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文骅简介 张学思将军简历简介生平经历 张学思的后代子女[第2页]

2018-02-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940年9月14日,张学思率东干队告别延安,奔赴晋察冀敌后抗日战场.10月10日,东干队抵达山西省兴县八路军120师驻地.在这里稍事休整后,贺龙师长派120师6团护送他们穿过敌人封锁线同蒲路.在敌情严重的情况下,东干队强行军30多小时,连续走230华里,张学思始终把坐骑让给体弱的同志,他和谢雪萍坚持徒步行军.在河北省平山县晋察冀军区司令部,聂荣臻司令员亲切接见了张学思.他阅读张学思带来的毛泽东的亲笔介绍信,信中夸奖了张学思,叮嘱聂荣臻酌定东干队何时挺进东北的问题.聂荣臻和张学思研究认为,目前东

1940年9月14日,张学思率东干队告别延安,奔赴晋察冀敌后抗日战场。

10月10日,东干队抵达山西省兴县八路军120师驻地。在这里稍事休整后,贺龙师长派120师6团护送他们穿过敌人封锁线同蒲路。在敌情严重的情况下,东干队强行军30多小时,连续走230华里,张学思始终把坐骑让给体弱的同志,他和谢雪萍坚持徒步行军。

在河北省平山县晋察冀军区司令部,聂荣臻司令员亲切接见了张学思。他阅读张学思带来的毛泽东的亲笔介绍信,信中夸奖了张学思,叮嘱聂荣臻酌定东干队何时挺进东北的问题。聂荣臻和张学思研究认为,目前东北还严密地控制在敌人手中,东干队尚无插足的可能。因此,电请中央将东干队留在冀中军区分配工作。

1941年1月,张学思担任了冀中军区参谋处长,下辖作战、侦察、通讯、机要、管理、警备等八个科。从此,他在华北抗日斗争最艰苦、最残酷的冀中平原,经受了战火锻炼和生死考验,发挥了卓越的军事指挥才干,成为吕正操司令员的得力助手。

冀中平原几乎每天都有战斗,部队要经常行军转移。由于参谋处的情报与作战工作搞得非常出色,部队每次行动都成竹在胸,敌人刚一出动,我军即迅速转移,使敌人一次次扑空。整个抗战时期,冀中军区机关,在日伪军点线稠密、敌情复杂多变的平原上转战,曾遇到无数次险恶情况,均化险为夷。

1942年,日军为把华北变成"兵站基地",对冀中平原实行空前残酷的"五一大扫荡"。冀中军区根据参谋处提供的情况和建议,决定向外线转移。张学思随吕正操,率领军区27 团和两个特务连,掩护冀中党、政、军、群机关2000余干部,历尽艰险,终于冲破敌人的铁臂合围,安全转移至冀南。

6月11日拂晓,在威县掌史村,军区警戒部队突然与敌接火。张学思亲去前沿侦察,迅速判明情况: 敌人只是小股部队与我军突然遭遇,尚不知村中隐蔽着冀中的首脑机关和主力部队。据此,军区司令部决定: 要隐蔽实力,麻痹敌人,拖到夜晚,设法突围。吕正操命令部队: 只准用步枪、手榴弹与敌人打"蘑菇战",不准使用重武器。就这样,我军连续打垮了敌人七八次冲锋,敌人摸不清我军实力,越输越恼,不断补充兵力,由最初的一二百人增加到二三千人,但始终未能越我战线一步。丧心病狂的日军竟使用了毒气。张学思冒着枪林弹雨,亲自到前沿部署部队防毒。

晚9时,我军分三路突围。张学思和军区政治部主任卓雄率领一路,从村东南角突了出去,日军做梦也想不到,这个小小的村子里,竟会杀出千军万马!他们惊恐万状,只顾四散逃命。

8月,转战至冀鲁豫根据地的冀中军区接到八路军总部的指示,要他们乘青纱帐茂密的时节,向太行山转移。去太行山要西跃平汉路,通过130多华里纵深的日伪封锁线。为此,张学思两次派出侦察小组化装侦察,在摸清情况的基础上,主持制定了一个周密的行动方案。

按照计划,冀中军区5000人的队伍从内黄出发,渡过卫河,直插民团武装天门会的领地。天门会势力横贯浚、滑、汤 (阴)三县,掌握一万多条枪,中共地下党员胡紫青担任着这支武装的参谋长。胡紫青根据事先的安排,派人给浚县日、伪政权送去情报,谎称: "夜里突然来了上万的八路军,扬言要光复失地!"愚蠢的敌人信以为真,立即紧闭城门,龟缩在碉堡内,不敢走出半步。这样,我军白天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养精蓄锐,夜晚隐蔽急行军,一枪未发,安全通过了敌人重点把守的平汉路及其两侧密集设防的地段,在太行山下,与129师胜利会师。

在八路军总部举行的欢迎冀中军区的军民联欢大会上,彭德怀副司令员当众表扬了张学思。

1943年4月,张学思任冀中军区副参谋长兼作战科科长; 8月,调任晋察冀军区参谋处处长; 1944年2月,又调任平西军分区参谋长。

1945年2月,张学思升任平西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在他和肖文玖司令员部署下,3月打响了扩大解放区的战役。张学思亲自带领侦察员化装侦察,率领一个团到妙峰山拔据点,又深入桃花川一带开展游击战。这次共拔除敌人十多个据点,使解放区扩大一倍多,八路军的势力发展至北平附近。

在艰苦、残酷的战争环境里,张学思染上了疟疾,每年都要发几次。但他从不因此影响工作和战斗。有时由于 "打摆子"骑不了马,他干脆让警卫员把他捆在马上。敌后战场的条件极端困难,张学思的两个孩子,都被战争和疾病夺去了幼小的生命。

驰骋白山黑水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东北。11日,延安总部朱德总司令发布第二号命令:命原东北军吕正操、张学思、万毅、李运昌等部挺进东北,协同苏军肃清日、伪、满残余,解放东北全境①。与此同时,中共中央获悉《中苏条约》即将签字,故又发出党内指示: 除李运昌部外,其余的部队可做开往东北的准备,如何行动要看形势发展而定②。

9月中旬,中共中央根据抗战胜利后全国形势的新变化,及时作出了"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英明战略决策,派遣20 多名中央委员率13万大军、2万名干部开辟东北根据地。张学思奉命率警卫连日夜兼程,奔赴辽宁。

1945年10月12日,29岁的张学思出任辽宁省主席。他和副主席朱其文一道,正式接收伪奉天省公署,成立了辽宁省政府。

张学思出任辽宁省主席,深得民心。东北人民在他的身上,寄托着对张学良将军的尊敬和爱戴。每当张学思在公开场合露面,都不禁出现"万头攒动" 、"翘首相望"的情景①。张学思上任伊始,便发表《告东北同胞书》,召开各界群众大会,接见各方代表,发表广播讲话,广泛深入地宣传共产党和平、民主、自治的主张,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抢夺东北的阴谋。他大声疾呼: "东北是东北人民的东北,难道还叫下不抵抗命令的人把我们作第二次奴隶吗?难道他们早已不要了的东北被我们自己自治是不应该的吗?国民党没有任何理由向东北人民‘收复失地’!"②

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疯狂调兵遣将,争夺东北。张学思坚决贯彻毛泽东《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一手抓地方,一手抓军队。他和辽宁省保安司令部政委陶铸、副司令员邓华等紧密合作,很快建立了沈阳、鞍山、抚顺、铁岭、营口、新民、辽中等八个军事领导中心。他们还以正规军 20团、15团和32团为骨干,吸收了沈阳独立大队、铁西工人自卫队、总工会工人训练总队等武装,加上接收的旧军队,又招募了大批青壮年,建立了保安第1、2、3、4旅和一个训练总队,一个回民支队,大大充实了人民武装力量。

11月下旬,国民党军攻陷山海关、锦州等地。遵照毛泽东 "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指示,张学思率辽宁省政府和省军区于26日撤出沈阳,随中共中央东北局迁至本溪。

1946年3月底,《东北停战协定》签订。由美国、国民党和共产党(以许光达为代表)三方组成的军事调处三人小组来到东北。张学思奉命,与中共辽东省委书记肖华和辽东省军区司令员莫文骅一道,前往沈阳,与三人小组谈判。张学思向三人小组介绍了辽宁省民选政府的情况和群众代表的要求,义正辞严地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的罪行,坚决要求立即实行东北境内的无条件停战。

不久,正是春夏之交,东北再度燃起内战之火。张学思率辽宁省省级机关乘火车向长春转移。当列车行至梅河口车站时,突遭敌机轰炸。张学思对保护他的警卫员大声命令道: "不要管我,快去保护车向忱、高崇民! "他孤身冒着硝烟炮火,冲上火车头,欲把火车开到安全地带。这时,一颗炸弹落在车头前,路基被炸了一个大坑,列车无法开动,而敌机却仍在上空盘旋、俯冲、扫射。在万分危急之际,人民军队的高射炮怒吼了,敌机仓皇而逃。省主席亲自驾驶火车抢险,使在场的目击者无不感动。当张学思平安走出火车头时,激动的人们欢声雷动①。

6月初,中共中央东北局和辽宁省政府由长春转移至哈尔滨。8月7日,由张学思负责筹备的东北各省代表联席会议在哈尔滨隆重开幕。大会通过东北各省市民主政府施政纲领,选举产生了东北各省市行政联合办事处(后改为东北行政委员会) 。张学思当选为这个东北最高行政机构的副主席。

会议闭幕后,张学思率领部分机关干部和一个警卫营,冒着风雪严寒,长途跋涉奔赴南满根据地。

当时,蒋介石炮制了一个"先南后北"的战略计划,妄图集中兵力先消灭南满我军,然后再进攻北满,独占全东北。为此,他调集八个整编师、十余万精锐部队,分三路向南满根据地进逼。年底,整个南满解放区只剩下长白山麓的临江、濛江、抚松、长白四个县。辽宁、安东和辽南三省的党政军机关部队以及第3纵队、第4纵队的主力部队,都被压迫在这不足 25万人口、荒凉贫瘠的山沟沟里。

在敌情异常严重的关头,中共中央东北局成立了以陈云、肖华为正副书记的辽东分局和以肖劲光为司令员、陈云为政治委员的辽东军区,东北行政委员会成立了以张学思、刘澜波为正副主任的辽东办事处,加强对辽东党、政、军的领导。

12月11日,陈云在临江主持召开中共辽东分局会议(即临江会议)。与此同时,肖劲光在七道江召开辽东军区会议 (即七道江会议)。两个会议研究一个主题: 是坚持南满斗争,还是放弃南满北撤?

张学思、刘澜波、白坚等主管地方工作的同志参加了临江会议。陈云充分发扬民主,与会者各抒己见,形成两种意见。一是主张放弃南满,撤到北满去集中力量;一是主张坚持南满斗争,反对北撤。张学思是持后一种意见的代表者。他说,从整个东北战场来看,南满和北满相当于两个拳头。蒋介石战略方针的险恶用心,就是先消灭我一个拳头,然后再消灭我另一个拳头。如果南满我军五个师撤向北满,敌人在南满就无后顾之忧,就会有十个师跟进北满。就算我3纵和4纵主力部队都到北满,顶多能对付敌人一个军,但留在南满就可以牵制敌人四个军。因此,我们必须两个拳头同时挥动,钳制蒋军力量,粉碎其"先南后北"的阴谋。他还情绪激动地说: "长白山区连土匪都能呆,我们人民军队为什么就不能坚持?!"①

由于前线军情紧急,临江会议在第二天傍晚中途散会。肖劲光派警卫员连夜请陈云赴七道江最后定夺。七道江会议也在是否坚持南满斗争的问题上争论不休。陈云在充分听取各种意见后,果断地说: "我们都留在南满,一个也不走! 要在长白山上打红旗,摇旗呐喊!"①

张学思听到这个英明决策,感到欢欣鼓舞。他对同志们说: "有这样一位善于集中群众正确意见的好领导,还怕我们不能打胜仗吗!"②他恳求陈云让他去主力部队参加战斗。陈云鼓励他抓好地方部队和支前工作,并说: "没有地方工作,我们保卫临江,坚持南满斗争就没有群众基础。"③张学思坚决贯彻中共辽东分局的指示,亲自动员和率领辽东各级地方干部下去做群众工作。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保证了主力部队的吃粮、穿衣和兵员补充、运输的需要。与此同时,张学思还指挥地方部队,破袭敌人的铁路运输线,阻止敌人向通化、临江运送兵员和物资。在火石岭战斗中,辽宁省军区警卫团1营,一举击溃了敌新1军88师的一个骑兵团,有力地配合主力部队进行四保临江的战役。

1947年春,蒋介石的"先南后北"的战略计划已彻底破产,我军在东北战场上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张学思率领辽宁军区独立师、警卫团和李洪光支队,积极配合主力部队反攻。在攻打辉南镇时,辽宁军区部队遇到守敌的拚死抵抗。我军攻了一天一夜没有攻进城关。张学思和参谋长解方研究了一个"渗透突击"的打法。拂晓,集中兵力,先炸毁敌人一座炮楼,张学思指挥突击队,不等扫清外围即突入城关,中午全歼守敌1000人,解放了辉南镇。

1947年秋,中共中央指示东北各级人民政府,利用人民解放军反攻的大好形势,深入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巩固扩大已取得的胜利成果。张学思和省委书记、省军区政委白坚,率辽宁土改工作团到清原县新立屯蹲点。他们深入群众之中,调查研究,针对辽宁土改工作中出现的某些"左"倾偏差,及时进行纠正,保证土改工作的顺利进行。

1948年11月2日,伟大的辽沈战役接近胜利的尾声。张学思随陈云率中共中央东北局和东北行政委员会从哈尔滨赶到沈阳。在沈阳的战斗尚未最终结束的时候,张学思便和伍修权一道,开始了接收沈阳的繁忙工作。

创建海军学校

1949年初,正当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接连告捷之际,又一个振奋人心的喜讯传来: 国民党最大的王牌军舰—— 重庆号光荣起义,开赴解放区! 从此,中国人民解放军有了自己的军舰。中共中央决定,筹建人民海军。

创建人民海军,首要任务是培养干部。周恩来建议,由张学思负责这项工作。4月,张学思赴北平中央组织部报到,领受创建人民海军学校的任务。

9月21日,张学思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海军代表的身分,出席全国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并作大会发言,他激动地说,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今天虽未能亲身参加这个盛典,但是他们会得到最大的欣慰。在谈到人民海军的组建时,他说: "中国人民海军以一个幼年的资格,列入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行列。……我们一定在实际行动中贯彻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号召,为建设一个强大的中国人民海军而奋斗"。① 会议休息的时候,毛泽东高兴地对张学思说: "你干海军好哇! 中国的领海需要海军来保卫,沿海的岛屿也需要海军去解放,好好干吧!"②

此后,张学思把整个身心投入到创建人民海军的神圣事业之中。他奔波于沈阳、安东(今丹东) 、大连、葫芦岛之间,组织力量做打捞重庆号的准备工作。为了了解先进国家创办海军学校的情况,他与刘亚楼、张爱萍等共赴苏联访问考察。为选定一个理想的校址,他亲自跋涉,沿渤海和黄海岸勘察,最后选定大连老虎滩海湾西侧地域建校。那里依山傍海,又有现存的建筑群。可是,当时驻着苏军炮兵团团部和一营士兵,要办成交涉,需要很长时间,随同者都感到为难。张学思认为既然校址选定了,就要加快进度。他亲自奔波了两个星期,最终告诉筹建组,校址已经腾出来了。大家颇感惊奇。原来,他一面通过中共中央军委、外交部与苏方交涉,一面请大连政府物色好苏军炮兵团的新址。这样圆满而迅速地解决了校址问题。

1950年2月,大连海校正式开学。肖劲光任校长兼政委,张学思任副校长兼副政委。学校政治部主任李东野赴沈阳动员张学思妻子谢雪萍搬家时,出现了一个有趣的意想不到的局面。谢雪萍以为李东野在开玩笑,不相信张学思在这样短的时期内竟为海军干了这么多的大事情。原来,十个月以前,这对夫妻曾商量准备申请去农场工作,后来,张学思赴北平接受周恩来的召见,夫妻俩这段时间没照过面,也没有通过信。张学思曾七次因公出差路过沈阳,都忙得没顾上回家看一眼。李东野感慨地说: "当年大禹治水只是三过家门而不入,我们的老张已超过大禹一倍多了!"①

建国之初,军内高级知识分子极少,办海军学校师资力量奇缺。张学思决定从地方院校招聘教师。这件事在50年代初的中国不免引起异议。有人指出,这岂不是违背以工农为骨干、以陆军为基础的建军路线?张学思认为,海军是一个技术复杂的军种,要求有高度文化、高度专业技术的人才。

建军路线也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的,所以它还应当包括吸收大量知识分子和团结、教育旧海军人员,要全面的理解和贯彻。张学思办大学本科制的正规化海军学校的计划,得到毛泽东、周恩来的肯定和批准。

张学思从清华、北大及其他地方院校聘请到慈云桂、余潜修、曹修懋等著名教授来校任教。每逢新教员来校,他都要宴请,亲自把盏斟酒,问寒问暖。他遇人便讲: "古人尚懂重金礼聘,礼贤下士,共产党难道不如古人?"② 要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环境气氛,绝非一日之功。

张学思听到各种各样的反映: "知识分子抖起来啦,学校资产阶级化了! " "工农分子打天下,知识分子坐天下! "张学思深知这股错误思潮并非偶然。

他顶住压力,在各种场合强调知识分子与工农干部团结的重要性,并现身说法,以自己出身军阀家庭,投身革命后受党的教育迅速成长的经历,宣传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几经风浪,几经捶打,海校从此成为知识分子与工农干部团结的典范。

1951年初夏,周恩来和邓颖超乘大连海校炮艇,巡视大连海湾。周恩来高兴地表扬张学思说: 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你不仅办起了海军学校,而且已学会亲自操船,能带领学员海上实习,干得很好嘛! 张学思谦虚地说: 我对海军业务还不熟悉,有许多东西自己不懂。周恩来微笑着勉励他: "知难而进,边干边学。"①

周恩来的教诲,成为张学思的座右铭,激励他更加勤奋刻苦地钻研海军专业技术。他熟悉英、德两国语言,又决心攻下俄语关,和学校聘请的苏联首席专家订了一个互教互学合同,每回见面,都要互相教给对方几句本国语。就这样,他又掌握了俄语,到他去苏联留学时,已能熟练地听俄语讲课和记笔记了。他无论多忙,每周还总要挤出两个半天和几个晚上,请教员给他讲专业课。一般需要一二年才能学完的课程,他利用工作之余,二三个月就学完了。他听完苏联专家的战术课后,便和中国教员一同研究探讨,亲自主持编写出我国第一部海军战术教材。

作为一校之长,张学思对学员关怀备至。他叫得出每个学员的名字,熟悉每个学员的情况。他十分注意从实战出发,培养学员爱舰、爱海洋的思想,给学员提出了"海上为家,岸上作客"的口号,每次学员出海实习,他都亲自加以指导。他要求学员们,要不怕晕船,不怕寒冷,不怕困难,不怕艰苦。他这种严格训练、严格要求的思想,成为大连海校的校风。

1951年秋,张学思再次带领大连海校学员,代表人民海军,去北京参加国庆阅兵式。在先农坛体育场,他顶烈日,迎风沙,指挥学员刻苦操练,使得大连海校所代表的海军方队受到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