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少年甄诚 乡村少年:守望乡土拾“乡愁”

2018-02-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对于潜山县水吼镇程湾村雾下小学五年级的郭辉和他的同学们来说,今年暑假过得特别有意义. "我认识了身边许多的动植物,最重要的是,我还知道了刘兰

对于潜山县水吼镇程湾村雾下小学五年级的郭辉和他的同学们来说,今年暑假过得特别有意义。 “我认识了身边许多的动植物,最重要的是,我还知道了刘兰芝、程长庚、张恨水……”如今,让城市孩子寻访乡土并非易事,而让乡村少年留住乡土记忆的愿望,似乎更容易达成。

在华中农业大学蒲公英支教队员张媛等13名队员的帮助下,不出村的夏令营摆上了潜山县水吼镇留守儿童的暑期课堂。除了常规的音乐、美术、手工课,乡土文化课程才是重头戏。张媛说,乡土文化课主要是给孩子们讲解当地传统、名人、古迹等,希望让孩子们更全面系统地认识家乡,热爱家乡。

潜山是座文化、历史底蕴极为丰富的名城,当地妇联与支教队精心设计,让孩子们从身边的一草一木发现家乡的美。此前,华中农业大学蒲公英支教队已经连续三年分别在当地余井柴阁、天柱山林庄、水吼黄龛、天柱山河西村、痘姆求知村开设暑期夏令营,当地孩子受益匪浅。

“咚咚锵,咚咚锵……”暑假期间的蚌埠市怀远县常坟镇综合文化站内热闹非凡。 40多个孩子兴高采烈地排练花鼓灯舞蹈。常坟镇是淮河之畔的一个古镇。古镇上的留守儿童们早已熟知传播于淮河流域的民间瑰宝——花鼓灯。

文化站的舞蹈老师马彩娣说,孩子们的保留节目《大河湾的孩子们》曾获得国际金奖,这是一个根据皖北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状态编排的舞蹈节目,体现孩子们的快乐童年。整个假期,常坟镇文化站花鼓灯培训基地有近百名留守儿童前来学习花鼓灯艺术。

今年暑期,六安市各县区的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等发挥阵地作用,成为乡村青少年的增长知识加油站、放飞梦想的开心园。当地裕安区西河口乡开展系列“进书屋”“读好书”活动;舒城县棠树乡邀请大学生村官担任“农家书屋”辅导员;金寨县铁冲乡与“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相结合,6个村级农家书屋管理员既是爱心妈妈又是学习辅导员。

暑期,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农民文化乐园乃至村里的一个大祠堂,一片绿草地,都能成为传播乡土历史文化,关爱青少年的文化驿站。

8月23日,在合肥市瑶海区和平路街道绿苑社区开设的趣味科学课堂上,社区教师志愿者带领孩子们现场操作“自充气球”“奇妙的密封袋”等趣味科学小实验,通过讲授科学原理,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求知欲。记者姚林摄

弥合乡土教育的缺失

一个适龄城市孩子,能够接触的文体生活无比丰富,读绘本、学舞蹈、看展览、观戏剧、看赛事等。与之相比,农村少年的文化生活简单而平淡。

以阅读为例,据人民日报的调查报道显示,农村儿童阅读量平均为城市儿童的1/7,30%的城市孩子拥有88%的儿童图书。在北京、上海的青少年平均每年读书超过10本时,不少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孩子还在为能不能买一本书而纠结。

“一直以来,乡村的学生或多或少受到城市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但现实是,他们缺少城市文化资源,但又没有去认识身边乡土文化的美丽和价值。对于乡村孩子来说,他们对于乡土文化同样只有模糊的感知,乡土知识也日渐式微。

”带队前来潜山举办乡土夏令营活动的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利华老师认为。但从整个乡村文化教育而言,乡村教育如果跟着城市跑,永远也跑不赢,乡村文化教育照搬城市模式,似乎也行不通。怎么办?

“别忽视已存在于乡村文化中的大量丰富优秀的教育资源。 ”追溯至百年前,北京、广东、四川等地就开展过乡土教育,后因战争而衰落,这种衰落境况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直到90年代,乡土教育又开始引起关注。

支教老师张媛介绍,华中农业大学蒲公英赴潜山支教队今年有了编撰乡土课本的想法,他们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访谈村中老人,结合社会实践中的所见所为所思积极开展行动。志愿者们正竭尽所能以自己的力量,将留守儿童乡土教育的根扎得更深。

近年来,我省很多地方的乡土教育已经成为乡村学校的常态化课程。例如,青阳县蓉城镇中心小学的孩子每周有两次学习青阳传统文化遗产青阳腔和农民画的机会。青阳县历史悠久,积累了厚重的乡土文化,不仅有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阳腔”和青阳农民画、大九华水磨玉骨绢扇制作技艺、酉华唱经锣鼓,还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泥塑、民间剪纸、九华民歌、十番锣鼓等。

像青阳县蓉城镇中心小学这样挖掘乡土文化资源,成为乡土文化特色的乡村学校的例子并不少见。能唱会跳的、能说会干的民间艺人到课堂上的即兴表演,让孩子们对乡土文化多了一份切身体验。

寻找农耕文化的使者

近十年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空前。我们惊叹于一项古老技艺的精妙绝伦,却也为老艺人年华逝去、后继乏人而扼腕叹息。

研究乡土民俗文化的专家王唯唯认为,中国是一个有着古老农业文明的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中国乡村的历史人物、神话传统、民间故事、民间艺术、民间工艺、能工巧匠、竞技游艺、民俗风情、村寨文化、民居艺术、古镇风貌等等,展现出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价值和魅力。

但是近年来,这笔财富也在遭受危机。乡村文化形态的缺损,使得今天的乡村少年与生养他们的故土淡化了那份亲近感。而乡村少年本土情怀的缺失,会使得乡村少年不再是文化意义上的乡村少年。

“从这些年很多团队的努力方向来看,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让孩子们认识家乡、热爱家乡,将来能当一名乡土文化的传承者和守护者。 ”张利华老师说。蚌埠市常坟镇花鼓灯培训基地负责人王军介绍,培训基地建立后,数年来,有两千多名留守孩子在这里学到本领,成为许多文艺团体的骨干力量。

“留守娃”通过舞蹈改变了人生的道路,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他们感谢这片土地的丰厚赐予,也知道用自己的技能回报故土。位于黄山市的安徽省行知学校是一所专门培养“民间工匠”的学校。

这里的徽州三雕专业吸纳了大量本土农家子弟前来就读,就业状况良好,年轻一代中的佼佼者已将这些传承百年的民间技艺烂熟于胸。当然,统览庞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年轻的“掌门人”仍占少数。

王唯唯认为,乡土文化无法自我复制,只能借助一定传承方式延续或再生。民间技艺的心手相传,使乡土文化在学生、家长和社会中产生一定影响,滋养着乡土文化的土壤、引导着传承乡土文化的氛围;另一方面,很多乡土文化资源如果加以合理利用,可以转变为文化资本,改变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格局。

乡土文化的回归与复兴是当下的时代课题,应该明确的是,乡土文化是一个巨大的宝藏,为农村青少年提供知识,也提供技能,乡村少年未来的社会身份也将发生深刻变化。蒋莉 晋文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