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薇西方钢琴艺术史 西方钢琴艺术史(音乐卷)(中国艺术教育大系)

2017-06-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书摘1 莫扎特钢琴协奏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主题众多而且个性丰富.一般说来,协奏曲(特别是第一乐章)都是建筑在两个主题上的奏呜曲式,但莫扎特从成熟时期起的钢琴协奏曲

书摘1 莫扎特钢琴协奏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主题众多而且个性丰富。一般说来,协奏曲(特别是第一乐章)都是建筑在两个主题上的奏呜曲式,但莫扎特从成熟时期起的钢琴协奏曲至少要用到四个重要主题,多则六至八个。有些主题仅由钢琴奏出,有些仅由乐队奏出,各个主题的衔接手法都微妙极致,天衣无缝。

各个主题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性格各异:有的典雅华贵,有的天真活泼,有的伶俐机智,有的热情,有的温柔,有的幽默,有的严肃,有的悲壮……在钢琴协奏曲中处处显示出莫扎特歌剧大家的心灵。

他感觉敏锐,洞察深刻,懂得用音乐来描写人物心理。 莫扎特钢琴协奏曲在钢琴与乐队的关系上也达到最佳的平衡。纵观莫扎特以前和以后的钢琴协奏曲:在巴洛克时期的大协奏曲中,独奏乐器组和乐队处于平等地位,彼此协调地进行合奏或轮奏,而非两种对立力量之间的戏剧性竞奏;到了古典时期,约·克·巴赫的钢琴协奏曲以独奏为主,乐队分量较轻,这种样式后来为19世纪的肖邦所继承;莫扎特以后的贝多芬开始将钢琴协奏曲中的独奏乐器和乐队作为两种力量抗衡竞争并对钢琴进行交响化的处理;至于19世纪浪漫时期的许多钢琴协奏曲则往往是乐队的地位愈来愈重要,钢琴难以独立了。

而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可说是达到了独奏乐器与乐队最为平衡和谐的地步。

尽管在钢琴与乐队之间,或者乐队内部各种乐器之间都有生动的对比,但是互相之间从不形成贝多芬式的“生死搏斗”的激烈冲突,钢琴和乐队之间具有真正的协奏性。这种对比中的高度和谐是与他的歌剧构思分不开的。

戏剧性的感情常常用音乐素材出人意料的转换对照来表现,满心的喜悦,宁静的诉说会被激越的热情突然打断,眉开眼笑的欢乐一下又变成忧郁的沉思等等。各种艺术形象如此频繁迅速的更迭转换,正是18世纪即兴演奏艺术的精华所在。

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虽然都是为公开演出需要所作,但生前出版的只有四首。他常把独奏部分写下个大概,为演奏时的即兴发挥留有余地。特别是在快板乐章结束之前,总写上“华彩乐段”字样,让独奏者尽兴炫示高超的技艺。

……书摘2 弗·库普兰(又被人称为“大库普兰”)于1668年出生于一个音乐世家。他无疑是库普兰家族中最杰出的音乐家。库普兰17岁便在圣.热尔韦教堂任管风琴师,直至去世。1693年继托梅兰在凡尔赛宫廷任皇家管风琴师,同时教授几名皇室弟子。他擅长于键盘乐曲、器乐重奏曲、世俗歌曲及教堂音乐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