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康的秘密 吴文康:守望缂丝的千年之美

2018-04-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记者   陶瑾2013年5月,在香港理工大学举办的"吴文康缂丝设计与生产工艺展",展出半月有近万人前去欣赏其精湛的缂丝技艺.吴文康带去的100多件作品都是他近年来在全国各艺术展争金夺银的缂丝精品,他和夫人还现场展示缂丝织绣过程,让参观者零距离感受缂丝的惟妙惟肖.曾经有着"一寸缂丝一寸金"."织中之圣"美誉的缂丝,如今却面临着后继乏人.其价值"藏在深闺待人识".这是吴文康心中的一个遗憾,为此这么多年来他一直默默坚守着缂丝艺术的传

记者   陶瑾2013年5月,在香港理工大学举办的“吴文康缂丝设计与生产工艺展”,展出半月有近万人前去欣赏其精湛的缂丝技艺。吴文康带去的100多件作品都是他近年来在全国各艺术展争金夺银的缂丝精品,他和夫人还现场展示缂丝织绣过程,让参观者零距离感受缂丝的惟妙惟肖。

曾经有着“一寸缂丝一寸金”、“织中之圣”美誉的缂丝,如今却面临着后继乏人、其价值“藏在深闺待人识”。这是吴文康心中的一个遗憾,为此这么多年来他一直默默坚守着缂丝艺术的传承和推广,延续着经纬之间的千年奢华。

大男人爱上“织绣”缂丝是中国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有文人赞誉它为“雕刻了的丝绸”。宋元至清,缂丝织品一直是皇家御用织物之一,帝王的龙袍,皇室贵族的衣饰,大厅、卧室、书房的屏风图案等,均是缂丝织绣的。

历代存留至今的丝绸艺术品中,属缂丝保存的最为完好。明代起,缂丝技艺在苏州城及周边的蠡口、陆慕、黄桥、光福、东渚一带广为流传。

2006年,苏州缂丝织造技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东渚传统工艺的“领军人物”之一,今年五十出头的缂丝大师吴文康从事缂丝艺术的学习、研究、创作已经有30多年。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2013年,获得“中国缂丝工艺大师”称号。

吴文康是东渚人,自幼受缂丝工艺熏陶,中学毕业后便拜师学艺。1986年进入蠡口缂丝厂,开始学习缂丝技艺。两年后,他就在东渚镇创办了苏州西部民间缂丝织绣厂。

吴文康既当厂长又当师傅,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缂丝技艺人才。一个大男人为何会爱上“织绣”?“小时候看得多,自然就喜欢上了这门手艺。”在与吴文康的交谈中,记者感受到了他对缂丝艺术打心底里的喜爱。

据他回忆,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期间是苏州缂丝业的鼎盛时期,苏州地区的从业者多达8万余人。当时日本商家大批量地向中国订购和服腰带,使得缂丝从业者的队伍迅速壮大,然而好景不长,1993年日本金融危机的影响,缂丝从业人员纷纷转行,工厂陆续倒闭。

后来苏州地区就剩下了吴文康这一家缂丝织绣厂。2008年,吴文康受邀为参加世博会的元首夫人们“定制”旗袍。“由于60套面料款款不同,并要实现水墨画效果,对我来说是一次挑战。

”最终,吴文康按规定时间完成订单,交到客户手中时,大家都为眼前的缂丝精品所震撼。据吴文康介绍,缂丝采用通经断纬的织法,织时先架好经线,按照底稿在上面描出图画或文字的轮廓,再对照底稿色彩,用小梭子印着各种颜色的纬线,断断续续地织出图案或文字。

“这看似简单的动作背后,其实有着繁杂的技艺。缂丝机无法用现代机器代替,因此厂里的木质缂丝机全部按照宋代缂丝机制作。”为缂丝倾注毕生心力1990年吴文康奔赴河南,在当地开了一家缂丝织造厂。

为了招收学徒,他东奔西跑,甚至翻山越岭。一个人辅导二、三十个学徒,亲自抓配色、设计稿样等关键步骤,织造过程中悉心指导、把关,两个月一下瘦了30多斤。

最终于2008年关掉河南缂丝厂,回到苏州。他在镇湖绣品街开出了“文康苑?缂丝艺术馆”,展厅内,大大小小的缂丝作品,包括缂丝双面屏风、名家书画、旗袍等,有单面、双面和异色。鲜明的色彩,流畅的线条,高雅秀逸,栩栩如生,吴文康精湛的技艺叫人惊叹。

现在,北京、上海、大连等城市开出了17家他的缂丝代销点。近年来,吴文康采用缂丝传统工艺,研发和推广了140余种织物结构,申报了10多项专利,破译了许多失传的古代织物组织结构。

“慢工出细活,日久见精品”。至今,吴文康已创作了大量缂丝精品,并荣获各大艺术类奖项。《百子图》获“2009‘天工艺苑?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虢国夫人游春图》获“2012第七届中国(长春)民间艺术博览会民间艺术品金奖”这些年,吴文康带着自己的缂丝作品跑遍了大大小小的展会。

“眼下,缂丝市场依旧‘小众’,同样大小的缂丝和刺绣相比,价格要高出好几倍。应该让更多人认识它的价值。

”吴文康感慨道。一个人的自觉坚守远不够当下,中国缂丝业已经到了青黄不接、技艺濒临失传的困境,很少有人耐得住寂寞去潜心研究缂丝。吴文康却依然坚守着这块阵地,很想把这门手艺延续传承下去。吴文康说,这门技艺上手并不难,但要学好学精就难了,现在的年轻人根本吃不了这个苦。

目前苏州缂丝从业者仅数百人,技艺精湛者不超过10人。“厂里37名师傅,年纪最轻的也要40几岁。”吴文康一直试图招收年轻学徒,还开出了不错的条件,但依然留不住人。

“我之所以不懈地坚守,我觉得这是我的责任和使命。”从吴文康的话语中,记者听到了一种文化自觉。他的这份坚守的精神也让越来越多人为之钦佩和认可。2011年,台湾一所大学的教授专程赶到苏州跟吴文康学习缂丝技艺,教授说回到台湾会把这门手艺传授下去。

这让吴文康既欣喜又感动,他利用两个月时间亲授技艺。不过,单靠一个人或少数人的自觉,是远远不够的。保护吴地文化,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支持和鼓励,需要有更多人加入到保护、传承缂丝艺术的行动中来。我想,这也正是在坚守之路上吴文康最想发出的心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