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熊廷弼、孙承宗

2017-06-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袁崇焕,是明朝末年著名的大将,广州人,和孙中山籍贯一样.是进士,且懂军事的文人.原来,在明朝不重视武将,只重视文官,因为怕武将实力大了篡夺皇位.军队的领导权让文官掌握,幸运的是文官里也有懂军事的,像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等.崇贞年间,满清在努尔哈赤治理下,日渐强大,不断侵掠大明的北方,袁崇焕被任命为辽宁巡抚,(东北军区司令员)满清的辫子兵厉害得很,明军都闻风丧胆,而袁崇焕誓死抵抗,在宁远,一场悲壮.惊天动地的防守战中,射伤了努尔哈赤,打了胜仗也打破了辫子兵不败的神话.但袁崇焕深知,明军的越野战斗

袁崇焕,是明朝末年著名的大将,广州人,和孙中山籍贯一样。是进士,且懂军事的文人。原来,在明朝不重视武将,只重视文官,因为怕武将实力大了篡夺皇位。军队的领导权让文官掌握,幸运的是文官里也有懂军事的,像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等。崇贞年间,满清在努尔哈赤治理下,日渐强大,不断侵掠大明的北方,袁崇焕被任命为辽宁巡抚,(东北军区司令员)满清的辫子兵厉害得很,明军都闻风丧胆,而袁崇焕誓死抵抗,在宁远,一场悲壮、惊天动地的防守战中,射伤了努尔哈赤,打了胜仗也打破了辫子兵不败的神话。但袁崇焕深知,明军的越野战斗能力不行,只能深沟高垒,防守,清军怕的就是这一手。袁崇焕善战善守,他守为正着,战为奇着,和为旁着,然清太宗(皇太极)确系能手,他知道,袁崇焕与他不相上下,有袁崇焕他就打不败明朝,就用离间计。崇祯朱由检--明毅宗公平来说是比较勤勉的,其人很节俭,一心想重整大明王朝。但是他的前几任皇帝昏庸,不理朝政,重用阉竖,造成的明朝大厦将倾,体制腐败,他一个人也是独木难支 ,加之多疑,又错误的信任了大奸臣魏忠贤,中了离间计,认为袁崇焕通敌,把袁崇焕磷死,这位像岳飞一样精忠报国,为国家浴血奋战的杰出将领就惨死在了崇祯刀下。崇祯自毁长城,是明朝的悲哀,是清军的福运。明朝的灭亡是不可避免的了。

熊廷弼,也是明末的大将,武汉人,字飞百,守辽三年,鸡犬不惊,神宗、光宗相继晏驾,熹宗重用魏忠贤,魏忠贤搅乱朝纲,暗中妒嫉熊廷弼,派人去辽中阅兵,分明是去索要,偏熊廷弼抗傲性成,不但没送,拟且不甚礼貌,于是魏忠贤勾结狐群狗党诬劾(音和)熊廷弼,熊廷弼闻知后辞官,朝廷又换了一个袁应太,进士出身,为人精敏,但不是用兵能手。熊廷弼严,他却宽,适值蒙古大饥,应太抚慰,小不忍,则乱大谋,妇人之仁,安可为将,努尔哈赤发兵攻沈阳,沈阳有蒙古内奸,杀死守将贺世贤,应太这才搜查,把奸细正法,在战斗打响后,由于应太宽,军队不听话,杀几个也管不了。他的总兵无谋,像梁仲善,见了敌人就愣冲,被杀,兵也丧失三分之一,袁应太上吊死,张拴也上吊,张拴被清太祖救活,劝降,张拴坚决不降,太祖为了表彰他这种精神,放了他,张拴会后西向辞父母自杀,太祖好好的安葬了他。败讯传到明廷,大臣们又想起了熊廷弼,熹宗也后悔了,又召廷弼,明廷又第二次不听熊廷弼的话,提了个王化贞,王手握重兵,主张反攻,不主张固守,明廷又不重用熊廷弼,基本上没有多少兵。化贞大败,王化贞视孙得功为心腹,孙得功却想要王化贞的脑袋,想叛国当大官,没害成,孙得功投降,王化贞被熊廷弼救了,熊廷弼急令焚毁辎重(音资)护着十万人民入关,明廷不问青红皂白,把熊廷弼、王化贞下了大狱,魏忠贤袒护王化贞,把打败的原因嫁祸熊廷弼,熊廷弼被杀。又换了孙承宗。

孙承宗,也是个能干的人,于辽远附近筑堡修城,练兵十一万,造铠杖竖百万,开屯田五十顷,兵精粮足,壁垒森严,他在辽坐镇四年,关内外固若包桑,不失一草一木。偏魏忠贤妒功忌能,他起初想联络孙承宗,作为他的势力,还送了不少东西。承宗都还了他,不是一类人,反而弹劾魏,魏怎肯干休,先进谗言,杀熊廷弼,传首九边,再哭着让皇帝杀孙承宗,说他有权力,又异图,自此皇帝有疏远了承宗,天启五年,因总兵官马世龙进攻柳河失败,孙承宗被魏忠贤党排挤去职。崇祯二年(1629),后金汗皇太极进逼北京,他再次被任命为原官兼兵部尚书守通州(今北京通县),后移镇山海关,指挥各地援军将清军赶出关外,以功累加太傅、太保。四年,又因总兵官吴襄、宋伟援大凌河失败而罢职归里十一年,清军深入内地,进攻高阳,孙承宗率家人守城御敌,城破被俘,不屈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