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家欧阳修图片是怎样的

2017-05-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文学家欧阳修图片是怎样的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张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的图片,是苏州石刻像的拓本.欧阳修苏州石刻图可能因为是石刻像,所以对于刻画欧阳修肖像的时候,用的是

文学家欧阳修图片是怎样的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张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的图片,是苏州石刻像的拓本。

欧阳修苏州石刻图

可能因为是石刻像,所以对于刻画欧阳修肖像的时候,用的是极其简单的线条。但是尽管如此,还是可以看出石刻者高超的技术,他仅用了寥寥几笔,就把欧阳修的外貌和神态刻画得惟妙惟肖。画中的欧阳修头戴官帽,神态自然。石刻者又在他的脸部加了几笔,让欧阳修的脸部有了凹凸感,给人的感官更为立体和直接。可能作者是想刻画欧阳修中老年时期的面貌,所以脸部的线条表现出了他的皱纹。胡子被设计成为微微卷曲状,在平面的石刻上,显得更为生动,仿佛呼之欲出。

在图片的右上角,用文字写明了画像人物的身份。“宋参知政事太子少师谥文忠欧阳公修”十五个大字。“宋”标明了欧阳修生活的年代在宋朝。“参知政事”是一个官职名称,相当于副宰相的权力。“太子少师”也是一个官职名,是古时候负责对皇太子的教育引导的一种职务。这标明了欧阳修的双重身份,地位显赫。“谥文忠”指的是欧阳修的谥号叫文忠,是在欧阳修死后,皇帝赐予的。所以我们在前面提到,这块石刻画是在欧阳修去世以后刻成的。接下来就是欧阳修的名字了,其中“公”是古时候对别人的尊称。

从这幅欧阳修的图片上,我们还可以看到十六个小字“论道议事,追韩继陆,归田集古,学问淹博”。石刻者仅有短短的几个字,就把欧阳修的一生功绩全部概括了。前四个字,标明了欧阳修政治上的成就。追韩继陆,这里的韩指的是唐代的韩愈,陆指的是陆机。这两个人都是名噪一时的大文学家。后面两句,指的是欧阳修晚年编修《新唐书》的事情,赞扬他他学问渊博,博古通今。

大文豪欧阳修号什么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一生有两个号。早年的醉翁,以及晚号六一居士。

欧阳修雕像

关于欧阳修自号“醉翁”,相信大家都读过出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千古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文中“醉翁”便是指他自己。

当时写下《醉翁亭记》的欧阳修39岁,正值壮年。却为何以“翁”这个老气横秋的字来自号?因为,欧阳修政场失意,被贬为滁州太守。心中郁郁寡欢,滁州之地多山水。于是为了排忧解愁,性情豪爽的他经常会邀请宾客,娱情于山水之间,醉梦于杯中杜康。虽然看似潇洒,实则心中感喟自己蹉跎半世未建功业,徒增年岁而已。这种落寞之意,在《醉翁亭记》的最后一段,展现的淋漓尽致。这样的环境背景之下,欧阳修渐渐变得人未衰而心已老。“醉翁”之号便由此得来。

除了“醉翁”,晚年的欧阳修又号“六一居士”。出自《六一居士传》: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一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尔?”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六一居士的雅号,也就此而生。

“醉翁”之号看似豁达,实则抑郁的心境不同,“六一居士”则体现了晚年欧阳修心境豁达乐观,且学富五车。精神面貌也是不同于以往。

欧阳修作品诉衷情解读

诉衷情是一个词牌名,是唐代教坊的曲子,晚唐文学家温庭筠从屈原《离骚》中一句 “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的意境中创作了这个曲调。开始的时候是单调,后来演变成了双调。此后,很多著名的词人如韦庄、陆游、李清照、欧阳修等都用过此调创作词文。欧阳修用此调创作的词名叫《诉衷情•眉意》,那么这首词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什么涵义呢?

《诉衷情》

这是在一个冬天,“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早晨卷起帘幕,满地都是清霜,呼着热气来温暖小手,开始试着画梅花妆,“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缘起于离别的幽恨,所以把眉毛故意画成了山峰的模样。到了下片,“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歌女想起了往事,叹息着年华飞逝,更加感伤,“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最令人断肠的,就是想歌唱却不能微笑,想微笑却又愁怅。这是词句表面的意思,词人所要表达的,是歌女内心痛苦烦闷的怅惘心境。离愁别恨,跃然涌上心头。歌女整天要对着别人强颜欢笑,然而却没有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表面虽然在微笑,然而内心却是苦闷和悲凉的。全词从写景开始,然后写歌女的外貌,最后转为写个女的内心世界,短短几句,言简意赅,虽然只是简单地几句,却将歌女为生计而不得不卖笑的状态刻画地十分传神。

欧阳修善于用心去感受最底层贫苦百姓的悲欢离合,这首诉衷情也正是他表现出对艰难困苦人民的怜悯的心境,简单的语言却刻画出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封建专制,读了让人不禁感伤落泪,耐人寻味。

欧阳修楷书有怎样的风格

楷书,又称活体,笔画挺秀匀称,字形端正,通常运用于批注、公文写作等,是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但是相对于隶书更加趋于简化,横平竖直,是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欧阳修是一个十分擅长写楷书的人,欧阳修楷书令很多人赞叹。

欧阳修《普图序稿》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欧阳修一生仕途坎坷,先任翰林院学士,,神宗时,迁至兵部尚书,为太子师,其诗文、辞赋均为一时之冠。一生桃李无数,苏轼父子及曾巩、王安石都是出自他的门下。欧阳修除过诗文绝顶以外,还写的一手好书法。欧阳修尤其擅长楷书,苏东坡曾评价他的字“神采秀发,膏润无穷”,这两个词语不仅明白的指出了欧阳锋的书法风格,也同时赞誉了他的风范,就是所谓的“书如其人”。看上边这幅书法,全作用笔谨慎,点画之间,斟酌万千,一丝不苟,反映出欧阳修重视法度的性格。

楷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最为流行的一种书法,在楷书之前,我国书法已经有了大篆、小篆和隶书三种书体。在秦朝时,李斯统一了文字和度量衡,统一的文字就是小篆了,后来李斯又发现了另外一种字体,隶书,渐渐地成为官方文字通行。隶书的产生的汉字的一次大革命,标志着汉字书法艺术已经走向成熟,并且为楷书书法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欧阳修楷书清秀俊朗,结构匀称、协调,静中有动,活灵活现,其墨宝也是为后人收藏。

欧阳修青玉案表达什么情感

欧阳修一生著述无数,成绩斐然,写诗写词、创作散文,有很多传世的作品。尤其是他的散文《醉翁亭记》和词作《蝶恋花》,更是让世人津津乐道,传诵已久。他的有些文章是议论政事,有些事写景寓情,有些是慨叹仕途失意,有些是写思乡情怀。古时候,但凡在外游历或者步入仕途的人,很多都会写一些表达思乡之情的文章或诗作,以此来寄予他们无限的思想情怀。《青玉案》就是欧阳修写的一首关于思家怀乡的词作。

青玉案

欧阳修的《青玉案》分为上下两片。上片写的是内容是,一年的春景并不多,如今已经过了三分之二,满园春色,花红柳绿,让人看着心里欢喜,和煦的春风吹拂着帘幕,但是庭院里的人却黯然憔悴,满目伤怀。到了下片,诺大的长安城,人们买花买酒,但是这些又怎么比得了家乡山上的百花争艳景色。不怪春风吹得我流泪,只是梦里情景终究是虚幻的,思乡之情难以表达言说,只有回到了家乡才是真切的。词作者本来是在院里欣赏春景,然而却触景生情,常年漂泊在外,此时正是回家的好时候,只有家人团圆才能排逐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全词短短几句,字意浅显易懂,便于理解,但是词人所表达的情怀和言外之意却是很深厚的。如此绝美的春景虽然不如家乡山上的景色秀丽美艳,但是却可以让人赏心悦目,还是可以欣赏的,只怪词人内心充斥着无限的思乡情怀,所以显得十分憔悴。寓情于景,十分感人。表现出词人已经厌倦了仕途和漂泊的生活、只想要回家归隐田园的急切之情。

长期的漂泊流浪和仕途生涯已经让异乡人十分厌倦,只有家才是最温馨、最安全的港湾,无论什么时候,家都是最理想的归宿。

诗人欧阳修性格分析

大凡诗人都非常的有个性,欧阳修也不例外。发生在欧阳修身上的故事很多,足足可以写厚厚的一本书,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欧阳修性格。

欧阳修的石像

欧阳修性格受他父母的影响很大,欧阳修性格的形成主要是她母亲言传身教的原因。他的母亲是大家闺秀,识字懂礼节。他和母亲从小寄居在叔父家里,知道叔父家里拮据,他母亲就通过自己的努力养活自己和儿子,并教育欧阳修一定要有志气,千万不能看不起自己,要学会苦中作乐。他的母亲还教育他以后做官一定要学他父亲,清正廉洁且要宽大处理。

他三次被贬,但都不以为然,反而能在逆境中陶冶情操。他很孝顺,怕母亲一时受不了自己被贬而过艰难的日子。他的母亲说:我已经习惯过苦日子,只要你觉得没什么,我更觉得没什么。他第一次被贬夷陵,这个地方更似蛮荒之地,条件极差不说,冤假错案不少且包括师爷在内都没什么文化。他积极改善夷陵的不良现象,提高官吏的文化水平,减少冤假错案,受到百姓的称赞。第二次贬官到经济较好的地方,不与富商与其他官员来往,反而开发旅游,有空饮酒作诗自得其乐。第三次被贬已是晚年,没过几年就去世了。

欧阳修的品德很高尚,离不开他有一位贤德的母亲。他做官敢于谏言,离不开他母亲的熏陶。他做官宽大处理,离不开他有一个清廉的父亲。他耿直敢得罪权贵,所以才三次被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