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二奶称呼真文艺,为何被称为扬州瘦马?

2019-05-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大家都知道,现代社会把插足夫妻的称为小三.外室或者"二奶",这是有多麽简单粗暴.反观古代的文人墨客,就诗情画意一番,古代人叫二奶什么呢?都说文人风雅,明清时期就叫得很别致,初听你一定也不知道,那时称为扬州瘦马,那为何又叫"扬州瘦马"呢,这里其实有好多的事情. 从明朝开始,在扬州一带,就出现了大量的经过专门培训.准备嫁

大家都知道,现代社会把插足夫妻的称为小三、外室或者“二奶”,这是有多麽简单粗暴。反观古代的文人墨客,就诗情画意一番,古代人叫二奶什么呢?都说文人风雅,明清时期就叫得很别致,初听你一定也不知道,那时称为扬州瘦马,那为何又叫“扬州瘦马”呢,这里其实有好多的事情。

从明朝开始,在扬州一带,就出现了大量的经过专门培训、准备嫁给富商做小妾的年轻女子,而这些女子以瘦为美。苗条消瘦,风姿绰约,因此就被戏称为“扬州瘦马”扬州自古都是出美女的地方,明朝中期“扬州瘦马”已经小有名气了,到了明末清初更是名噪天下了。

所谓“瘦马”指的就是被买卖的二奶预备队,每年烟花三月的时候,扬州城就变成了“二奶集中营”,大多达官贵人、富商大贾,风流才子趋之若鹜的来到这里挑选小妾。

“扬州瘦马”大多都是贫苦人家的孩子,她们在七八岁的时候就被人口贩子买去做“瘦马”的培养对象。经过漫长的集中营魔鬼训练,扬州就出现了一批又一批待价而沽的“瘦马”,因此“扬州瘦马”既有天生体质的原因,也有被可以调教的元素。依据先天条件,这些“扬州瘦马”被分为三六九等。

清代文人丁耀亢在所著中提到“瘦马”:一等资质的女孩,将被教授“弹琴吟诗写字,画画围棋”以及精细的化妆技巧和体型训练;二等资质的女孩也能识点字,弹点曲,但是主要是培养成会计人才,懂得记账管事,以便辅助商人,成为一个好助理;三等资质的女孩,不让识字,只是学些女红,裁剪,或是“油炸蒸酥,做炉食,摆果品,各有手艺”被培养成合格的主妇。当然,所有的这些煞费苦心的培养,不是他们大发善心,而是为了将来能找个好买家,卖个好价钱,仅此而已。

扬州地处江淮地区,自隋炀帝开通京杭大运河以后,在古代的交通中就开始占据重要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重要程度不断提高,到了明清时期,扬州流动人口极大,而且大多为富商巨贾,因为封建社会礼法的束缚,家中女子不能随意出门,长期出门在外的客商就有寻找适龄女子做妾照料起居的需求,当时在扬州有着许多客商驻留,在这一巨大的市场需求下,相应的就出现了扬州瘦马这一产业,大家看后是否对古人文雅的措词感到佩服,但当时环境产生这一形式也是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