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夏贤贤易色 对子夏的“贤贤易色”句当如何解释?

2017-09-0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关于子夏的"贤贤易色"句见于<论语·学而>第七节.仅仅这四个字,诸多的解释家都不尽相同,而且他们更多总和女性过不去.在这里,我不避愚拙,斗胆也抛出自己的见识,以讨教于大方之家.为了让诸君知晓诸多解释家就此句的诠释,我先罗列几位名家的解释.   朱熹在其<四书章句集注>中对这句话的解释是,"贤人之贤,而易其好色之心,好善者有诚也."他还解释说,"四者皆人伦之大者,而行之必尽其诚,学求如是而已.故子夏言有能如是之人,苟非生质之美,

   关于子夏的“贤贤易色”句见于《论语·学而》第七节。仅仅这四个字,诸多的解释家都不尽相同,而且他们更多总和女性过不去。在这里,我不避愚拙,斗胆也抛出自己的见识,以讨教于大方之家。为了让诸君知晓诸多解释家就此句的诠释,我先罗列几位名家的解释。

   朱熹在其《四书章句集注》中对这句话的解释是,“贤人之贤,而易其好色之心,好善者有诚也。”他还解释说,“四者皆人伦之大者,而行之必尽其诚,学求如是而已。故子夏言有能如是之人,苟非生质之美,必其务学之至。”(见第50页)

   杨伯峻先生在其《论语译注》中将这句话解释为,“对妻子,重品德,不重容貌。”他还在注释中说,他之所以这样解释,是因为他采用了《汉书·卷七十五·李寻传》中颜师古注的说法,从而把“易色”解为“不重容貌”。(参见第5-6页)

   钱穆先生在其《论语新解》中将这句话试译为,“一个人能好人之贤德胜过其好色之心。”他在注释中说,“下贤字指贤人,人之有才德者。上贤字作动词用,尊重义。易色有两义:一作改易之义,谓见贤者则改容色而敬之也。一作难易之易,谓知尊贤人轻女色也。或说此四字专指夫妇一伦言,谓为夫者能敬妻之贤德而略其色貌也。”(见第9页)

   南怀瑾先生在其《论语别裁》中将这句话解释为,“我们看到一个人,学问好,修养好,本事很大,的确很行,看到他就肃然起敬,态度也自然随之而转。”南怀瑾先生还解释说,古代宋儒对这句话中的“色”字解释为女色或女人或男女之色之类,从而看到贤人——有学问道德的人,马上跟他学了。

“易色”,就是女色都不要了,太太都不要了,在恋爱中的,把女朋友都丢掉了。如是女方,男朋友也不要了。他认为这是古代宋儒对这句话的误解,是不符合孔子在《礼记》里讲的“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的观念的。(参见第28-29页)

   李泽厚先生在其《论语今读》中将这句话理解为,“重视德性替代重视容貌。”他在注释中说,他不同意《正义·广雅释言》中就“易”理解为“如也”的说法。(参见第36页)

   傅佩荣先生在其《解读论语》中将这句话翻译为,“对待妻子,重视品德而轻忽容貌。”在解读中,他说,“贤贤易色,指夫妻相处的原则。理由是,接着所谈三事都是明确的人际相处之道;至于它列在首位,可能是因为古人认为‘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等。”(第7页)

  刘兆英先生在其《论语新释》中将这句话解释为,“(要在全社会形成)崇尚贤德胜过喜好女色的风气。”他在“读经随笔”中说,“子夏呼吁全社会要崇尚道德,因为当时的社会是找不到崇尚道德像喜好美色一样的人。孔子早就发出过这种感叹:‘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这才是子夏提出‘贤贤易色’的背景。‘色’,不专指妻子,也不泛指容貌,而是特指女色。”(见第6页)

   从以上我对七大家就子夏的这句话的不同诠释看,其中六大家的解释虽不尽相同,但都将其中的“色”理解为女色或女人的容貌。而唯有南怀瑾先生超越了这种陷阱。我想其中的六大家之所以在解释这句话时总是将其中的“色”理解为女色之类,是因为他们都知道孔子原本就说过“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这句话。

当然,我们也应该清楚,在孔子所处的时代,中国的伦理价值倾向总呈现为男尊女卑的观念,而且孔子本人由于其非常的早年丧父的生活阅历便造就了其更多地乐意与同性打交道的心理特征,故而孔子的这种看轻乃至歧视女性的思想被相当多的人们默认乃至夸大。

由孔子而孟子而朱熹,儒家的这种重男轻女或男尊女卑的伦理观念在传统中国可谓愈演愈烈。

这样,朱熹对子夏这句话的这样的解释可以说是一种必然,而朱熹之后的诸多解释家的解释很明显很是深受朱熹的熏染,或者说依然没有摆脱古代先贤的窠臼。换句话说,在后来的诸多解释家的内心深处还多多少少地存在着男尊女卑的偏见。

   那么子夏的话在说什么呢?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我对“贤贤易色”的解释是,尊重贤者便能够改变我们的容颜。

或者说尊重贤者便可以改变我们的为人的态度。“易”的本义乃是交换,由此引申为改变等。甚至“易”还引申为“和蔼”。“色”的本义乃是颜色,由此再引申为神态或气色。当然也再引申为美色或女色等。子夏这句话里的“色”便应该是指人的神态或面貌,而未必就只是指女色而言的。

按照我的这样的解释,子夏这段话的整个逻辑就是,倘若我们尊重贤者的话,那么就能够改变我们的面貌。也就是说,尊重贤者而和蔼容颜。这样我们对待自己的父母就能竭尽全力,我们对待君王就能够奉献自己的生命,我们和朋友交往就能够说话而有诚信。

这样这个人即使没有拜师求学,我也一定认为他有学问了。我们应该知道,在子夏的时代乃至在传统中国,其社会伦理的价值取向便是祖先崇拜。

由这种崇拜再扩大为对所有的尊长贤者的绝对的尊敬乃至顺服。这样当一个人能够真正做到对尊长贤者的尊敬乃至顺服的话,那么就能够变革其往往期望彰显其个性而显得桀骜不驯的心态,那么当其内心总能存有敬畏的话,其神情或面容自然也就会显得温和而谦逊。这样的话,这个人置身于社会当中,无论是对自己的家人还是对往来中的别人就都可以做到子夏所期望的修养与境界了。

   我们以为,对于古人的话语的解释固然要考量古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但是也绝不能拘囿于古人的时代背景。从某种意义上说,对古人的解释也就是对今人的解释,对别人的解释也就是对自己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