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恩洪适合学生的教育 读冯恩洪《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有感

2017-07-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这是第一本能让我那么有耐心地仔细读完的一本著作,这本著作吸引我的主要原因是作者写作内容的生动化和生活化,这与一般的就理论内容泛泛而谈的教育类著作大不相同,读这本书大有一种读冯恩洪自传的感觉,因为书中很多观点的阐述都是结合了作者的亲身经历.作者语言风趣幽默,读时让人欲罢不能.读完此书,感触最深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        教育实践家冯恩洪在教育改革道路上的经历冯恩洪--一个不仅具有远见卓识,还是"艺高人胆大"的教育实践家,1985年提出了德育改革的新思维新思考.1987年提出了合

这是第一本能让我那么有耐心地仔细读完的一本著作,这本著作吸引我的主要原因是作者写作内容的生动化和生活化,这与一般的就理论内容泛泛而谈的教育类著作大不相同,读这本书大有一种读冯恩洪自传的感觉,因为书中很多观点的阐述都是结合了作者的亲身经历。作者语言风趣幽默,读时让人欲罢不能。读完此书,感触最深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教育实践家冯恩洪在教育改革道路上的经历

冯恩洪——一个不仅具有远见卓识,还是“艺高人胆大”的教育实践家,1985年提出了德育改革的新思维新思考。1987年提出了合格加特长的目标模型,提出卓越不止一种表现形式,卓越也不意味着要求所有的学生达到某个统一认定的所谓的优秀标准。1990年提出了用规范保证合格,用选择支持特长,校园里不能只有就范而没有选择。1993年提出了优秀教育资源最大化,使之进入寻常百姓家。2000年提出了教育的真谛在于人的社会化与人的个性化的和谐发展。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是有思想的老师。

二、冯恩洪教授的每天自学一小时的学习习惯

冯恩洪教授在书中谈到他从1980年7月1号开始,给自己定了一个规矩,每天自学一小时,先读书,后休息。一次他和同事在学校讨论教育问题,回到家已经是凌晨四点十分了,他洗完了澡以后,想到今天的自学一小时没有完成,于是他深深呼吸了三口气,提起精神,强迫自己坐到书桌旁。自学一小时后,他再拉开窗帘,太阳已经升起。他的这种读书习惯从1980年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他说读书给他带来了成功和乐趣,当读书使他对教育的认识由简单走向庞杂,再从庞杂回归到简单,这时他发现他把握了教育的真谛。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一个善于获得知识增量的老师,是善于学习的老师。

三、冯恩洪校长追求有生命力的教育的执着

从20世纪80年代起,他就在苦苦地追求着有生命力的教育的两个支点,即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这要求教育的思想者能够在今天的现实中敏锐地洞悉并遇见和把握两者的发展趋势;要求教育的实践者在今天的体制下实施明天的理想。沉浸在这样的追求中,就必须时刻挑战现实,从而超越现实。冯恩洪对此体会至深:“仅仅思考从今天走向明天未免有功利主义色彩;不仅思考从今天走向明天,而且着眼于明天的环境,思考如何从明天走向后天才称得上战略眼光。教育是百年树人的伟业,需要他的参与者走一步想两步。

四、冯恩洪教师“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的理念

他在书中指出:我们现在的教育是挑选适合教育的学生,而由挑选适合教育的学生走进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是一场革命,是一场告别书本中心走进学生发展为本的革命,是一场教育的深刻变革。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关键的关键是要研究学生,使教师告别书本中心,走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变革新时代。只有这样,我们培养的人将真正是“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有个性有特长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要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更好地为学生服务,需要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德才兼备的师资队伍。作为人民教师,首先要珍惜讲台,热爱讲台,享受讲台,发展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作为教师,要养成读书习惯,享受读书乐趣;要积累经验,学会反思;要学会合作,实现双赢;要做复合型的教师,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冯恩洪教授就是一个珍惜讲台,做最好的自我的优秀班主任、校长;他就是一个享受读书,积极反思的复合型的教育专家。

在他的教育生涯中,我们可以时刻看到他为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而努力的身影:担任校长期间做到“每天第一个进校、最晚一个出校”,提出的“合格 特长=建平人”、“按程度分层次教学”,举办的“庆元旦、听钟声通宵联欢晚会——给学生一个毕生难忘的学生时代”等等,那作为一名现代教育工作者,与冯教授相比,我们在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的道路上做到了多少?看到了差距,难道我们不该积极行动起来,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以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为走进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做好准备,做出贡献吗?

看完此书,无限感慨在心中,我想未来我也会是一位很好的很受学生喜欢的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