人的《大波》为一节,他称李劼人、沈从文、巴金、老舍、茅盾、肖军、陈铨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中长篇小说七大家,他称李氏风格诚实、规模宏大、长于结构、而个别人物和景致的描写极细致、生动,有直逼福楼拜、托尔斯泰的气势。

日本著名汉学家曾写过《埋没的作家》,并在翻译作品的后记中,痛惜李劼人未能如愿完成鸿篇巨制而溘然长逝,不能够透过他的作品沉浸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

还有一位法国翻译家,用十年时间翻译了把李劼人的《死水微澜》翻译成法文,他不仅称蔡大嫂是中国的包法利夫人,还称她是中国现代版的潘金莲,他说《死水微澜》是中西影响融和的一个范例。

还有一位美国学者,他在哈佛出了一本书,是一部讲成都的开放史,成都是怎样从一个传统的中国农业大镇而演变为一个现代化城市,是从十九世纪写到1937年,他多处引用李劼人的描述,他最后写了一篇文章叫《李劼人的历史观》,他说历史家只有变成了社会学家才能对历史有透析的理解,但在我看来李劼人在它的历史小说中,对社会学家的方法运用的十分成功,他的意思是对历史不仅要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还要从社会的角度来看,要涉及到心理学、政治体制、民俗风情等一些更广阔的范畴来解释历史才会更透彻。

原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的所长,评论家刘再复说,李劼人是最可能成为获得诺贝尔的获奖者之一.

李劼人笔下的成都

我们可以看出,李劼人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成都人。他从小生长在成都、他了解成都、他也研究成都。很多学术著作都是写成都的。他写成都最重要的还是反映在笔下的人物中,分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小说人物、虚构人物,第二个方面是历史人物。

小说人物里有蔡大嫂,她在出嫁前叫邓幺姑,故事梗概是蔡大嫂渴望嫁到成都,然后与袍哥“罗歪嘴”、投靠洋教的顾天成之间发生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清王朝晚期非常封闭的地方的一个故事,她的性格蕴涵着中国新旧时代变迁过程中的全部生动内涵。

罗歪嘴是袍哥,在旧中国有三大帮会,青帮、红帮、袍哥会。袍哥会又叫哥老会,发源于晚清时期,昌盛于民国时期,主要在四川活动。蔡大嫂的原型是李劼人的一个亲戚,但给小说中不完全一样。罗歪嘴的原型是一个叫邝瞎子的袍哥。

顾天成,则是一个土气、自私、猥琐、复仇心强的人,但是又“闷胆大”,有那种笨人的心计。他和罗歪嘴、蔡大嫂的关系构成了整个《水微澜》的故事主线,折射出了袍哥和教会的关系。

《暴风雨前》中的主人公郝又三,他是读书的,他有很多同学,许多都是革命志士,他父亲又认识很多达官显贵,并且是一个中庸的人,反映了当时官场、学堂和社会的情况,很多人物都是虚构的,他反映了下莲池街的穷人的生活状况。

现在再讲这三部作品中的历史人物。第一个就是赵尔丰,四川总督,在三部作品中都多次描写了赵尔丰,而且在前《大波》中有一种很直观的描写。还有一位是端方,他曾经做过两江总督、湖广总督,最后在直隶做总督时允许有人给慈禧太后灵柩拍照而被贬官,1911年后又被重新启用,被委以督办大臣,但在几个月后被杀了。

傅崇矩,他是《成都通览》的作者,他是生在简州,长在成都,《暴风雨前》多次提到他办的报纸,他是一个实有人物,李劼人说在廖观音和赵尔丰被杀的描写中有些渲染和文学描写。

李劼人写成都

李劼人写的不是一个僵死的成都,而是一个变化的成都,李劼人写成都,他写了大时代变迁中的成都,这些场景、人物是怎样变的?这些街道是怎么变的,从乡下写到城市,从社会底层写到达官显贵,从绅士写到革命者。他写他出生到辛亥革命爆发这二十多年间的事情,社会风气、民俗风情、政治体制、士大夫阶层、一般老百姓等,各方面都有。这是他的第一个特点。

第二个特点是描写了成都的地理方物、民俗风情。如他写天回镇,不但街道有好宽、有哪些铺子,同时还考据了天回镇的来历,天回镇得名于盛唐,唐玄宗李隆基避安史之乱时,走到天回镇时报告叛乱已经平息了,天子就回去了,所以就叫天回镇。

写东大街——成都最最富庶的街道,除了一些大的绸缎铺、大首饰铺外还有各种字号,进了东门城门后叫下大街,然后叫中东大街、城守东大街、上东大街,越上来就越热闹。写石板大道,八人大轿都可以抬过去,只要有一张有点坏马上就换了。写对联,每家铺面贴有对联,基本上都是请名人学士来写。再一个就是还写了城墙、皇城、满城、街道、川菜、店铺丧葬、婚嫁、衣食以及官场来往等等这些,这是第二个特点。

第三个特点,就是他不仅以小说家的态度,而且还以学者的态度来写。如写青羊宫,他就考据是清代康熙年间重新建筑的,并且又维修过几次,他写道观里面的铜羊曾经走失了一只,后来补了一只补的那只是一只独角铜羊,是从北京买来卷捐赠的,而且有诗为证。

最后一个就是作品中的成都方言。大致有这么几种方言,第一,俗世方言,如冲壳子、撒海椒面、舒气、凑合等;第二类是袍哥语言,走码头、舵把子、扎起、栽了、识相点……;第三类是官场语言,鸭儿浮水、烧冷灶等。第四是饮食语言,这就很多了,红锅饭店、姑姑宴等。

李劼人的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影响深远,其作品非常经典,读他的作品获益非浅。

(赵彬根据录音整理,因篇幅所限,有较大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