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籁声吹牛大王 杨澄甫与万籁声的“过节”——万籁天道出“较拳”真相

2017-12-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顷读陈微明君<较拳反响>一则,内有杨澄甫君更正一函,当时情形,已洞若观火.鄙人与舍七弟籁声,不见三年矣,其练习武技,素为家人所劝戒,故家

 “顷读陈微明君《较拳反响》一则,内有杨澄甫君更正一函,当时情形,已洞若观火。鄙人与舍七弟籁声,不见三年矣,其练习武技,素为家人所劝戒,故家书中,尠见其谈及武卫。前有友人自北京来,为鄙人略述一二,碧梧君闻之,记之以为学界尚武之新闻。

初无损害任何人名誉之用意,不意事与澄甫君有关。鄙人藉得其详。武技一事,鄙人表不谙习。惟其玄妙精微,殊堪称为国技。正应聚全国之精英,共同研究,以发扬而光大此不绝如缕之国粹。

然习之者,每存门户之见,互相嫉忌,缺乏学术公开之精神,诚可痛惜。舍七弟年事虽少,颇受高等教育,其著《武术汇宗》一书,正所以藉理论以为有统系之宣传。至于较拳,则不过其寻师访友之唯一途径,倘有名师,自当前往请教,决非别有用心。

不然杨君以其年少而不打伊,伊岂有不自讹为已胜而再下绝手者乎?虽然杨君长者,当时既吝惜教诲,事后又经名家之调停,区区远道之传言,又岂值杨君一笑哉。路隔万里,不及函询,特书此以表歉意”。

用现在的语言解读万籁天的这段辩白:

刚才读了陈微明的《较拳反响》,里面附了杨澄甫的一则更正信函,当时万籁声与杨澄甫所发生的这一事情所呈现的来龙去脉,已经表述的很明白,“已洞若观火”了。我与七弟万籁声,已经三年没见了,他练拳的事情,向来就被我们家里人所劝戒,所以,即便是书信往来,也很少谈及练拳的事。

不久前,有朋友从北京来,跟我讲起他练拳的事,叫“碧梧”的那位朋友,听到了,就记下来,作为学术界尚武的新闻发表了。这篇文字,原本没有想损害任何人名誉的用意,却没想到杨澄甫躺着中了枪……

原本只是为弟弟即将出版的书做做广告,原本只是为弟弟日后依靠武术来谋生路,没想到闯了祸!

当事人的陈述,在不同的法律体系中,证明力是不同的。当事双方,由于各自的利益驱动,往往对于事情的表述,会有利己倾向,甚至会刻意曲解事情的真相。但无论何种法律制度,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只要对方当事人认可,即可采信。万籁天的这则《对说几句话》,从法律角度,已经明确认可了杨澄甫所阐述的结果。

接下来,他怕“碧梧”文字会产生后遗症,所以他重点在为万籁声在“较拳”的动因加以辩驳:

首先他想将自己与七弟万籁声,从这件名誉侵权中,企图轻描谈写的脱离干系,然后话锋一转,希望杨澄甫、陈微明等杨家众弟子,不要认为万籁声是怀有前述第三、第四种的险恶用心。原因是:

“我的七弟,年纪虽然很小,但是受过高等教育,写了《武术汇宗》一书,他是想通过武术理论,来系统的宣传国术。他找杨澄甫比武,不是为了扬名立万,也不是江湖寻仇,他只不过是寻师访友,以比试来作为寻找名师的唯一途径。

他只要发现有名师,一定会前去请教,绝对不是别有用心。这一点,杨澄甫也一定心里明了的。不然的话,杨澄甫也不会只是因为我弟弟万籁声年纪少,而不打他吧?再反过来说,倘若万籁声另有所图,他怎么不自吹自己胜利,而要再去找杨澄甫比武,而下绝手者呢?”

在万籁天看来,弟弟万籁声去找杨澄甫较拳的动机,不是上述第三、第四种“另有所图”,只是因为弟弟年轻,想通过书本知识来印证武技,从中来寻找名师的指教。意思是说,他的弟弟万籁声,倘若只是为了扬名立万,不是真心寻找名师指点的话,就只要自吹自擂赢了谁谁,而无须真去找谁谁比试、去冒险,无须找杨澄甫下绝手。

这是典型的编剧、小说家的逻辑!有趣的是,万籁天的这种编剧逻辑与天赋,在万籁天去世后,被万籁声全盘继承了,后文万籁声晚年大谈国考等几次比赛,“公推第一”,便是这种“不战而胜”的例证。此是后话(见文后注)。

接着,万籁天笔锋一转又说:既然当时,您就认为我弟弟年轻小,没有教训他。而今这则从北京到上海之间的“远道之传言”,因为“路隔万里”,没有经过信函核实,所以伤及到您了,这哪里值得“杨君长者”您一笑呢?至于伤及了各位,“特书此以表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