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校长蒋南翔 清华校史连载之十四:蒋南翔校长与新技术专业设立

2018-03-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为适应新中国大规模工业化建设对高质量建设人才的需求,以及面对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的挑战,蒋南翔校长高瞻远瞩地提出并在清华创建和充实了新兴

为适应新中国大规模工业化建设对高质量建设人才的需求,以及面对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的挑战,蒋南翔校长高瞻远瞩地提出并在清华创建和充实了新兴科学技术的系和专业,培养出了大批人才,为我国国防建设、经济建设、新兴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为以后清华大学工科优势奠定了基础。

时代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初期即大力开展工业建设,力图尽快建立自己的独立的工业体系。旧中国的工业基础相当薄弱,绝大多数工业产品不能自给。

毛泽东曾形象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此,“一五”计划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指导方针。

与此同时,国家开展了以“156工程”为中心的工业布局,“一五”计划共安排大中型建设项目694个,实际准备施工的有921个,其中有156项是由苏联援建。在实施过程中,有些项目推迟,有些项目合并,有些一分为几,最后确定为154项,实际进行施工的为150项,其中:军事工业企业44个,其中航空工业12个、电子工业10个、兵器工业16个、航天工业2个、船舶工业4个;冶金工业企业20个,其中钢铁工业7个、有色金属工业13个;化学工业企业7个;机械加工企业24个;能源工业企业52个,其中煤炭工业和电力工业各25个、石油工业2个;轻工业和医药工业3个。

这是一个宏大的建设计划,在我国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基础工业体系和国防工业体系的骨架,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工业建设的迅速展开,必然引起对工业人才的大量需求,大批新建扩建工厂的陆续投产,旧有企业的技术改造,以及生产建设中越来越多地采用现代科学技术,使各行各业越来越感到人才的匮乏。

根据统计,1952年底全国总人口近5.75亿人,其中科技人员仅42.5万人,全国平均每万人口中不到7个半科技人员。这40多万科技人员按门类分,工程技术人员16.

4万人,卫生技术人员12.6万多人,教学人员12.1万多人,农林业技术人员1.5万人,科学研究人员仅8000人。到1955年底,各类科技人员虽有了较大增加,如科研人员增加到1.8万人,高等院校毕业生增加到21万人,但仍远不敷需要。

在校高等院校学生,我国每1万名居民中只有5个,此时苏联是86个,波兰也有50个。 1956年,中央政治局会议批准成立了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调集了600多名各种门类和学科的科学家,并请了近百名苏联专家参加规划编制1956年到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

科技规划纲要(草案)提出了重要的科技研究任务57项,研究课题600多个,其中的12项重点项目为:(1)原子能的和平利用;(2)电子学方面的半导体、超高频技术、电子计算机、遥控技术;(3)喷气技术;(4)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精密仪器;(5)石油等奇缺资源的勘探,开矿基地的确定;(6)建立我国自己的合金系统,探寻新冶金技术;(7)综合利用燃料、发展重有机合成;(8)新型动力机械和大型机械;(9)黄河、长江的综合开发;(10)农业的化学化、机械化和电气化;(11)危害人民健康最大的几种主要疾病的防治和消灭;(12)自然科学中若干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这12个项目指明了当时科技领域的研究重点,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自动化等学科被提上了议事日程,这也为清华设立一批与高技术相关的新专业提供了大的社会背景。 访苏和提出创办原子能新专业 20世纪50年代,世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

二战中显示了巨大威力的原子弹令人记忆犹新,原子能及相关科学技术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1955年初,毛泽东主席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做出发展中国原子能事业的战略决策。

1955年9月初,为了研究和解决我国高等学校中和平利用原子能方面的干部培养问题,国家高教部派遣了一个代表团前往苏联考察和学习,代表团成员有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周培源(北京大学教授、教务长)、钱伟长(清华大学教授、教务长)、胡济民(北京大学教授)和翻译邢家鲤(清华大学教师)5人,蒋南翔任代表团团长。

代表团仔细考察了苏联几所学校有关原子能专业的办学情况,于10月14日离开苏联返国。

这次考察,在列宁格勒最重要的收获,是参观加里宁多科性工学院(现名圣彼得堡国立技术大学)的工程物理系和无线电系。代表团通过参观了解到,加里宁工学院无线电系原属工程物理系,三年前分出来独立成系,实际上不是一般的无线电工程系,而是无线电物理系。

该系有三个专业:(1)电子学;(2)无线电物理;(3)半导体及电介质。该系三个专业与工程物理系的专业一样,也是保密的。在随后的座谈中,讨论到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的专业设置及教学计划等问题。

加里宁工学院工程物理系的主任和副主任,都认为他们工程物理系及无线电系所设的各个专业(除机械动力及牢固性这一专业以外),清华大学在原则上都应该设立,这样才能互相配合,解决问题。

但在目前条件困难的情况下,可以先设实验核子物理、同位素物理等专业,明年再设其他专业。 这次考察给蒋南翔留下了深刻印象,对其紧接着提议在清华创立一批新专业有了初步想法。11月5日,蒋南翔完成《高等教育考察团访苏报告》,这个报告详细阐述了培养原子能干部的几个问题,也全面反映了蒋南翔对在清华创建新专业的设想。它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955年蒋南翔关于培养原子能干部给中央及北京市委领导的报告

一、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设立新专业。根据在苏联考察所了解到的实际情况以及苏联有关专家的建议,蒋南翔提出拟在北京大学设立核子物理、电子学、无线电物理、放射化学四个专门化。拟在清华大学当年(1955年)设立核子实验物理、同位素物理、远距离自动控制、电子学技术、无线电物理等专业(其中前3个专业1955年已招新生,后2个专业学生准备从1955年所招新生中选拔抽调);1956年增设半导体及电介质、空气动力学、固体物理、热物理及稀有元素分离工艺等专业;为了避免专业数目过多及便于领导,蒋南翔建议也可以把实验核子物理及同位素物理合并作为一个专业两个专门化;无线电系的三个专业合成一个专业三个专门化,并把稀有元素分离工艺也放在工程物理系之内。

关于这些新专业和新专门化的设置,考察团在莫斯科时就正式提出并征求了苏联高教部的意见,当时的苏联高教部副部长史脱立脱夫在会议上及书面复信中均表示同意。在访苏期间,考察团还征得列宁格勒工学院及苏联高教部负责同志的同意,使清华大学与该校工程物理系建立并保持直接联系,只等中国高教部和国务院的批准。

二、重新调整清华大学各专业的招生人数。清华大学1955年已招新生2050人,达到了当时高教部所规定的最大发展规模。

如果要增设有关培养原子能干部方面的新专业,就需要减少其它专业的招生人数。蒋南翔设想一般专业招生60人,少数人才需求量较大的专业招收90~120人,这样工程物理系各专业一共可以招生540~600人。

三、请求解决设立新专业所需要的师资问题。设立一门新专业,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师资问题。蒋南翔首先希望在高教部系统留苏回国的大学毕业生及研究生中,以及在留美回国的人员中挑选合适人员到学校担任师资;另外则请求高教部着重在留苏学生中为新专业培养必需的教学人员。

以前苏联的保密专业不接收外国留学生,为了帮助中国,当时苏联高教部允许列宁格勒工学院工程物理系、无线电系各专业,化工学院的工程物理化学系(稀有元素工艺学专业)、动力学院的热物理专业可接受中国留学在莫斯科时,考察团已向国内高教部及国务院请求在留苏学生中选调专业相近的学生30人左右改学新专业,得到了国务院的批复。

他们和当时中国驻苏联大使馆留学生管理处主任李涛确定了抽调学生的原则,决定抽调35人,其中20人属于清华,15人属于北大。

北大需设立4个专门化,清华需设10个新专业。蒋南翔请求国务院除了已经批准的35人以外,再增加一批改学新专业的学生。

他建议可以从正在苏联学习的大一学生里,从工学院的电机、动力、化工等专业,从莫斯科大学、列宁格勒大学的数学、物理、化学等系中,挑选优秀的同学改学清华、北大所要建立的新专业。在人数上,蒋南翔建议可以给每个新专业和新专门化抽调大一转学生10人左右,抽调大二转学生5人左右,这样就可以保证至少在五六年之后,在业务和政治上均有较好质量的干部。

四、中科院、北大、清华的合作问题。开设新的高技术专业,培养原子能技术人才,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集中各方面的力量。

蒋南翔认为现在清华建设新专业的任务较繁重,而由于院系调整,学校数、理、化方面的师资非常空虚,因此,他提出请中科院的教师来清华讲授某些专业课,比如请研究人员到学校兼课,或帮助充实新专业必要的骨干等,他也希望能从北大数、理、化的毕业生中补充基础课程的师资,这一点可以说明蒋南翔一直关注清华理科的恢复问题。

他提议,为了加强三家单位之间的联系与配合,可以在中科院、北大、清华之间成立一个联系小组,以协调相关工作。

蒋南翔对在清华创办一批新专业有很多思考,这些新专业有一个共同特点,它们都是围绕为核工业服务建立起来的,这批新专业又是服务于国家下决心发展自己独立的核工业体系这个总体目标的,这些新专业有些和原子能的利用直接相关,比如核子物理、放射化学、稀有元素工艺学等,有些是配合原子能的研究工作和实际运用所必需的,比如无线电物理方面的专业。

这些新专业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应该采取何种方针来发展?当时有分散和集中两种发展思路:相对分散的原则,就是把这些新专业分散到比较多地学校分别开设;相对集中的原则是指首先在北京建立第一个训练中心,在北大设立理科方面各有关专门化,采用莫斯科大学的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

在清华设立工科方面的各有关专业,参考采用列宁格勒多科性工学院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等到北京的训练中心打好基础之后,再扩展到其他的训练中心,这种方针是高教部指示的方针,也是考察团在访苏过程中与苏联专家商定的结果。

蒋南翔在1955年12月19日写给彭真、刘仁并报中央及周总理的信中表达了他的观点,他建议在创办这批新专业时采取相对集中的原则。因为这是一次全新的尝试,首先在北京试办,可以便于中央的监督与指导,也便于取得中科院的联系与帮助。

此外,训练中心放在北京,可以和中科院的研究工作较好地联系和配合起来。既然我们在发展工业的时候采取了优先集中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且很快取得了成效,在发展原子能技术时也可采取集中的方式。

陆续创办新专业 从1955年末,清华陆续建立了实验核物理、同位素物理、放射性稀有元素工艺学、电子学、无线电物理、电介质及半导体、热物理、空气动力学、固体物理、自动控制等10个新技术专业;1956年设立工程物理系,1960年随后几年又相继增设了工程化学、工程力学数学和自动控制等系,并有意识地发展应用理科。

到1965年,清华大学已发展为12个系40个专业。

高新技术专业的创建凝聚着蒋南翔的大量心血,学校从全校各系和校机关抽调优秀教师和干部充实新系和新专业,其中包括何东昌、滕藤、李传信、余兴坤、吕应中等许多同志;从原有的系选调优秀学生进入这些新专业学习,后来担任清华大学校领导的张孝文、梁尤能、王大中等都是从其他系调入的学生。

由于本校资源有限,还从上海交通大学等校抽调三年级学生到计算机专业学习。这样,这些新专业一开始就有水平高的师资和干部队伍,又有好的生源,培养起点较高,为以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蒋南翔强调新技术专业要适应国家重点尖端工业和科研部门的需要,主动去配合国家这方面的部署。1957年初,尖端工业的科研部门负责人林爽来到清华,建议与清华合作,蒋南翔很重视这件事。

时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的钱学森与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签署了合作协议,确定清华的自动控制专业与计算机专业同他们配合,为其培养人才,并派骨干教师参与他们的工作。

后来,这种合作关系由于外来干预受阻,蒋南翔出面向国务院副总理聂荣臻报道,得到聂帅支持,这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同年9月,为了满足尖端工业的人才需求,国家从全国十所高等院校抽调了287名四、五年级学生,到清华自动控制系学习,为五院(航天工业部前身)和二机部(核工业部)对口培养,这批学生在1960年到1962年陆续毕业,成为我国尖端工业的第一批技术骨干。

清华高新技术专业的科学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核能研究方面,2兆瓦池式实验核反应堆于1964年达到临界,这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首批反应堆之一;完成核燃料后处理提取钚萃取法的实验研究,并成功用于我国的核工业;开创了我国离心法分离铀同位素的研究等。

电子系从1956年至1966年的十年中,完成了600/1200波特数传机,8路PCM通信终端,3cm周期磁场聚焦宽频带小功率行波管,10cm固态低噪声参量放大器等当时属国内领先的项目,并在国内率先开始了硅晶体管制造和集成电路的研究工作。

蒋南翔校长明确指示自动控制系要为“一尖(航天)一圆(原子能)”服务,因此,计算机专业同自动控制专业紧密结合,以国家急需的核工业与航天工业为主要服务对象。1960年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六阶非线性小型模拟计算机,该机曾在波兰国际博览会上展出。

1961年清华自动控制系与机械系合作研制出我国第一台三自由度飞行模拟实验台,曾在我国新型歼击机驾驶仪的研制中起到重要作用。1959年开始研制,1964年正式投入运行的电子管计算机911机是我国高校自行研制成功的第一台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标志着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参加研制者的平均年龄只有25岁。

1965~1966年研制成功晶体管小型通用数字计算机112机,后由北京计算机三厂投产,当年的产品即到日本展出,是我国第一台在国外展出的第二代数字计算机。

1964年研制成功核反应堆的控制系统。此外,工程化学、工程力学、精密仪器等其他新技术专业也都逐渐发展壮大起来。

清华大学实验反应堆

自动控制系在制造电子模拟计算机

蒋南翔在清华大学设立新专业,既体现了他作为一名党的高级干部着眼于国家建设需要培养人才的高瞻远瞩,又体现了作为一名教育家按照教育规律办教育的远见卓识。建立新专业高标准、严要求。集中优势力量,选调优秀的干部、教师和学生,在很短时间内把一个专业、一个系建立起来,尽快地达到较高水平。

他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清华建立起来的一批新技术专业,加上清华大学原有的基础,终于形成了清华工科的优势。 一个大学的学科设置,一要适应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二要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实践证明,只要将二者关系处理好,就能促进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50年代清华大学在蒋南翔校长领导下,设置新技术专业的教育实践所取得的成就,对上述结论做了最好的注脚,也为清华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