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菁清葬在哪 梁实秋与韩菁清爱在黄昏日落时

2018-01-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乃是人间无可比拟的幸福." 很久没有听过一个人是因为很爱另一个人而结婚.现实生活,我们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而走进婚姻. 尽管有很多无奈,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依旧向往爱情,也一直在寻觅爱情.找到了,便是幸福. 文学大师梁实秋一生两段婚姻,幸运的是,他与两位妻子的结合也全是因了爱.如果说与第一任妻子程季淑的结合有父母之命的成分在里面,之后滋生出来的爱情是巧合的话,那么晚年他遇到的爱人,陪他走完人生最后13年旅程的韩菁清,则是上天对他最大的恩赐.1974

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乃是人间无可比拟的幸福。” 很久没有听过一个人是因为很爱另一个人而结婚。现实生活,我们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而走进婚姻。 尽管有很多无奈,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依旧向往爱情,也一直在寻觅爱情。

找到了,便是幸福。 文学大师梁实秋一生两段婚姻,幸运的是,他与两位妻子的结合也全是因了爱。如果说与第一任妻子程季淑的结合有父母之命的成分在里面,之后滋生出来的爱情是巧合的话,那么晚年他遇到的爱人,陪他走完人生最后13年旅程的韩菁清,则是上天对他最大的恩赐。

1974年,梁实秋在妻子去世半年后应远东图书公司的邀请来到台湾,原本是来校阅纪念亡妻的著作《槐园梦忆》,却偶然认识了前来参观的韩菁清。

用“一见钟情”这四个字来形容他们之间的爱情,并不夸张。 那时候,韩菁清早已是红透半边天的影视名人,歌唱皇后。梁实秋看到这位大明星手里拿着自己编的大辞典,就主动跟她闲谈起来。让他倍感意外的是,眼前的女子并不是一个 “花瓶”,她有着颇为深厚的文学造诣,懂古文,懂英文,擅长书法,学过国画、油画,会写诗填词,实属才女。

那一个下午,两人的交谈非常愉快,有莫名的情愫在他的心中升腾。 一切仿佛有宿命的因素在里面。

那天晚上,梁实秋辗转难眠,脑海里尽是韩菁清温婉的笑容,谈笑风生的深情。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按前一天她留下来的地址寻了过去,走了半个多小时来到她的楼下。仰头而望,他见七楼她住的那间屋子的窗帘紧闭,似乎是在宣告主人仍在睡梦中。

他徘徊于楼下,时不时地望一眼那扇紧闭的窗,心中焦灼万分,满是期冀。直到习惯夜生活的她睡醒,窗帘才缓缓地拉开,那时,已是下午两点钟。 韩菁清看到站在楼下的他,大吃一惊,赶紧梳洗打扮一番,迎他上楼。

他们聊了一个下午,两人谈得十分投机,有着难以言说的默契。 从那天开始,梁实秋每天下午两点都按时来到韩菁清的楼下,等待七楼窗帘的开启,然后上楼敲响她的房门。他学贯中西,性格温和谦逊。

她渐渐地爱上了和他在一起聊天时的感觉。他陪她逛街,送她去电视公司上课,适应她习惯夜生活的生活方式。就像一位忠诚的护卫守卫着他的女王。 一次次幽会,一次次畅谈,一颗叫爱情的种子慢慢地在彼此的心里生根、发芽了。

然而,韩菁清并没有做好接受这场突如其来的爱情的准备。她曾在情海中浮浮沉沉,遇到过很多人,却全都是错的人。况且,眼前的追求者已过古稀之年,头发花白,戴着助听器才能听到声音,又患有严重的糖尿病……她不愿意承认内心的感觉,想把这场爱情扼杀在萌芽中。

于是,她写了一封信,在那封信中列举了自己的种种缺点,当面交给他,希望他能心生退意。 然而,收到这封信后,他并没有就此罢休。第二天中午,他依然准时出现在她的窗外,热切依旧。

进门之后,他把手中的信递给她,谎称是在门口拣到的,上面写着韩菁清小姐收。她打开看,原来是一封他写给她的情书,用来回应她那封信。 就这样,从他们相识的第六天开始,他每天都会递上一封“地上捡的信”。

两个月的时间里,他竟然写了三十多封情书,二十多万字。 这爱意,来势汹涌。 时年,他七十一岁,她四十三岁,他用狂放的热情,瓦解了她内心的矛盾;十分的爱,填补了二十八载的时光沟壑。

他说:“我只要拥有你,所谓拥有,不仅是你的身和心,还有名义,我要你做我的妻。”他立下爱的誓言,这承诺重如山。 这句话,瞬间击中她的心,让她打消所有的顾虑:“亲人,我不需要什么,我只要你在我的爱情中愉快而满足地生存许多许多年,我要你亲眼看到我的脸上慢慢地添了一条条皱纹,我的牙一颗颗的慢慢地在摇,你依然如初见我时一样好奇的目光虎视眈眈,那才是爱的真谛,对吗?” 压抑已久的感情,像瞬间喷薄的火山,他们的恋情迅速进入炽热燃烧的阶段。

他对她的称呼,从 “菁清女士”,到 “菁清”,到 “清清”,到 “亲亲”,到 “我最最亲爱的小娃”;她称呼他“秋”,“我的秋秋”,“亲人”,“我最最宝贝的小秋秋”。

爱情虽说是两个人的事,但是作为社会知名人物的两个人,他们的爱无法逃过世俗目光的审视。他们的“忘年之爱”,在台湾惹起了一场舆论风波,招致无数的切齿之声。 梁实秋的朋友劝他“悬崖勒马”,梁实秋的学生成立了“护师团”,反对两人的恋情。

两个人在舆论的攻击下,反而愈发握紧了彼此相牵的手。 1975年5月9日,相识半年后,梁实秋和韩菁清在台湾举行了一个小型却又特别的婚礼。梁实秋穿着韩菁清亲自为他挑选的玫瑰色西装,一条橘黄色花领带把脸色映衬得喜气洋洋,胸前的插着一束红色康乃馨,手上戴着韩菁清送他的定情戒指,站在大红喜字下面,亲口宣读结婚誓词――“谢谢各位的光临,谢谢各位对我和韩小姐婚姻的关心。

……我相信,我们的婚姻是会幸福、美满的。

” 爱情,得来不易。 很多人并不看好他们的婚姻,包括身边的朋友、亲人,他们却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当初的誓言。 婚后,他依然保留着以前的习惯,每天给她写一封情书。她改掉了婚前晚睡晚起的习惯,只要有时间,便尽量陪在他的身边。

她喜欢听他讲那些往事,述说那些沿途的风景,以弥补她未能参与他大半个人生的遗憾。 她用温柔细腻的情,温暖他那颗苍老孤寂的心,悉心照顾着他的饮食起居。为了给他提供更安稳的环境,趁他飞回美国与女儿小住的空当,五年间她竟搬家三次;她每晚下厨为他煲汤,搀扶着他散步;她不能生育,他们就在家养猫,当做是自己的孩子去呵护去爱。

他们一起走过了将近十三年,恩爱了十三年。

十三年不动声色的守候和惺惺相惜的深情,平息了曾经围绕在身边的所有流言。 在他们婚姻的第十个年头,他曾为她写下这样诚挚的话语:“十年来你对我的爱,对我的照顾,对我的宽容,对我的欣赏,对我所做的牺牲,我十分感激你。

” 岁月的洗礼下,他们的爱情并没有褪色。如果婚姻也有保质期的话,那么我想,他们这段婚姻的标签上写着“一辈子”。 1987年11月3日,梁实秋突发心脏病,病逝。她陪伴他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含泪送别。

终年,他八十四岁,她五十六岁。 他走后,她依旧每天给他写信,焚化在他的墓碑前。以后的日子里,她把全部精力用在整理他的遗作上,无数次往返于出版社、印刷厂 ,亲自选纸、看打样…… 他永远是她思想上的依恋,心灵深处的归宿……爱,超越生死,穿越时空。

他走后的第七年,她因病去世,终年六十三岁。在另一个世界,他们继续平淡地相守。 有人说,他们的爱惊世骇俗,多少让人侧目和惊悚。我想说的是,他们珍惜每一次动心,珍视每一次相逢,遇到爱,珍惜爱,在命运面前,捍卫爱的尊严。 无论何时何处,抓住近在身边的幸福。在有生之年,至少爱情来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