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雪峰的诗幽怨 一波三折 冯雪峰长征小说成“遗珠”

2019-04-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冬日午后,义乌赤岸镇神坛村安宁幽谧.村子后山上修建的红色之路蜿蜒崎岖,两侧是介绍红军长征的材料,吸引了很多人慕名前往.神坛村,在新中国刚成立时,全村只有83人.但就是这么小的一个山村,却出了一文一武两个老红军,冯志祥与冯雪峰.而冯雪峰就是在这里曾经创作了描写红军长征的长篇小说,书稿至今下落不明.冯雪峰的诗幽怨 一波三折 冯雪峰长征小说成"遗珠"一介文人随红军长征冯雪峰年轻时是个文学青年,1922年在杭州参与成立"湖畔诗社";1925年到北大旁听鲁迅等人的讲课;192

冬日午后,义乌赤岸镇神坛村安宁幽谧。村子后山上修建的红色之路蜿蜒崎岖,两侧是介绍红军长征的材料,吸引了很多人慕名前往。神坛村,在新中国刚成立时,全村只有83人。但就是这么小的一个山村,却出了一文一武两个老红军,冯志祥与冯雪峰。而冯雪峰就是在这里曾经创作了描写红军长征的长篇小说,书稿至今下落不明。

冯雪峰的诗幽怨 一波三折 冯雪峰长征小说成“遗珠”

一介文人随红军长征

冯雪峰年轻时是个文学青年,1922年在杭州参与成立“湖畔诗社”;1925年到北大旁听鲁迅等人的讲课;1927年,受李大钊牺牲影响,他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12月,他奉命调到中央苏区,后到瑞金,任中央苏区党校教务长,后改任副校长。1934年,红军长征开始,冯雪峰随军而行。 

冯雪峰的诗幽怨 一波三折 冯雪峰长征小说成“遗珠”

长征时,宋任穷任红一方面军干部团政委,冯雪峰被调到归干部团领导的上级干部队担任政治教员,他们曾并肩战斗在一起。宋任穷后来回忆说:“当时,雪峰已经是一位颇有名望的文学家,但没有一点架子,和大家一样的装束,吃着一样的饭菜,一样地柱着棍子爬雪山过草地,历尽艰辛。一位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生活多年的文化人,在极端艰难的长征路上,随军步行二万五千里,一直坚持到陕北,是难能可贵的。”

冯雪峰的诗幽怨 一波三折 冯雪峰长征小说成“遗珠”

回乡创作

边写作边宣传

关于冯雪峰在家乡创作,冯雪峰的侄儿、冯雪峰故居管理员冯潮忠了解一些情况,有的是听村里人说起,有的是通过各种史料记载。从1937年12月到1941年2月,在家乡创作的三年,冯雪峰基本是晚上写作,白天也忙得很。

红军长征结束后,冯雪峰奉命调到上海,住在鲁迅家里。1937年12月,冯雪峰向组织请假,回到家乡神坛村。此时,冯雪峰已着手创作以二万五千里长征为题材的长篇小说。长征使这位长期生活在国统区的上海作家,不仅经受了极其艰苦的考验,而且得到了大量的生动素材。

冯潮忠说,回到家乡后,冯雪峰便开始创作长征小说。当时,他仍然在进行一些地下活动,白天总是穿着长布衫、戴着礼帽行走在乡间小路上。据说,当时在神坛村附近的午山干村的山上总有日本人盯梢,所以大伙行事都格外小心。

冯雪峰常常绕到田间地头,与干活的百姓聊天,讲长征的故事;老房子门口偶尔也会和乡邻们一起聊天,说的也是长征的故事;冯雪峰在当地有一定名望,村里人遇到困难,也会来找他帮忙……因此,白天的冯雪峰似乎特别忙碌,到了晚上,他便窝在老屋二楼的房间里,点着蜡烛或油灯进行创作。这期间,他除了撰写一些关于鲁迅的论文,大量的时间用来创作关于长征的小说。

这部小说,冯雪峰改变了几次计划,换了几次稿子,并且两更书名———原作《红进记》,后改题《卢代之死》,于1940年11月基本完成了初稿。这部长达50万字的小说初稿耗费了冯雪峰大量的心血。

突遭逮捕

第一版手稿下落不明

《卢代之死》小说主人公卢代是一位农民出身的红军战士,参加了红军长征,经过血与火的洗礼,成为一名足智多谋、英勇善战的红军师长,最后为革命事业献身。小说从侧面反映了伟大的长征。

冯雪峰写好《卢代之死》三个月后,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形势再度恶化。正当冯雪峰准备离开义乌的时候,他不幸被国民党宪兵逮捕。冯潮忠说,冯雪峰被捕前有特务到村里打听冯雪峰这个人。但冯雪峰在家乡的名字叫冯福春,雪峰是他外出读书时自己改的名字。

当时村里的保长不知道雪峰是谁,只是告诉他们有个读书人冯福春,不知道是做什么的,并将他们领到了冯家。特务在冯雪峰家佯装借书看之后便离去。第二天宪兵到冯家逮捕了冯雪峰。

冯潮忠说,据有关人士研究以及资料记载,当时国民党宪兵到冯雪峰家里抓他时,冯雪峰对自己妻子何爱玉说:“爱玉,谷仓给盖盖好,不要被老鼠咬坏了。”暗示说有很多重要的书稿放在谷仓里,这其中可能包括了《卢代之死》的手稿。

何爱玉当时听懂了那句话,马上就把那些书稿挑到赤岸镇隔壁的倍磊乡平望村她姑姑家里。第二天,国民党特务真的派人又一次来到冯雪峰家里翻找东西。后来,这些手稿不知什么原因下落不明。“有人说书稿埋在我们神坛村后山坡上,后来找不到了。冯雪峰解放前回来过一次,1956年回到义乌,也去后山上找过,还是没找到。”第一版书稿就这样成了一个谜。

三次长谈

仅一人有幸睹书稿

关于这本小说书稿,除了冯雪峰只有一人见过,那便是作家骆宾基。1939年,骆宾基当时受人委托,带了《鲁迅全集》来义乌转赠冯雪峰。冯雪峰与专程来访的骆宾基作了三次彻夜长谈,对骆宾基讲述了《卢代之死》这部长篇小说的情节梗概,也给他看了小说前半部的初稿。

这使得后来骆宾基成为唯一看过这部长征小说的读者。这部小说感人至深,骆宾基在四十多年后还能回忆起一些基本内容和动人细节。冯雪峰在小说开头描述了长征之前肃穆的氛围,主人公卢代曾在白区作过多年地下工作,经历过四次反围剿胜利,他赞同游击战术,赞同打出去,面对即将发生的战略变化充满希望……冯雪峰在讲述主人公故事时,不自觉带入了一些自己的经历,因此骆宾基把《卢代之死》称为“回忆录体长篇小说”。

至此,冯雪峰与骆宾基也建立了师友般的亲密关系。1944年,骆宾基在四川被逮捕,也是冯雪峰通过关系营救的。

冯潮忠说,后来许多“左联”作家来义乌参观冯雪峰故居都说,因为后来许多描写红军长征的大多都只是一些片段,只有《卢代之死》这部小说是唯一一部描写红军长征从开始到结束最完整的小说。

两度重写

最终未成成遗憾

重写《卢代之死》,是冯雪峰所梦寐以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七年里,他在繁忙的工作中,在写大量文学论文及其他著作的同时,挤出时间,重写《卢代之死》。为了这部小说,冯雪峰还非常重视保存有关长征的资料。

在此后七年时间里,熬了不知多少个夜晚,冯雪峰陆续写出了几十万字的《卢代之死》草稿。然而,就在此时他被错划为“右派分子”,被剥夺了写作的权利。他的创作激情被浇了一桶冷水,但他没有绝望,他相信再现长征,激励后人是历史赋予的使命。因此,他只是默默地暂时把这部稿子锁入箱子里。

1961年10月,《人民日报》刊登了冯雪峰被摘去“右派分子”帽子的消息,他认为这下可以静下心来,去实现20多年来未完成的夙愿。摘“帽”后,冯雪峰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搁置数年的《卢代之死》的草稿,从箱子里拿出来,端放在自己的案桌上。

然而,正当他准备动笔写作时却被告知,他可以写作,但是像长征这样伟大的题材,他不适宜写。他震惊了,这一次,他没有把稿子锁回箱子里去,而是怀着悲愤的心情把它投入熊熊炉火之中……终究,《卢代之死》没能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