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冠中一席 听柳冠中谈设计的本质:设计是一种方式

2017-07-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教授.博士导师,系统设计工作室总设计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理事长.兼学术委员会和交流委员会主任,香港理工大学名誉教授,ICADA 中国地区专家委员会委员,政府津贴学者.获国内外设计大奖无数.孟繁玮(<美术观察>[热点述评]栏目主持,以下简称孟):近些年<美术观察>每年都会拿出一两期的力量来进行设计领域的思考,比如以前策划的"设计与民生"选题.今年第10期[热点述评]栏目策划了一个选题:"忽略中国问题的'中国设计'",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教授、博士导师,系统设计工作室总设计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理事长、兼学术委员会和交流委员会主任,香港理工大学名誉教授,ICADA 中国地区专家委员会委员,政府津贴学者。获国内外设计大奖无数。

孟繁玮(《美术观察》【热点述评】栏目主持,以下简称孟):近些年《美术观察》每年都会拿出一两期的力量来进行设计领域的思考,比如以前策划的“设计与民生”选题。今年第10期【热点述评】栏目策划了一个选题:“忽略中国问题的‘中国设计’”,可以说是对以往设计类选题的一个深化。

目前我们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社会层面,设计理念以及设计产品没有照顾到更大量的、广泛的低端人群的实际需求;另一个是文化层面,这更多地体现在设计教育中。对此您怎么看。

柳冠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导,以下简称柳):你的问题都提的很好,你们刊物的思考是非常好的。现在很多问题还停留在表面,比如说我们是制造大国,其实根本称不上是制造大国,而是个加工大国,有“造”没“制”,“制”是引进外国的。

从设计的队伍到设计的战略,都有问题。整个时代都是图快,图表面,而大家还沉浸在里边,觉得挺好,挺满足。中国的工业从开始就有缺陷,它没有从自己的土壤中生长,而是引进的。 孟:您在德国留学访问了一段时间,从您切身的感受来说,在德国做设计和在中国有哪些不太一样的地方,德国的设计理念、设计实践,具体到加工、生产过程这些方面和我们有哪些不同?

柳:我想举德国的设计教育的例子。德国大学的课有系列讲座、人际学、心理学、市场学、材料学,包括设计色彩都是在下午,而真正上主课就是一个题目。比如第一个学期,说起来咱们都不信,一个学期就一个课题——每个人设计一个鸡蛋盅(像个白酒杯一样),一个学期十六周就做这一个课题,中国学生可能一个礼拜就完成了,他们要做一个学期呀。

我们中国学生就不知道怎么做,就像写论文一样,不知道怎么破题,马上就能做出来,根本不思考。

其实这个小东西能引导学生去思考,把它的“五脏六腑”都揭示出来,就是把里面的规律显示出了,这个能力是抽象思维能力,中国学生不会,马上就想象效果,马上就做表面造型装饰了,太过急于求成。所以最后就会发现很惊奇,最后答辩的时候,每个人都是摆了半个桌子的十几个鸡蛋盅:塑料的鸡蛋盅、金属冲压的鸡蛋盅、铸造的鸡蛋盅、木制的鸡蛋盅、玻璃的鸡蛋盅、纸叠的鸡蛋盅等等都做出来了。

所以这个小课题能吧学生的能力扩展到材料知识、工艺知识、构造知识,德国大学是教学生扩展知识的能力,而不是教知识,西方的所有设计学院都是这么做的。

那么,第二个学期做什么呢?做一把小刀,就是折刀,这个东西也是一种材料的训练。一个刀刃、一个刀把儿,两种材料的组合。

要么是金属,要么是塑料,要么是木头的,或者是折,或者是翻,学生又是十六周做出来,摆在那里,一桌子的刀。第三个学期做什么呢?一个手电钻,内容逐渐地复杂,所以四个学年、七个学期做下来,七种东西,逐渐引导学生,扩展学生与社会的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