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文龙袁可立 袁崇焕该不该杀毛文龙?

2017-08-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后金素来"恶文龙蹑于后",对其产生牵制作用,此次出八万重兵是志在必得的表现,反映了皇太极要彻底拔除东江镇毛文龙这个威胁的决心.后金主力尽出导

后金素来“恶文龙蹑于后”,对其产生牵制作用,此次出八万重兵是志在必得的表现,反映了皇太极要彻底拔除东江镇毛文龙这个威胁的决心。后金主力尽出导致后方空虚,《太宗实录》和《东华录》中的都记录了后金沈阳一线兵力薄弱的情况,但当后金进攻朝鲜和毛文龙之时,袁崇焕为了加紧修筑锦州城不愿意出兵策应,朝廷两次催促他才敷衍了事没有形成策应。

《明史》记载:“(袁)遣左辅、赵率教、朱梅等九将将精卒九千先后逼三岔河,为牵制之势,而朝鲜已为大清所服,诸将乃还。

”这里的“三岔河”在孙承宗分析宁远防卫时出现过:“……当宁远冲,与觉华相犄角。敌窥城,令岛上卒旁出三岔,断浮桥,绕其后而横击之。”可见这“三岔河”有多么接近宁远实在一目了然。

袁崇焕的九千人才走到三岔河就听说“朝鲜已为大清所服”,而那时候没有电报,一路都是马步舟船递送消息,所以消息在时间上必然滞后许多,朝鲜妥协应该还在更早的时候。 阿敏是正月出师,四月初回师渡鸭绿江,十七日才回到沈阳的,其中时间之长远非有人以讹传讹的所谓朝鲜才顶了半个月就不行了,这种说法实在是荒唐,而袁大人在这么漫长的时间里才派人走到三岔河,其中还经历了朝廷两次催促和他自己的一.

..后金素来“恶文龙蹑于后”,对其产生牵制作用,此次出八万重兵是志在必得的表现,反映了皇太极要彻底拔除东江镇毛文龙这个威胁的决心。

后金主力尽出导致后方空虚,《太宗实录》和《东华录》中的都记录了后金沈阳一线兵力薄弱的情况,但当后金进攻朝鲜和毛文龙之时,袁崇焕为了加紧修筑锦州城不愿意出兵策应,朝廷两次催促他才敷衍了事没有形成策应。

《明史》记载:“(袁)遣左辅、赵率教、朱梅等九将将精卒九千先后逼三岔河,为牵制之势,而朝鲜已为大清所服,诸将乃还。

”这里的“三岔河”在孙承宗分析宁远防卫时出现过:“……当宁远冲,与觉华相犄角。敌窥城,令岛上卒旁出三岔,断浮桥,绕其后而横击之。”可见这“三岔河”有多么接近宁远实在一目了然。

袁崇焕的九千人才走到三岔河就听说“朝鲜已为大清所服”,而那时候没有电报,一路都是马步舟船递送消息,所以消息在时间上必然滞后许多,朝鲜妥协应该还在更早的时候。 阿敏是正月出师,四月初回师渡鸭绿江,十七日才回到沈阳的,其中时间之长远非有人以讹传讹的所谓朝鲜才顶了半个月就不行了,这种说法实在是荒唐,而袁大人在这么漫长的时间里才派人走到三岔河,其中还经历了朝廷两次催促和他自己的一次抗辩,可见袁大人为了修筑锦州城,完全采取了牺牲朝鲜和东江镇的策略。

关宁军才走到三岔河就得到朝鲜妥协的消息返回,只能说明袁崇焕出兵之晚,而所谓“为牵制之势”完全是敷衍了事。在袁大人看来:“倘城不完而敌至,势必撤还,是弃垂成功也。

故乘敌有事江东,姑以和之说缓之。敌知,则三城已完,战守又在关门四百里外,金汤益固矣。”但可悲的事实是,皇太极在朝鲜取得了进展以后,在义州、辽南等地部署重兵防备毛文龙后立刻亲率大军来击锦州,其中不过两三个月时间。

许多人都认为皇太极没有攻下锦州、宁远,袁崇焕取得了“宁锦大捷”,其实不尽然。皇太极虽然没有攻下“宁、锦”但却捣毁了周边的城池,把锦州、宁远打成了残废。后金军先轻取明军修筑未完的大凌河、右屯卫两城,在攻宁远之时候又占领了塔山等地,撤退之时一并毁之。

袁崇焕虽然守住了“宁、锦”,但他用“议和”拖延时间争取修筑的城池几乎都报废了,且还牺牲朝鲜和东江镇。袁崇焕所谓“敌知,则三城已完,战守又在关门四百里外,金汤益固矣”化为了泡影;袁崇焕所谓:“倘城不完而敌至,势必撤还,是弃垂成功也”倒是成为了现实,而“故乘敌有事江东,姑以和之说缓之”成为了一大败笔,皇太极根本没有议和的诚意,反倒是先把袁大人的兵给“缓了”,攻打东江、朝鲜后马上就来袭击锦州、宁远。

袁崇焕牺牲了东江镇和朝鲜也没有换来城池修筑的完成。其实,此刻袁崇焕手里剩下的是残破的锦州和宁远,甚至还不及孙承宗时期,那时候毕竟宁远还完好,锦州只是进驻而已。

此刻,回想起孙承宗的谨慎是否感觉并不是没有道理?袁大人这位“奇男子伟丈夫”,放弃了盟友和友军,最后却竹篮打水一场空,实在是悲哀。不过,更应该让袁大人脸红的还是东江镇毛帅的作为。 天启七年(1627年)正月阿敏以八万之众侵略朝鲜,史称“丁卯之役”。

阿敏兵分两路,一路由济尔哈朗率军五万攻铁山,自带三万余骑兵攻义州,两地被同时攻克,东江镇当时在铁山仅有屯田军一万,多是老弱和家属,后金重兵围攻之下很快失陷,东江镇屯田军伤亡惨重,毛文龙家属三百七十余口被屠杀。

此时毛文龙的主力尚在皮岛,虽然铁山失陷但损失不大,毛文龙不顾后金的重兵压境、精锐尽出,军力明显超过自己许多而毅然反攻,先集中兵力在各地搜杀后金军,又出击辽东半岛取得了瓶山大捷,一度收复铁山、昌城,后又在鸭绿江实施水陆并进截杀返回沈阳的阿敏主力取得一些胜利。

《明史纪事本末遗补》卷4“毛帅东江”里有记载,曰:“五战而五胜,……皆令人舌咋心惊,色飞神动”。

但由于军力悬殊,毛文龙虽取得的局部胜利终究不能阻止后金劫掠朝鲜。随着战事的推延,后金主力攻陷平壤,挺进到黄州,逼近汉城,朝鲜在苦战数月后支撑不了而求和并达成“兄弟之盟”驱逐毛文龙。

毛文龙失去了在朝鲜的屯田和军械物资供应,招收辽民也出现了暂时的困难,和阿敏几番大战以后主力也有所消耗,前方损失不大,大后方几乎全部丢失了,在缺乏粮草、军械、马匹、物资又被后金重兵防范的情况下,当两个多月后宁远、锦州遭到后金军攻击时,毛文龙毅然出击攻打辽阳策应袁大人,迫使皇太极不得不从宁锦前线撤退,为此袁大人为毛帅表功:“孰知毛文龙径袭辽阳,旋兵相应,使非毛帅捣虚,锦宁又受敌矣!

毛帅虽被创兵折,然数年牵制之功,此为最烈!

” (《三朝辽事实录》卷十八,天启七年八月,辽东巡抚袁崇焕奏言;《两朝从信录》卷三十一,天启七年八月,辽东巡抚袁崇焕上言。) 至此,毛帅和袁大人在“宁锦大战”、“丁卯之役”中的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丁卯之役”中毛帅奋力反击阿敏,并在铁山、瓶山、昌城、鸭绿江等地取得“五战而五胜”,而中袁大人却在宁、锦“观望养敌”、“消极策应”、“敷衍了事”,导致盟友朝鲜向后金妥协而驱逐毛帅。

在两个多月以后的“宁锦大战”中毛帅不顾东江镇已经十分艰危,毅然出击策应袁大人,连自己都挂彩了。“宁锦大捷”中袁大人自己提出的“三城已完,战守又在关门四百里外,金汤益固矣”化为了泡影但却“胜”了,而毛帅“丁卯之役”中的“五战而五胜”却在以后被袁大人加上了:“铁山之败,丧军无算,掩败为功,十一当斩;” 、“开镇八年,不能复寸土,观望养敌,十二当斩!

”等罪名……这也真可谓一奇观了。 熊廷弼最为著名的谋略就是“三方布置策” 这个方略的核心是固守广宁,由天津、登、莱方向从海路出击在辽南给予后金袭扰,战时可让后金首尾不能相顾,守时可多个方向威胁后金达到钳制其行动的目的。

后来熊廷弼又提出要争取朝鲜策应,要派人在义州调度协调,收留辽东不愿意受后金压迫的流民编练成军,作为和登、莱方向的组成部分,扩大了对后金实行战略包围。

实际上后来毛文龙开创东江镇,与后金大战辽南、抄袭辽阳、偷袭辉发、赫图阿拉、策反辽南边民和官吏,驻军皮岛并接受朝鲜的粮饷物资支持,接收辽东流民在朝鲜屯田,已经实现了“三方布置策”里“争取朝鲜策应”的设想,天津、登、莱从海上配合也不成问题,只是广宁给王化贞丢了。

虽然明朝失去了广宁,但却引来了蒙古林丹汗,在熊廷弼指挥撤退中断后的不是王化贞,而是蒙古军队。

明朝通过外交手段让蒙古和后金开始对立,这样蒙古代替广宁的明军对后金形成牵制,力量不是减弱而是增强了。熊廷弼的“三方布置策”此时变成了“四方布置策”——蒙古代替广宁方向的明军队牵制后金;山海关的明朝主力依然存在且关门稳如泰山并封锁关内粮食运入后金的通道;天津、登、莱方向从海路援助毛文龙的东江镇,在辽南给予后金袭扰;朝鲜也参与到对后金的军事和经济封锁之中,后金获得粮食的最后一道门被关死了。

后金虽然获得了城池,但怎么说也就在辽东,大旱和严寒是躲不过去的,坐吃山空会饿死,出来劫掠面对的则是赤地千里和四面受敌。熊廷弼看似“溃败”的战略撤退其实是要逼迫后金入死地。

熊廷弼如此的安排,既没有开销巨额的军费到辽东、辽西去驻军,也不用去修筑什么城池,还成功的阻止了后金掳掠辽民,而辽民在关内屯田不仅减轻了朝廷运送粮食接济辽民的费用,还可以让朝廷增加一点税收,比每年空耗几百万两银子强多了,而代替广宁方向明军的是蒙古林丹汗的军队战力有增无减,在朝鲜的东江镇还是朝鲜负担费用,让不堪重负的朝廷财政不再在辽事上有过多的负担。

熊廷弼此谋略可谓功在社稷、造福黎民,上对得起朝廷,下对得起军民,只是太对不起自己了,因为“丧师失地”的罪名死于党争迫害,冤死狱中,传首九边…… 其实,熊大人的这番布局还隐隐透着凶悍凌厉的杀机,若是后金真的犯傻来冲击山海关关门,势必精锐尽出,明朝在此地和后金决战,各方兵力聚集,且依托山海关雄关天险,够后金啃半年也说不定。

且不说后金补给线延长,粮草接济必然困难,本来就是出来抢粮食的,结果变成了耗粮食,这首先就事与愿违了,时间稍微一长,对峙后两厢消耗起来后金就凄惨了……而最要命的则是隐藏在从沈阳到山海关路上的杀机。

沈阳到山海关沿途千里迢迢,有大凌河、小凌河、辽河阻断,若是封冻时节还好,但开春以后冰雪融化了,在相持阶段期间,明朝完全可以出动水师,封锁大凌河、小凌河断其粮道,同时水陆并进沿辽河北上抄袭沈阳。

明朝的水师非常强大,那时候别说是亚洲,就是世界上也是难逢敌手的。北上抄袭沈阳部队的粮草可以让舟师运送,明朝再不济漕运海运能力还是非常强大的。

有辽河作为屏障沿途“凭舟船,用大炮”那还不简单吗?水陆并进的明军若遇上后金军,完全可以在河边布置一个阵地,步军战阵弧形排开且两头抱河,然后由水师炮船沿河一字排开,用炮火保护这个阵地,配合步军用火炮攻击后金军……对古代兵法战阵有了解的应该立刻认得出这个战阵,更应该知晓它的威力和对付北方游少数民族铁骑的功效,这就是宋代文豪辛弃疾以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样豪迈的词句赞扬过的一位统帅发明的战阵,这位统帅就是曾以诸兵军协同作战击败北魏精锐铁骑的刘裕,这个战阵就是鼎鼎大名的“却月阵”,经过击败北魏精骑一战“却月阵”威名大振,常为后人所津津乐道,以至一谈及如何“以步制骑”,必言“却月阵”,在这里只不过是将弓弩换成了火炮,威力倍增而已。

<b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