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鸣九电话 汝信:为《柳鸣九文集》(15卷)北京首发式揭幕的讲话

2018-02-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我非常高兴今天能参加这个盛会.<柳鸣九文集>的出版是我国外国文学研究学术界的一个盛举,也是出版界的一大盛举.所以有机会参加<文集>的首发式,并蒙邀参加揭

    我非常高兴今天能参加这个盛会。《柳鸣九文集》的出版是我国外国文学研究学术界的一个盛举,也是出版界的一大盛举。所以有机会参加《文集》的首发式,并蒙邀参加揭幕,使我感到非常荣幸。首先应该对《文集》的出版表示热烈祝贺,像这样一部有着这么厚重的学术分量的皇皇巨著,印刷装帧精美,确实是我们学术界、出版界一件值得庆贺的大事。

会议主持人让我讲几句话,我不是研究外国文学的,在座的有很多知名的外国文学专家学者,本来轮不上我来讲话。但是我们中国人要讲一个“礼”字,既然已经来了,来而不讲非礼也,还是应该要讲几句,虽然是外行话讲不到点子上,也得讲些粗浅的感想。

特别是,我跟柳鸣九同志是老朋友了,我们相识已超过半个世纪将近一个甲子了。我们都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从事研究工作的,那时中国社会科学院还没有成立,我们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的两个不同研究所的青年研究人员,如今都是八十多岁的老头了。

当时他在文学研究所研究西方文学,我在哲学研究所搞西方哲学,虽然专业不同,但都与西方文化沾边,所以时有往来,至今已有几十年交往的友谊了。他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富有才华,长于思考探索,勤奋努力,一心做学问,在我们这一代人中是学术成就极为突出的优秀学者,放在我们面前的这沉甸甸的十五卷著作便是最好的证明。

我以为,柳鸣九同志值得我们学习的有以下几点:

首先,使我十分钦佩的是他对文学的那种热爱,对文学研究工作的那种执著,这是推动他数十年如一日在外国文学的园地上辛勤耕坛的精神动力,也是他作为一个毕生从事于文学事业的学者身上最可贵的品质。人们常说,真正做学问要耐得住寂寞,甘心坐冷板凳。

此话不假,在目前社会大环境下尤其如此。毋庸讳言,实行市场经济一方面促进经济发展为文化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另一方面也可能对文化、特别是对文学那样的高端文化造成消极的影响和冲击。

这是马克思早就说过的。文学的商品化、娱乐化、粗俗化也常被人所诟病。前些时候读了法国波德里亚的《消费社会》一书,令我震撼。如果真像作者所说,在后现代的消费社会里,一切都沦为消费的符号,那么体现和表现人类真、善、美的所有事物,包括文学艺术在内,其价值自然也就被消解掉了。

这将是文学艺术的悲剧。当然,社会主义的中国不可能成为这样的消费社会,但该书提出的问题值得我们警惕和思考。我以为,当前我们需要有更多的文化学者向柳鸣九同志那样长期坚守自己的文化岗位,坚信文学自身的价值,真正把文学当做文学来对待。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像他那样持之以恒,才有他今天那样丰盛的学术成果。

其次,要学习他在著作中体现出来的严谨的学风,这也是我们今天应该大力提倡的。读柳鸣九的文章,一个突出的感觉是从事实出发,实事求是,而不是从什么条条框框出发讲一番不切实际的抽象的原则和道理。无论是研究文学史,或是研究个别的作家和作品,他都是从掌握大量有关资料入手,做到言必有据,持之有故,然后在事实的基础上提高到理论,讲出一番道理并富有新意,做到言之成理,有所创新。

他对待文学的这种严肃的科学态度,与当前某些论文中表现出来的夸夸其谈、空洞无物的轻浮的不正之风恰成强烈的对照,为文学研究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

第三,要学习他在理论上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胆识。这几天我浏览了一下他的文集,有些文章是过去没有看过的,读后对他在我国改革开放后理论上拨乱反正中所起的作用认识更深了。大家知道,长期以来在我国由于“左”的错误思想的影响,如何正确地、客观地、科学地看待和评价西方文学、特别是西方现当代文学,一直是没有解决的难题。

在“文化大革命”中更发展到对西方文学全盘否定、打倒一切的登峰造极的地步。甚至在统治文坛的“四人帮”垮台后,要把人们从长期形成的“左”的错误观念和偏见下解放出来也决非易事。

柳鸣九同志正是在邓小平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正确思想路线后拨乱反正的关键时刻,率先勇敢地站出来主张实事求是地对西方文学作重新评价,并且根据大量的事实和资料有力地论证了他的观点,在当时起了振聋发聩的重大作用,促使我国的外国文学研究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他的这一贡献是应该充分肯定的。这里还应着重指出他对萨特的研究。萨特不仅是现代法国的一位重要的作家、文学理论家,而且是西方大哲学家、思想家,又是有很大影响的政论家、社会活动家,可是过去在我国一直没有得到客观的公正的评价,而受到各种无端的指责和批评。

柳鸣九同志在我国学者中是真正认真地全面深入地研究过萨特的第一人,也是还萨特以本来面目、对其作出公正评价的第一人。

他的《萨特研究》一书也将作为外国文学领域内解放思想、拨乱反正的一个范例而进入学科发展史。当时该书的出版还引起一场小小的风波,作者能在风浪中稳坐钓鱼船还是需要有勇气和定力的。这也值得我们学习。

作者汝信,中国社会科学院前副院长、学部委员、研究员、教授、博导、著名的西方美学史研究家,《世界文明史》大型丛书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