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袁崇焕传》 明史·袁崇焕传|附译文翻译|文言文阅读题

2019-05-2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袁崇焕,字元素,东莞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官邵武知县.为人正气凛然有胆略,喜欢谈论军事.遇到老兵和退伍的士卒,就与他们谈论边塞上的事,通晓那里要塞的情形,以有处理边防事务的才能自许.<明史袁崇焕传> 明史·袁崇焕传|附译文翻译|文言文阅读题天启二年正月,御史侯恂请求破格任用他,于是提升为兵部职方主事.没有多久,广宁的军队溃败,朝廷商议扼守山海关,崇焕就单骑出朝巡视关内外.部中失去袁主事,很惊讶,家中人也不知他到什麽地方去了.不久,回到朝廷,详细陈说关上的形势.说:"给我军马钱粮,我

袁崇焕,字元素,东莞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官邵武知县。为人正气凛然有胆略,喜欢谈论军事。遇到老兵和退伍的士卒,就与他们谈论边塞上的事,通晓那里要塞的情形,以有处理边防事务的才能自许。

《明史袁崇焕传》 明史·袁崇焕传|附译文翻译|文言文阅读题

天启二年正月,御史侯恂请求破格任用他,于是提升为兵部职方主事。没有多久,广宁的军队溃败,朝廷商议扼守山海关,崇焕就单骑出朝巡视关内外。部中失去袁主事,很惊讶,家中人也不知他到什麽地方去了。不久,回到朝廷,详细陈说关上的形势。说:“给我军马钱粮,我一个人就足以守住这个地方。”朝廷官员更加称赞他的才能,就越级提升为佥事,监督关内外的军队,调发官库金钱二十万,让他招募士兵。

《明史袁崇焕传》 明史·袁崇焕传|附译文翻译|文言文阅读题

十三山有难民十余万,长久遭围困不能出。大学士孙承宗巡视边防,崇焕请求:“带领五千人驻扎宁远,以此壮大十三山的声势,另外派骁勇的将领去援救。宁远离山二百里,方便就进兵占据锦州,否则就退守宁远,为什么不把十万人放在心上。

《明史袁崇焕传》 明史·袁崇焕传|附译文翻译|文言文阅读题

”承宗与总督王象乾商议。象乾认为关上的军队正丧失士气,建议调动插汉部保护关口的三千人前往。承宗认为是对的,告诉在晋。在晋竟然不能援救,众人于是被消灭,逃脱归的仅六千人而已。等到承宗驳回修筑城墙的建议,召集将吏商量驻守的地方。

阎鸣泰主张守觉华,崇焕主张守宁远,在晋及张应吾、邢慎言持反对的意见,承宗最终主张采用崇焕的建议。不久,承宗镇守关门,更加倚重崇焕。崇焕对内安抚军民,对外整顿边防守备,功绩卓著。崇焕曾查核到虚报名额的队伍,立刻斩杀一个校官。承宗发怒说:“监军可以擅自杀人吗?”崇焕叩头认罪,他敢于执法就像这样。

崇焕起初议和,朝中不知道,等到上奏报告,皇上下优旨表示准许,后认为不是办法,频频降旨劝阻禁止。崇焕想藉议和兴复原来的疆域,坚持更为有力。而朝鲜及文龙遭大清兵进攻,谏议官因此说是和议所招致的。

文龙既已死去,才过了三个月,我大清兵数十万人分路进入龙井关、大安口,而崇焕刚听到变故就奔赴千里救援,自认为有功无罪。然而京城的人突然遭到敌人进攻,埋怨诽谤纷纭而起,说崇焕纵容敌人拥兵自重。朝中人士因为以前崇焕提过通和的建议,诬蔑他勾引敌人胁迫议和,将在敌军临城时签订盟约。

皇上听到很多,不能没有疑惑。适逢我大清设离间计,说与崇焕秘密订有条约,让被抓获的宦官知道,暗地放他逃走。那个人奔回告诉皇上,皇上毫不怀疑地相信了。

十二月初一再次召对,于是捆绑起关入大牢。司法部门判崇焕图谋叛逆。三年八月就在闹市把崇焕凌迟处死。兄弟妻儿流放三千里,抄没他的家产。崇焕没有儿子,家里也没有多余的财产,天下人都为他感到冤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