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崇德的书 许崇德:现行宪法的制定是民主立法的典范

2017-09-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我国现行宪法从1982年颁布实施至今已有30年.回首这30年,此部宪法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给百姓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为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现行宪法颁布实施30周年之际,<法制日报>记者采访了参与这部宪法制定工作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许崇德.许崇德已近84岁高龄,但他口齿清晰,思维敏捷,说到高兴处,笑声朗朗.耄耋之年的许崇德对现行宪法制定过程中的一些细节,至今仍记忆犹新.制定过程充分发扬民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

我国现行宪法从1982年颁布实施至今已有30年。回首这30年,此部宪法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给百姓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为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现行宪法颁布实施30周年之际,《法制日报》记者采访了参与这部宪法制定工作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许崇德。

许崇德已近84岁高龄,但他口齿清晰,思维敏捷,说到高兴处,笑声朗朗。耄耋之年的许崇德对现行宪法制定过程中的一些细节,至今仍记忆犹新。

制定过程充分发扬民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有的宪法已经不符合当时的社会实际,修改工作被提上了日程。1980年9月,五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接受党中央的建议,决定成立宪法修改委员会,主持宪法修改工作。”许崇德回忆说,叶剑英是宪法修改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宪法修改委员会还成立了秘书处,作为工作机构,当时他也受到邀请,参与宪法的修改工作。

“我是1980年9月报到的,参与这项工作前后共有27个月,一直到1982年宪法通过。当时宪法修改有一条重要的原则,就是发扬民主。参与修改宪法的工作人员除了在一起讨论,还会邀请各界人士召开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然后进行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把草案的初稿制定成形,再征求意见,从初稿到定稿,我粗略算了一下,有几十稿之多。”许崇德回忆。

许崇德说,草案初步形成后,宪法修改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并提出意见,秘书处则根据这些意见进行修改。如此反复,到1982年2月,草案才算初步定下来。之后是向全国公布,让全民讨论,这一讨论大概进行了4个月。

“公布草案,一方面是让群众讨论,征求他们的意见;同时也是让群众学习,知道宪法是什么,规定了什么,了解我国的基本制度。”许崇德说,在全民讨论期间,他受一些省市的邀请,作了一些辅导报告。

许崇德回忆,全民讨论结束后,秘书处收到几百万份意见。大家把这些意见整理出来,进行研究,看哪些可以吸收,然后再对宪法修改草案加以完善,之后再提交宪法修改委员会审议。这样几上几下,到1982年11月,草案才算最终形成。

1982年11月25日下午,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召开,宪法修改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彭真受叶剑英委托,代表宪法修改委员会向大会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的报告》。大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对草案进行反复审议,并提出修改建议,秘书处对代表的建议认真研究并对草案进行修改,直到大会主席团认为草案可以交付表决了,才于1982年12月4日提请大会表决,并最终获得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