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夫曼拟剧理论 用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分析社会现象

2018-01-3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用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分析 "李达昌事件" 班级:2011级社会工作 姓名:宋微桃 学号:2011011135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即人生就像是一场表演,而社会和生活就是我们 表演的舞台. 戈夫曼的全部著作都是以这样一个基本观点为前提的.表演本身又 分两种. 一种是不知道自己在表演, 即不自觉的表演; 另一种是知道自己在表演, 即自觉的表演.戈夫曼关于自我表演的思想在整个拟剧理论中占据核心地位.它 吸收了米德和库利德思想, 指出人们以多种方式向他人表演自己,而这些方式

用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分析 “李达昌事件” 班级:2011级社会工作 姓名:宋微桃 学号:2011011135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即人生就像是一场表演,而社会和生活就是我们 表演的舞台。 戈夫曼的全部著作都是以这样一个基本观点为前提的。

表演本身又 分两种。 一种是不知道自己在表演, 即不自觉的表演; 另一种是知道自己在表演, 即自觉的表演。戈夫曼关于自我表演的思想在整个拟剧理论中占据核心地位。它 吸收了米德和库利德思想, 指出人们以多种方式向他人表演自己,而这些方式旨 在影响他人从他那里得到的印象,他称这一过程为“印象管理”即是如何在他人 心中塑造一个自己所希望的印象的过程,印象管理师戈夫曼的拟剧理论的实质。

戈夫曼所讲的“框架” ,是指人们内化了的现存的社会规范和社会准则,是 一系列的惯例和共同理解,也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舞台上进行演出的依据。 戈夫曼并不关心客观世界的实际状况, 而是关心这个世界在人们心目中的状 况,即人们对它的定义。

“我所面对的也不是社会生活的结构,而是个人在他们 社会生活的任一时刻所拥有的经验结构。 ”这种主观的经验结构就是所谓表演框 架,人们是依据这种主观的经验结构来表演的。

框架被戈夫曼定义为“一种情境 定义, 它是根据支配事件——至少是社会事件的组织原则以及我们在其中的主观 投入作出的” 我们根据什么来表演?在什么样的情境中表演?怎样去表演?表演什么内 容?和什么人表演?上演这些所需要的相关主题如下所示。

剧场: 在戈夫曼的第一步著作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和最后一部著作 《分 析框架》中,戈夫曼分别用舞台和剧院进行类比,因此,将他的工作标示为“剧 场”成为一种共识。

剧场是拟剧理论的大轮廓的取向。 前台:个人在特定时间内的表演为呈现一定的情景所需要的道具,包括布景 和个人门面前台取向于被选择而不是由演员创造。 后台:后台是不让观众看到的、同时限制观众与局外人进入的舞台部分,后 台通常与前台为邻,但彼此泾渭分明。

在前台中,人们表现出来的是社会化了的 自我,而在后台中,人们所表现的则是自我中的自发的、最本质的那些部分。 剧组:戈夫曼把“彼此协作以形成某一特定情景定义的表演”叫做剧组。

所 有剧组演出的最基本问题是在观众面前保持特殊的情景定义。 同一剧组成员存在 一种重要关系,包括两个基本特点:组员相互依赖,彼此配合完成演出。不能出 现不当的举动或者泄露和破坏演出;而是组员都了解演出的技巧上的秘密,即都 是 “知情人”。

所以相互熟悉,共同保守剧组秘密。 李达昌原四川省副省长 1943 年 9 月出生,在重庆巴南区人当过 13 年教师, 硕士研究生,教授。

曾被舆论称为典型的学者型高官。四川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 李达昌被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 7 年。 1996 年,李达昌开始担任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分管财政、税务、外经外 贸等工作,任职 7 年。

在李达昌的一再要求下, 2003 年 1 月,时年 61 岁的李 达昌从四川省副省长职务上卸任, 开始担任西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董事会董 事长、教授和博士生导师,被誉为“开创了中国高官退出机制的第三条道路” 。

李达昌 19 年从政生涯,先后担任德阳市副市长、省计委副主任、省财政厅 厅长, 然后从财政厅这一要位上被选为副省长, 分管财税、 外经外贸等重要工作。 “他在担任副省长期间,工作是出色的,而且因为不摆‘官架子’ ,被人们称为 ‘平民省长’ ” 。

财政厅一位前官员告诉记者, “他这次出事, 很多人都觉得震惊。 ” 李达昌一度在四川拥有“官声” :在 1996 年四川省人大八届四次会议上,时 任省财政厅厅长的他,破天荒地高票当选“民选副省长”——当年本没有他作为 副省长的候选人。

从法院认定的事实来看,李达昌没有贪污公款,滥用职权的行为不是为自己 捞到好处,而是为了“女儿李某、学生贾某等人的请求” 。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李 达昌明明知道是违规的,而要出手帮助呢?、政府官员、公务员和市民百姓眼中 的李达昌,是一位谦和温恭的学者形象,平时不修边幅,穿着也很朴素。

四川省 政府一位李姓官员告诉记者,李达昌平易近人,在下属中口碑不错。 “但也许正 是这样的形象,掩盖了他涉嫌犯罪的事实。 ” 用戈夫曼的拟剧理论来分析这整个案件,从李达昌步入仕途到犯罪入狱的整 个过程可以看出他的表演剧组就是他和她的女儿还有他的学生, 他为了女儿和学 生私自滥用职权,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都是“知情人” 。

都保守着这个剧组的 秘密。并在此过程中相互依赖,相互熟悉。 剧场式李达昌职权范围内滥用职权的工作环境和他与“受助人”沟通协商的 环节和与中间人达成共识的地点是他们的剧场,而在平时。

大家都认为他不修边 幅,衣着朴素,平易近人,掩盖了他涉嫌犯罪的事实。他的工作场地范围和他人 际的交往范围也是他表演的大剧场。

在李达昌表演的大剧场上, 前台便是他表演的中心地。 平时对工作尽职尽责, 也从不摆官架子的"平民省长” 出事了让人如此震惊便是因为他在前台的表演塑 造了他近乎完美的形象, 尤其是他一度辞职卸任副省长职位担任大学的教授和学 生的导师 “开创中国高官退出机制的第三条路” 这一在前台的表演更是做足 了功夫, 这些布景和他朴素的衣着还有典型的学者高官等个人门面为他在工作中 更好的发挥表演打下基础,甚至在 1996 年四川省人大八届四次会议上,时任省 财政厅厅长的他没有在候选人中破天荒地被高票当选“民选副省长” 。

而在不为人知的背后,他私自滥用职权,挪用专项贷款,徇私舞弊等等便是 他后台的表演,因为李达昌学生和女儿的请求,他明知违法还要出手帮组,致使 国有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在他与女儿和学生协商的不为众人所知的整个过程便是 他表演的后台,事情暴露之后,大家对此称到“好人不等于好官” 。

其实在他滥 用职权的过程就明白的知道他其实并不是一个好人, 而是由于前台表演过于夸大, 致使在后台表演中,即使暴露了后台,还是有部分人不愿意接收后台的情况,选 择认为他是好人而并不是好官而已。

在印象管理中存在以下几种情形的表演。 ⑴理想化表演。这种策略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掩饰。 “表演者会掩盖或部分地 掩盖与他自己理想的形象不一致的活动、事实和动机” ,以便集中展示自己理想 化的形象。

⑵误解表演。富人装穷,流氓扮绅士都是误解表演的例子。 ⑶神秘化表演。与互动方保持一定距离,使对方产生一种崇敬心理的表演称 之为“神秘化表演” 。 ⑷补救表演。 在印象管理的表演情形可以看出,李达昌的表演趋向于理想化表演,他前台 的表演与后台差距过大甚至使人不能接受,正是由于他表演的掩饰过大,为了塑 造一个完美的 “平民省长” 他脱离了自己本身的行为准则或思想观念的价值取向。

与其内在的、本质的、真实的价值取向相背离。

一味的迎合大众,不断地表演掩 盖的后台的行为。也可理解为误解表演,表演背离自己本身真实的形象,扮演群 众心中的理想副省长, 领别人产生与其本生相反的误解,因此也可理解为一种误 解表演。

人在不同的人际交往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他在工作中起带头作用,组织 领导工作,而在家中,他所扮演的是父亲的角色,他时刻为女儿着想,他为了女 儿做出了错误的选择,在不同的场景人们会扮演不同的角色,按不同的场景进行 表演,如果能够按剧本就简易地按剧本表演,而当在表演中有突发状况,剧本不 明确不完整时,也只能临时创作临时表演。

从一定意义上说,符号本身就具有某种欺骗性,符号的基本属性就在于是其 非是。

艾柯将符号学定义为 “原则上是一门研究旨在撒谎而可以利用的一切事物 的学科” ,因此符号也就是“能用来撒谎”的事物。符号能力的获得使我们永远 地脱离了单纯的物理世界, “人的符号活动能力进展多少,物理实在似乎也就相 应地退却多少” 。

戈夫曼认为,人们不能将前台行为用于后台,也不能将后台行 为用于前台, 而是应该在不同的场合表现出该场合应有的行为,而其标准是社会 的规范,即社会对角色行为的规定。

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观众”也知道表 演者有前台行为和后台行为, 但他们很少对表演者行为的可信程度提出质疑,怀 疑他在制造虚假印象。有时人们还会对表演者的、无意的、不合适的行为“有意 视而不见”,以共同维护双方的面子。

因为在社会互动中,观众也是表演者,他 也知道在特定情况下自己应该怎样做,即选择自己是实施前台行为或后台行为。 应该指出的是, 与戏剧中有不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前台行为并不是“装出来 的”,而是他们的正常生活的一部分。“前台/后台”理论强调了对互动情境的 定义及人们互动行为的复杂性、随机变动性,加深了对互动现象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