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广仁为什么叫先生】“琴是每天都要弹的”丨周广仁先生为什么长寿?

2019-09-2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周广仁大师论"音乐学习环境的重要性!"当然,周广仁每天弹琴可没想着这是练长寿功,她就是酷爱弹琴,想成为钢琴家.这个目的周广仁很快就实现了,1948年她才19岁,就与当时号称远东第一交响乐团的上海工部局管弦乐团合作,演奏了莫扎特<d小调钢琴协奏曲>,引起轰动.[周广仁为什么叫先生]"琴是每天都要弹的"丨周广仁先生为什么长寿?1956年周广仁在东德参加首届舒曼国际钢琴比赛,得了第八名.她弹的舒曼<幻想曲>代表了她当时演奏的高峰,声音优美.清晰,手

周广仁大师论“音乐学习环境的重要性!”

当然,周广仁每天弹琴可没想着这是练长寿功,她就是酷爱弹琴,想成为钢琴家。这个目的周广仁很快就实现了,1948年她才19岁,就与当时号称远东第一交响乐团的上海工部局管弦乐团合作,演奏了莫扎特《d小调钢琴协奏曲》,引起轰动。

【周广仁为什么叫先生】“琴是每天都要弹的”丨周广仁先生为什么长寿?

1956年周广仁在东德参加首届舒曼国际钢琴比赛,得了第八名。她弹的舒曼《幻想曲》代表了她当时演奏的高峰,声音优美、清晰,手指功夫根底深,音乐表现细腻,风格严谨,是第一位钢琴比赛获奖的中国人。

周广仁的身体很壮,看她年轻时的照片,不像搞艺术的钢琴家,倒像一个运动员。没错,还是为了成为钢琴家的目的,周广仁做过几年“自行车运动员”。这是为什么?原来留学德国学机械的父亲一心想实业救国或外交救国,当周广仁向父亲提出要专修钢琴时,父亲劝她:“你的德文、英文都那么好,还是搞外交吧,况且在中国搞音乐,如何能养活自己?”视钢琴为生命的周广仁固执己见,父亲终于发火了:“你实在要学,家里就不管你了!

【周广仁为什么叫先生】“琴是每天都要弹的”丨周广仁先生为什么长寿?

”周广仁更硬:“好吧不管就不管。”

其实父亲只是想通过这个方式,逼迫周广仁放弃钢琴。那时才16岁的周广仁正跟意大利钢琴家帕器(曾是十大男高音之首的卡鲁索的艺术指导)学琴,他的学费每周一次课五美元。周广仁为了支付这每月二十多美元的学费,要教二十多个小孩学钢琴。每天她都骑着自行车跑遍大上海。

周广仁大师谆谆教导:“帮学生纠正错误,不走歪路!”

有了“自行车运动员”这个底,周广仁行动能力很强。从她右手手指被砸断这件事,也能看出能自己干的事不求人的习惯已深入她的骨髓。那是1982年5月14日下午,在准备给外宾演出前。周广仁主动帮助抬一架三角琴,突然一只琴腿折断,整个钢琴倒在地,处于本能,周广仁保护琴,结果右手无名指被砸断,中指和小指粉碎性骨折。

谁能想到,第二年1983年5月16日,周广仁在北京大学进行了一场公开演出,她还专门请了为她做接指手术的李延妮医生。

李延妮说,按医院对这类事故的常规处理方法,三个手指要统统切除。但当李延妮得知这个女病人是位钢琴家时,说:“我将尽最大的努力。”李延妮把周广仁断了的无名指经过仔细修复,只比原来短不到一个关节。断掉的一截手指的指尖分别接在中指和小指上。

这个手术风险很大,如果感染、坏死,还是的截下手指,而且比砸断的还要大。这还是靠周广仁身体的底子和毅力度过了危险期。然后她就用手指敲木头,每一下都钻心地疼痛,疼出一身汗。周广仁能重返舞台绝对靠她的毅力,她长寿也是靠毅力。当然,并不是她天天有毅力地念叨着要长命百岁,而是她凭毅力做好每一件事。她在术后关键时期,每天不是想着将来能不能上台弹琴,而是想着,不能弹琴,还能教学,搞钢琴普及教育,这样她很坦然。

这种心态对她的手康复起决定性的作用。如果天天想着一定要重返舞台,手不能弹琴了可怎么办呀等等,这种焦虑的心态绝对会影响手的康复。

周广仁能上台弹琴了,仍没忘养病时搞钢琴普及教育的想法。1983年9月,她和一些同仁创办了星海青少年钢琴学校,她任校长,从此,她再没休息过一个星期天。1988年的一天,我曾去北京二中星海钢琴学校观摩过一次学生汇报音乐会,同一年3月12日,我又在中央音乐学院观摩了梁雷钢琴小曲音乐会,周广仁主持,她说:“梁雷是星海钢琴学校的学生,他经常在我的课上用钢琴展开他的想象,我鼓励他将这些想象固定成曲子,今天演奏的就是这12岁的小学生创作的钢琴小曲。

”1990年,周广仁又创办了“乐友”钢琴学校,规模超过了星海。可以说,中国钢琴能普及到今天这样的规模,和周广仁的奉献是分不开的,要不然她怎么会有“中国钢琴奶奶”的美誉。

2015年3月10日我问周广仁:“你祖父给你取名‘广仁’对你一生有影响吗?”周广仁说:“不知道。但是我很喜欢这个名字。不久前去山西五台山,山里有个寺就叫‘广仁寺’我很欣喜,寺里的主持说,这个寺就是为过路和尚修的。”广仁,广施仁爱,其实这也是周广仁长寿的原因之一。取个好名字,照亮一生。

可以说,周广仁的一生都与钢琴为伴,她的自行车运动员生涯,她用毅力创造奇迹,她照她名字所行:广施仁爱等等,都有一根红线牵着,那就是钢琴。可她父亲反对她学钢琴,祖父是宁波的实业家,家族没有任何文艺细胞,那么周广仁是如何种上钢琴基因的呢?

原来父亲在德国汉诺威攻读机械工程博士学位,母亲随父亲来德国,德国是巴赫、贝多芬、舒曼的故乡,崇尚音乐,母亲也学上了钢琴,学琴时,恰好怀上了周广仁。可以说,周广仁能成为钢琴家,是中国第一例钢琴胎教成功的范例。

周广仁曾给我说过儿时在德国的一段经历。一天妈妈抱着周广仁散步,只听一个窗口飘来了钢琴声,小广仁执意要去窗下,就在那一直听,直到琴声结束,后来妈妈想起,这正是怀广仁时自己常练的曲子。这样看,周广仁长寿的原因还有母亲钢琴胎教这一段。

周广仁的父亲反对她学琴,但送孙女广仁名字的祖父却支持她。在她十七岁时,祖父送了周广仁一台布留特纳三角琴。那是1945年,一个祖父生意上的伙伴要从上海撤回德国,夫人什么都能抛下,就是放心不下一架钢琴,可又无法带走。周广仁祖父对她说:“我孙女会弹钢琴。”那位夫人听了周广仁的演奏后,说:“你会使它发出优美的声音,你就是这架琴的好主人。”所以,周广仁祖父送名赠琴也是她长寿原因之一。

我问周广仁:“您从小到大,从青壮年到老年,每当遇到生理上、心理上、精神上的困难是怎么扛过来的?”

周广仁说:“向前看,我有一个中国钢琴普及的目标。”

这话听起来很大很空,但在周广仁这却很实很接地气。如她在1962年为什么免费给但昭义上课?课毕,还留他在家里吃饭?那时“自然灾害”常饿肚子的但昭义只有在这时才可以吃上一顿饱饭。周广仁想的是:“我可以为四川做一点工作:播一粒种子,栽一棵苗子,在一个地区发挥作用。”中国钢琴普及的意识决定她手下但昭义。40年后,但昭义培养出了陈萨、李云迪、张昊辰等钢琴家。

周广仁能扛过右断指左耳聋腿骨折等生理上的病痛,也是因为她想着中国钢琴普及还需要她。我问周广仁:“您对别人的非议怎么看?复杂的人际关系怎么处?”

周广仁说:“要么我不知道,要么我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也许‘傻’帮了我,我不是装傻,是真傻。使我傻乎乎活过这么多年。”

真傻无敌?可哪个真正的傻子有长寿的?所以周广仁的傻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因为能有一个中国钢琴普及的目标,并能七八十年每天“勤而行之”的人就是一个大智者,一个得道人。这个“傻”,恰是她生活的最高技巧。

我问周广仁:“你每天的日常生活是率性而为还是按自然生物钟?”

周广仁说:“按自然生物钟。我小时在德国养成的习惯,一直早6点起床,晚10点睡觉。现在有时9点睡。”

现在清楚了,母亲钢琴胎教,祖父取名赠琴,毅力创奇迹,追求远大而具体的目标,“真傻无敌”,顺生物钟作息,造就了周广仁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