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毓嶂后代 醇亲王载沣长孙金毓嶂:一个家庭、两位皇帝、两代醇亲王

2018-02-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财也大,产也大,后来子孙祸也大,若问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多胆也大,天样大事都不怕,不丧身家不肯罢;财也小,产也小,后来子孙祸也小,若问此理是若何,

        财也大,产也大,后来子孙祸也大,若问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多胆也大,天样大事都不怕,不丧身家不肯罢;财也小,产也小,后来子孙祸也小,若问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少胆也小,些微产业知自保,俭使俭用也过了。

    ——醇亲王家训   

    七王坟位于海淀区北安河,估计是北京目前现有的唯一一座王爷坟。属于北京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醇亲王府就是现在的宋庆龄故居,醇亲王载沣长孙金毓嶂兄弟5人都在此出生。清朝时,金毓嶂的家族堪称显赫,出了两代醇亲王,不过家里为人都相对俭朴,不如大家想象中的王府那样花天酒地,金老说大家可以就此和恭王府做一下比较。“它的确是一个王府,但从建设规模、面积和豪华程度等方面都远不如恭王府。”金毓嶂说。

    清朝从建国到1911年,共经历了200多年的时间,作为一个少数民族王朝来说,非常不易。清朝增加了中华民族的疆域和人口,特别是前期康乾盛世时期,更是国家安定,人民安居乐业。

    “财也大,产也大,后来子孙祸也大。若问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多胆也大。天样大事都不怕,不丧身家不肯罢。”曾祖父醇亲王奕譞曾给金老留下了一句治家格言。“这么多年,得到了大家的理解,都是因为家训起作用。

现在看来,它既有消极的一面,也有很积极的一面,使我家能保留到现在。”金老提到,即使在文革时期,家里也并没有受到多大冲击。金老的父亲(溥任)一直从事教育事业,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因此并没有遭到同事和学生的围攻,连一张大字报都没有。金毓嶂的出身,在文革时期是打击的主要对象,出现这种情况,十分罕见。

    醇亲王奕譞写的治家格言

    说到自家的治家格言,金毓嶂表示,现在的一些贪官污吏如果早一点学习这个治家格言,就可以避免犯错误。“我家在清朝算是一个显赫的家族,由于爷爷两代醇亲王,都是相对比较俭朴的,家里不像大家想象的王府那样那么有钱,所以我们家这么多年得到了大家的理解。红卫兵到我们家抄家时,看到被子也挺破烂的,还吃窝头,曾说过,你们家也吃窝头啊!他们都感觉到非常惊讶。”

    “当年小皇帝还小,整个大权在爷爷手中,想捞点什么、弄点什么,那不是很容易的事嘛!”金老说,爷爷对自己严格要求,而且也觉得没有必要捞钱, “已经到了这种身份,还有什么必要去夸张地“打扮”自己?爷爷看淡了这些东西。”

    金毓嶂举了一个例子,清朝的顶戴朝珠现在市价甚至可以达到上亿,而他父亲的朝珠解放初期却卖不出价,因为父亲把上面的宝石都换了料子。“为了带着比较轻,看着花了呼哨的!”金老笑着说,“谁也不会想醇亲王戴的东西是假,现在即使卖去都没人要。”

    从1943年出生,至1951年爷爷去世,金毓嶂和爷爷生活了7年多。金老说,由于爷爷、二大爷(溥杰)和自己属相都是羊,中国人称为“三阳(羊)开泰”,大吉大利,所以爷爷特别疼爱他。

    载沣每天都记日记,而且记得非常详细,《醇亲王载沣日记》一书中就他自己从政10年有很多记录,其中因中国将德国公使打死,18岁的他为此出使德国,向德国赔礼道歉的情节,尤为精华。

当时载沣除了赔礼外,还参观了德国很多先进的技术工厂。载沣看到国外的进步,知道了自己国家的落后,也明白了为什么中国总“挨打”、总受外国人欺负,原因就在于中国国力不行,与其他发展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相距太大,这对载沣本人是一次深深的教育,也使他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强国,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1900年后,清朝已经没落,故宫里3代没有听到婴儿啼哭声,同治无后,从载沣家这边过继了两个孩子,后来分别称之为光绪、宣统。

    “无论是谁,就是神仙,也无法避免清朝灭亡的事实。”金老讲,爷爷载沣担任摄政王的几年过得十分艰难的,“除了工作艰苦外,生活上也逐渐艰苦起来。”按照常人的思维,作为皇上的父亲,生活上应该奢侈,事实并非如此。载沣家原本一天的伙食费是10两银子,后来降成1两,因为伙食费的急剧下降,有一段时间甚至无法维持家族生活。

    宣统退位,作为优待条件,还可以住在紫禁城中称孤道寡,1924年以后,满清的皇族都开始过上了老百姓的生活。特别是清朝灭亡后,载沣家里只能靠变卖一些老物件糊口。

“大爷溥仪出宫时,也仅仅被允许带两包东西。”当年的一些朝廷重臣为了维持起码的生计,败落到上街拉人力车、卖臭豆腐,这都是让人无法想象的。“最后实在是维持不下去,就卖掉了王府,他是北京城最后一个卖王府的王府。很多人接受不了,对爷爷来说,谈何容易?”但是载沣最终能够承认现实,并且接受现实,还认为回归到老百姓的生活也是一种幸福。

    “汽车是越坐越大,房子越住越小。”金老回忆小时候,不仅“主人”深有体会,家里原来的一个待母亲的老保姆一度也难以接受房子小的现实。“那种感觉特别触及灵魂,尽管如此,我们依然能够正常生活。”

2金老做官 劝为官者早看“家训”

    金老做官 劝为官者早看“家训”

    “习主席抓出来很多贪官,有些还是我们的同事,很多人都令我很惊讶,觉得是不可能的事,一路走来,起初他们是很好的,为什么后来变成了贪官,逐步受到利益的诱惑?”

    金毓嶂解释道,崇文区是城八区里最小的、最穷的,当区长也得不到什么好处,后来是因为城市改造,包工程、拆迁,一些领导才从中得到了便宜。“一旦吃到一次便宜,这事就坏了,刹不住手了,就像吸毒一样,难改!

”金老语重心长地说,国家培养一个官员不容易,需要从底层一点点培养。很多人做到了一定的职位,送礼人也是看到了“领导”喜欢“一些东西”才投其所好。“不丧身家,不肯罢。把自己毁了,把自己的家毁了,妻儿也跟着毁了。这些人太傻,贪污的钱,这些钱不是好来的,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消费,自己的腰杆变软,直到自由全失,后悔晚矣。”

    作为崇文区副区长的金老,为官18年之久,在视察时,深深地感觉到,看不到最困难的百姓生活,因为总有人为的干预,看到的总是看得过去的。

3溥仪之侄谈溥仪

    溥仪之侄谈溥仪

    大爷溥仪在金老眼里是个生活能力差的人。溥仪特赦后,什么都不会,包括自己的穿衣打扮都束手无策。有一次溥仪要去参加政协会议,到王府井百货大楼买衣服,试衣服时,衬衫扣子都穿在身后。 “50多岁的人没有生活自理能力,他怎么能做领导呢,怎么能带领人民过好日子呢?” 金老说,溥仪每次去自己家后,他都要亲自把溥仪送回位于政协礼堂附近的家中,不然溥仪就会走丢。

    “他没有在社会上生活过,从小在故宫里生活,社会是什么样根本不知道!”金老坦言理解大爷溥仪和二大爷溥杰为什么会完全不同,溥杰还是与社会有过接触的。

    在金毓嶂看来,无论是谁,每天在王府里面关着,都会什么都不知道。“小鸟总在笼子里关着,有一天放出来,它都找不到食儿。”金老坦言,自己和兄弟姐妹也是上学后才与同学们交往,慢慢与社会进行接触。

4金毓嶂答中华网记者问

        金毓嶂答中华网记者问:

        中华网文化频道:据说历代王朝中,清朝的教育是最好的,您的爷爷、父亲都接受过什么样的教育?

    金毓嶂:都是一些传统教育,都是私塾老师教学,学习写字、画画以及《百家姓》《三字经》什么,也没什么特别特殊的。

    中华网文化频道:作为皇族,对慈禧是怎么评价的?

    金毓嶂:曾祖父奕譞和慈禧同朝共事,对慈禧特别了解,慈禧和我们家是亲戚关系,还是比较照顾的,但相互之间留有戒心,传说七王坟有一棵白果树发芽了,慈禧认为这个有“危险”,就把那棵树给砍了。让光绪当皇上,曾祖父是非常不愿意的。

    中华网文化频道:近年来,冒充皇室后裔的人特别多,有的甚至真假难辨,您对这方面有神马看法?很多人觉得皇室姓氏比如“爱新觉罗”对于自己的事业会带来帮助,特别是在书画界,这种现象更加普遍。

    金毓嶂:爱新觉罗家族都这样了,还假冒它有什么用嘛。你说画画,画得好的齐白石也不是满族啊,人家画画画得特别棒,价值甚至上千万了,不是这路人就别干这路事。很多人问我,这个人是不是爱新觉罗家的,我说我也不知道,因为爱新觉罗家谱原来是10年一续,现在几十年都没续了。反正我是真的。

    中华网文化频道:清宫电视连续剧特别火爆,您怎么看其中存在的一些失实现象?

    金毓嶂:编剧们为了能让电视剧更加吸引眼球,不免出现了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这样很不好,应该还是“原来什么样儿就是什么样子”。比如像二月河拍的《康熙大帝》还是尊重历史事实的,也很受观众喜欢。我平时不看这些电视剧,看起来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意思。但是《甄嬛传》重播的次数太多了,我看了几集,还是以娱乐的眼光看待就好。

    醇亲王简介

    醇亲王奕譞,道光皇帝的第七子,光绪皇帝的生父,溥仪〔宣统〕的祖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