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100句名言 康乾70年平定准噶尔 左宗棠秘密武器1年半收西域

2019-01-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俗话说的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经济对战争的影响之大毋庸置疑,在某种程度上,打仗拼的就是谁更有钱和谁更敢花钱.而且经济战不但能影响一场战争的胜败,甚至还对整个世界历史的走向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拿破仑称雄欧洲的时候,也曾因军费不足而头痛不已,最后,无计可施的他只能以把整个北美殖民地——路易斯安那以1500万美元的低价卖给了美国,让美国人捡了大便宜,并从此踏上了崛起的道路.左宗棠100句名言 康乾70年平定准噶尔 左宗棠秘密武器1年半收西域▲法属路易斯安那地图(篮下)国内也有这样的例子

俗话说的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经济对战争的影响之大毋庸置疑,在某种程度上,打仗拼的就是谁更有钱和谁更敢花钱。而且经济战不但能影响一场战争的胜败,甚至还对整个世界历史的走向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拿破仑称雄欧洲的时候,也曾因军费不足而头痛不已,最后,无计可施的他只能以把整个北美殖民地——路易斯安那以1500万美元的低价卖给了美国,让美国人捡了大便宜,并从此踏上了崛起的道路。

左宗棠100句名言 康乾70年平定准噶尔 左宗棠秘密武器1年半收西域

▲法属路易斯安那地图(篮下)

国内也有这样的例子,熟悉历史的读者可能都知道,我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曾面对2个盘踞在西域的割据势力:第一个是噶尔丹创建的准噶尔汗国,曾兵临内蒙古乌兰布通,威胁北京;第二是由英俄列强支持的中亚浩罕国军阀——阿古柏,也曾割据西域、逞凶一时。

左宗棠100句名言 康乾70年平定准噶尔 左宗棠秘密武器1年半收西域

为消灭这两个颇具威胁的割据势力,清朝经过了艰苦的努力,从军事、政治、经济上同时着手,经过多次过招才最终成功。其中,彻底消灭准噶尔汗国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花了将近70年的时间;100多年后,在已经衰落的晚清,名臣左宗棠击败阿古柏却只用了1年半的时间;同样是出兵西域,所用的时间为什么相差这么多呢?难道是清朝后来掌握了什么秘密武器吗?下面且听笔者慢慢道来:

左宗棠100句名言 康乾70年平定准噶尔 左宗棠秘密武器1年半收西域

▲一代枭雄噶尔丹画像

首先,准噶尔汗国远比阿古柏的草台班子更强大。阿古柏在发迹之前只不过是浩罕国一个社会底层的贫苦人,曾做过娈童,机缘巧合之下立下了不少战功,受到了浩罕国王的青睐,才平步青云,成为一方诸侯。1865年,阿古柏奉命率50名骑兵护送某人到喀什,当时正值中国西部动荡不安,阿古柏嗅到了机会,他依靠自己优秀的军事能力,再加上宗教因素和英俄的支持,很快就占据了整个西域。

因此,阿古柏属于暴发户,而准噶尔的首领绰罗斯家族则来自蒙古汗国的斡亦剌惕部,根基深厚,双方实力差距甚远。

▲阿古柏,出身底层却因战功而发迹

其次,人心向背,准噶尔在西域经营多年,不乏大量铁杆支持者。而阿古柏是外来户,他在西域横征暴敛,肆意欺压各族人民,早就为自己埋下了失败的祸根。

▲阿古柏,出身底层却因战功而发迹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左宗棠为了贯彻规复西域的战略方针,保证战争的顺利进行,以筹集粮饷和整军为主,进行了充分的战前准备。而且,他还受到了当时全国首富胡雪岩的大力协助,掌握了一个筹集粮饷的"秘密武器"。那么,这个"秘密武器"究竟是什么呢?

▲阿古柏的军队

我们先看看进军西域到底需要多少军费。当时,经过整顿的西征军约有130余营,7-8万人,每年需要饷银600余万两,外加出关运粮的经费,每年总计需要军费约实银800余万两。而且这个数字仅仅是正常的开支,其他诸如整编军队、汰弱留强,偿还被裁撤官兵的连年欠饷和给予他们回到原籍的路费等等,都需要巨大的开支。

而当时清政府的财政极为紊乱,国库空虚。西征军如此巨大的军费,主要是继续使用原陕甘军费中的各省关协饷,即浙江、广东、福建等省的协饷和上海、福州、广州、汉口、宁波等5个海关的关税,以及浙江、湖北等7个省的厘金。上述各款项总计大约900余万两,但左宗棠只能收到500万两,存在巨大的亏空。

▲图片反映西征军运粮的绘画,可见自然环境非常艰苦

截止1875年秋天,各省拖欠的西征饷银已经达到了2600余万两之多。左宗棠派人到各省"婉恳谆摧",但协饷仍然"延缓如故"。左宗棠不得不祭出秘密武器——"借洋款",即向欧洲列强借款的办法。

别看现在从银行贷款稀松平常,但在当时绝对是一个新鲜事物。左宗棠向清政府提出:"允借洋款1000万两……仍归各省、关协西征军饷分十年划扣发还…..以便迅赴戎机。

"面对紧迫的形势,清政府只好允诺。于是,左宗棠找到"红顶商人"胡雪岩,在上海向英国汇丰银行借款。左宗棠自己也知道"借贷打仗"实在是尴尬,但他认定这和西征收复失地相比,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于是,左宗棠终于如愿以偿,据统计,自1875年4月至1881年5月,由他承借的"西征借款"即达到1375万两之多,终于保障了规复西域的需要。

▲汇丰银行老照片

此外,针对军粮转运的困难,左宗棠再次创造性地通过俄商采粮,即将采购和转运部分军粮的艰巨任务承包给了"俄商(实际是沙俄陆军上尉)"索斯诺夫斯基,由他承办从临近西域布伦托海的斋桑湖畔采购粮食500万斤,再包运至古城;后来另一位"俄商"又承包了1000万斤粮食,由西湖(今天的乌苏县)运至昌吉。

虽然俄国人承包采购、运输粮食的动机并不单纯,有挟持清军的阴谋,但客观上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清军粮食转运的困难。

最终,在解决了粮食问题后,清军很快就消灭了阿古柏割据势力,遂令沙俄的阴谋无法施展。在种种措施下,截止1876年夏天,哈密已经储备粮食2000余万斤,古城、巴里坤各储备粮食1000万斤,这些粮食充分保障了西征部队开进和战争初期的需要。

▲装备精良的西征军

有了钱,有了粮,左宗棠把7万精兵武装到了牙齿。1875年7月,得知清政府准备对西域用兵的沙俄,派来了一支所谓的"科学贸易考察队",实际上,这个"考察队"的主要任务就是摸清清军实力。在兰州,左宗棠麾下由刘锦棠率领的西征军的实力,让远道而来的俄国人大吃一惊:清军拥有大量欧洲最先进的火器及国内的仿造品。

刘锦棠的这支13000余人的精锐部队,拥有各种欧洲新式来复枪2万支。考察队的队长立刻得出结论:阿古柏的失败只是时间问题了。

▲刘锦棠

从左宗棠的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出:金融不只是一堆金融工具,还是一套分析框架和思维方式。实际上,当国际、国内动荡导致财政能力削弱的情况下,左宗棠利用金融工具,以未来协饷收入、关税作抵押,向外国银行借款并将军粮转运承包给商人,为西北作战提供稳定军饷和粮草,稳住了几万大军的军心,最终保证了清王朝对西北边疆的控制与治理。

▲在内焦外困之下收复西域的左宗棠,新型金融工具和思维是他的"秘密武器"

在经济环境极端复杂的今天,这套分析框架和思维方式仍然适用,可谓是"万变不离其宗",而且,在互联网时代,甚至连我们普通人都可以掌握此类金融"秘密武器",从而在瞬息万变的"战况"中立于不败之地,靠资讯与知识"先敌一招"、克服理财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