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妻子是谁

2018-05-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梁实秋妻子是谁梁实秋是我国著名的散文作家.学者.翻译家,提起这样的一位大家,我们有些好奇,他的感情生活到底是怎样的呢?梁实秋妻子是谁?程季淑

梁实秋妻子是谁

梁实秋是我国著名的散文作家、学者、翻译家,提起这样的一位大家,我们有些好奇,他的感情生活到底是怎样的呢?梁实秋妻子是谁?

程季淑照

梁实秋是有两个妻子的,分别叫程季淑和韩菁清。梁实秋的原配妻子程季淑,于1927年和梁实秋结婚,虽然两人受教育的程度都很高,但是对于父母包办的婚姻并没有很大的抵触情绪,相反,两人在见面之后互相被对方吸引,情投意合,后来梁实秋在清华大学毕业后又准备美国留学,他对程季淑许下了三年之约,三年之后回国结婚,三年后两人在北京举办了婚礼。

婚后不久两人因为战争,辗转了许多地方,1937年因为一些原因他独自离开了北平,当程季淑再次见到他的时候就是六年之后了,再那之后二人一直形影不离,一家人幸福美满。1974年,两人在美国的一处市场购物,一个梯子突然倒了下来,正好砸到了程季淑,她被送往医院,但是因为伤势很严重,在医院去世。梁实秋对程季淑的感情很深,还写了《槐园梦忆》来悼念亡妻。可以说作为梁实秋妻子的程季淑一生坎坷。

后来台湾的一家出版社在看到《槐园梦忆》一书之后,决定出版这本书,并邀请梁实秋去台湾,梁实秋就是在这里遇见了他的第二人妻子韩菁清,此时的梁老已经71岁高龄了。韩菁清是20世纪40年代的明星,原名叫韩德荣,父亲是一名商人她七岁的时候便成为了上海滩的一颗闪耀的明星,之后她跟随父亲到了香港。后来她出演了一部电影从此踏入了演艺圈。

她和梁实秋因为梁实秋主编的《远东英汉大词典》结识,两人聊着聊着便聊出了感情,而摆在两人面前的除了年龄,更多的就是他们的职业,因为职业差距很大,受到了许多人的反对,但这并没有让他们彼此疏远,反而使他们更加相爱,1975年两人在台湾结婚,两人一起度过了12年的时光,1987年梁实秋去世。

梁实秋妻子虽然有两任,但是每一任都和梁实秋真心相爱,也算是圆满了。

梁实秋致韩菁清的情书

梁实秋的一生有两段婚姻,他的第一段婚姻是父母包办的,婚后两人的婚姻一直都是幸福美满的,但是后来他的妻子程季淑因病去世了。

韩箐清照片

之后他一直沉浸在痛苦中,后来他为亡妻写了一本书,台湾的一家出版公司看了书稿之后决定出版,并邀请梁实秋到台湾来小住,也就是这次的台湾之旅,让梁实秋老人结识了他的第二任妻子韩菁清,那时候梁实秋已经71岁了。韩菁清是当时著名的影星歌星,与梁实秋相识的时候43岁,梁实秋为了追求韩菁清写了近千封情书,韩菁清称呼梁实秋为“秋秋”梁实秋称呼韩菁清为“小娃”,他们两个一个在台湾,一个因为要处理第一任妻子的事情而不得不飞往美国,两人之间只能靠书信联络,他们的情书诉尽了对对方的爱慕之情和相思之苦。由于他们两人的年龄、工作的巨大差异使两人备受折磨,许多人对他们这段感情都是持反对的意见,但是这些反对的声音并没有使他们分开,反而让他们更加的相爱,于是在1975年的5月9日他们终于在台湾登记结婚了。

梁实秋情书深深的感动了韩菁清,有的时候一天要写三封信,梁实秋的这种契而不舍的精神使韩菁清放弃了原本因为年龄的关系而踌躇不前,与梁实秋展开了一段忘年恋。两个人结婚后一直都非常恩爱,直到梁实秋老人在台湾去世。

梁实秋写作风格是什么

梁实秋的一生当中作品无数,仅仅是他女儿整理出来的就有两千多万字,每当读到梁老先生的作品,许多人都会被他的那种淡雅,淡泊名利的风格所吸引,梁实秋写作风格不像鲁迅那么言辞犀利,相反,读了他的作品反而会给人一种亲切感,让人感受到了他为人温和的性格。

梁实秋在创作

从梁实秋的作品中我们还能察觉出他的幽默,虽然他的幽默不及林语堂,恬淡不如鲁迅,但梁实秋写作风格汇集了百家之长,创造出了一种不同于其他人的一种写作风格,他将自己的人生感悟融汇到了他的散文当中,也成为了他的作品的一个特点。梁实秋的文章多是短篇的散文,他的文章文辞严谨又带有些许的幽默感,使人读完之后感觉到很轻松,但是又能让人在轻松之余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对人生的感悟。梁实秋平时喜欢结交朋友,还经常与友人聊天谈心,对同一件事得到了许多不同的见解,然后自己在这些见解之上做出分析,融会贯通,将这些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作品当中去。梁实秋的这种自成一派的写作风格在当时虽然不受大多数人的支持,甚至因为梁实秋写作风格使他和他的家人都受到了迫害,但是他仍然坚持着写下去,直至后来终于被大多数人所支持。

梁实秋的写作风格不仅蕴含了丰富的个人情感,还带有少许的幽默感,这是当时他的作品不被人接受的原因,也是后来直到现在被人喜欢的原因。

梁实秋父亲是谁

提起梁实秋父亲,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是谁,大多数人都只是知道我国著名的散文作家梁实秋,没有多少人清楚是谁培养了这么一位文学家。

梁实秋与父亲合照

梁实秋父亲名叫梁咸熙,他的父亲也就是梁实秋的祖父曾经参加过科举考试,后来成为了四品官员,而梁实秋父亲是为秀才,曾经作为政府第一批主要培养的学习英语的人才,由于自己曾受西方文明的影响,在孩子长大后又将孩子送往美国学习。梁实秋的父亲梁咸熙思想开放,是一位进步人士,曾经梁实秋与自己的第一任妻子程季淑谈恋爱的时候不小心被梁咸熙撞见了,两个年轻人都不知所措,还是梁咸熙三言两语化解了尴尬,自此以后,梁实秋与程季淑见面父亲都会主动掏钱给梁实秋,嘱咐他要好好对待自己未来的儿媳妇。梁实秋的父亲梁咸熙的开明和遇事不慌不忙镇定自若给梁实秋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梁实秋的性格大部分都和自己的父亲很相像。

据说,梁实秋父亲还是一位美食家,有的人说梁实秋酷爱美食,却不知道梁实秋的这个爱好还是从小跟在父亲梁咸熙身边养成的呢。梁咸熙最喜欢的就是厚德福饭庄了,由于去的次数多了,也就和哪里的掌柜熟识了,还经常给饭庄提意见,慢慢的,便开始投资入股,与掌柜一起将厚德福推向了全国。要说梁咸熙这一生最大成就,那就是为祖国培养了这样的一个散文家,翻译家,批评家。

梁实秋作品有哪些

梁实秋是我们都比较熟悉的作家,他非常多的作品我们都是拜读过的,这些作品都给人们到来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的作品非常的出色,他从小就非常喜欢写文章,所以在十几岁的时候他的文章就开始被人们知道了。

梁实秋作品《雅舍小品》封面

他的很多作品到现在都非常流行,梁实秋作品有一个特色,那就是非常有贵族气息,他的文章任何读者一读就会有一种这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的感觉。和所有的文学作家一样,他的写作风格也随着他的经历变化着。

梁实秋的作品风格总是不断地在浪漫与古典中间徘徊,但是最终还是回到了浪漫的轨道上来,他最出色的作品以《雅舍小品》为典型,这是散文和古典风格相结合而产生的一本书,这本书受到非常多读者的喜爱,有很多梁实秋的忠实粉丝都说就是因为这本书才喜欢上她的,在这本书中他么能够非常明显的感受到古典风格的魅力,但是又不缺少散文的洒脱,是难得一见的好书,也是这本书让梁实秋的作品开始被更多的人知道,他的作品风格从现在开始就慢慢开始变得明亮起来了。

梁实秋的作品大多都不是很长,多数是以散文出名的,很多人喜欢梁实秋就是因为喜欢他的散文,他的散文给人一种非常美但又不是那种非常俗气的美,这种美因为和中国的古典文化相结合了所以更给人一种高贵的感觉,这就是梁实秋作品吸引人的地方。

梁实秋故居在哪

梁实秋故居有很多,一般说起梁实秋故居,有的人不免心生疑虑,是哪里的故居,是位于内务部街的北京故居,还是有“雅舍”之称的重庆故居,亦或是青岛故居等等。但是在梁实秋的这些故居当中,最为出名的应该就是北京故居和重庆故居了。

梁实秋故居

北京的梁实秋故居是一座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的一座四合院,这里也是梁实秋出生的地方,充满了梁实秋对童年的记忆。这里有他的“外院西院”有他女儿酷爱的大枣树,有他工作的书房。这座四合院式由外、里院、后院等5个大小不同的院落组成,这里也是他居住时间比较长的地方,前前后后加起来他竟在这里住了二十几年。离开北京后他一直想念这座四合院,后来听到台湾有关部门允许到大陆探亲后,他的内心激动无比,但是,最后他直到去世也没能回到他魂牵梦绕的家乡。

1937年梁实秋来到了重庆,1939年他与友人一同北碚主湾的山腰上买了一座房子,这就是著名的“雅舍”。“雅舍”这个名字是用他的友人的妻子名字命名的,以方便工作。他的许多文章也大多数是在雅舍完成的,像著名的《雅舍杂文》、《雅舍小品》等都是梁实秋在这里写出来的,他还在这里翻译了莎士比亚的作品。走进重庆的梁实秋故居,在门口赫然写着“雅居”两个大字,再往前走,又有一个匾额上面写着“梁实秋旧居”,里面客厅书房等地尽是书籍,客人来了甚至要收拾出一个落脚的地方。他对雅居充满了喜爱之情,他曾在这里接待他的朋友们,和朋友谈论,内容从写作到家国大事。

梁实秋一声辗转了许多个地方,最后他去了台湾,他在台湾的时候一提起往事,这些记忆就会浮现出来去世了都没能回来他曾经居住过的地方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