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运周黄维 黄埔名将黄维特赦后见开国将军廖运周为何鼓眼晴咬牙齿?

2017-10-2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黄埔名将黄维特赦后见开国将军廖运周为何鼓眼晴咬牙齿?顾克美黄埔名将黄维特赦后一见开国将军廖运周为何鼓眼晴咬牙齿?想想,这很正常.要不是这廖运周在淮海战役战场率1

黄埔名将黄维特赦后见开国将军廖运周为何鼓眼晴咬牙齿?

顾克美

黄埔名将黄维特赦后一见开国将军廖运周为何鼓眼晴咬牙齿?想想,这很正常。要不是这廖运周在淮海战役战场率110师起义,那黄维还真不一定被活捉呢?

双休日,在家静静地读书,安静地研究开国将军历史。

读的是《传奇将军廖运周》这本书。读到最后,发现开国少将廖运周(1955年授予)对中国革命战争进程起着巨大作用。廖运周(1903年-1996年),安徽省凤台县人,他于1949年在双堆集战役中率部起义,直接导致国民革命军黄维部突围失败。怪不得 黄埔名将黄维特赦后一见开国将军廖运周为何鼓眼晴咬牙齿?

       但是,看看开国大将许光达的阅历,我还有点想不通。许光达,1926年入黄埔军校学习,入黄埔第五期第三大队炮科第九中队第一区队第一班,与廖运周是同桌,许光达那时名字叫许德华。

1927年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任见习排长。八一南昌起义时,许光达任七十五团二营五连连长。廖运周任七十五团团部参谋兼警卫连连长。南昌起义主力部队在三河坝失败后,廖运周与许光达还一起参加在安徽的国民党部队。后来分开。但建国后,从两人授予军衔上看,差别太大了。

         廖运周按照党的安排,一直在国民党部队中工作,并掌握部队,一直担任到国民党第一一0师师长。

        1946年6月,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国民党军工作部,派担任第一室主任的廖运周入党介绍人靖任秋,和担任驻河南新乡的国民党军一一0师师长的廖运周取得联系,计划一一0师在豫北举行起义。1946年底,一一0师成立了起义工作组,但蒋介石突然命令一一0师所在的第八十五军全部开往山东,起义的工作计划不得不暂时中止。

        1947年2月,廖运周派人在山东省阳谷县和邓小平取得联系,接受邓小平的指示把组织关系转移到了中共华东局。1947年夏,经华东局批准一一0师成立了地下党委,廖运周担任党委书记,晋冀鲁豫中央局派到该师策划起义的刘浩为副书记,李俊成、徐仁、廖宜民为党委委员,地下党委成立后,重新提出要在山东举行起义的要求。

陈毅根据山东当时的形势,指示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搞情报上,并说当前搞情报工作比起义贡献大。

所以,他们又暂不作起义的打算。廖运周把上级党组织派来的同志,安排在副官处、师直属谍报队和电台担任要职,逐步掌握了一一0师的情报工作。国民党军兵团和集团军一级的调动和作战计划,都由一一0师谍报队以最快的速度,送到距离最近的解放军前线指挥部。

有一次,国民党军计划合围在山东泰安的我第十纵队宋时轮部,廖运周派人连夜将情报送出,使我第十纵队及时安全转移。陈毅、粟裕接见了送情报的人,高兴地称赞廖运周干得好。

        1947年秋,一一0师地下党组织的关系转移到中原军区,同志们再次迫切要求起义,廖运周派人向上级请求“及早行动”。中原军区没有批准他们的起义计划,指示他们“积极准备,耐心等待,在最有利的时机,起最大的作用”。

廖运周又派人找到邓小平陈述“及早行动”的理由,邓小平更进一步指出:“要在军事上、政治上起最大作用,不光是万把人、几千支枪的问题,你们要考虑全局,不应计较局部得失。”

        1948年2月,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开出大别山,把蒋介石的部队牵得团团转。5月9日,中共中央任命邓小平为新组的中原局第一书记,全面实施逐鹿中原的战略计划。

邓小平向廖运周送来指示,说解放军在近期内要打一场大仗,要求一一0师地下党委做好一切准备,在解放军的接应下完成起义的任务。光荣的时刻很快就要到来了,廖运周马上在汉口召开党委扩大会,部署起义的准备工作。

        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打响,11月2日胜利结束,歼灭国民党军队47.2万人。紧接着,淮海战役在11月6日打响,到22日第一阶段结束,全歼敌黄百韬兵团5个军。

蒋介石惊恐万状,急调黄维、李延年兵团驰援徐州,原属汤恩伯兵团的第八十五军,也划归黄维的第十二兵团,急急开赴徐蚌前线。廖运周和地下党委的同志们意识到,邓小平指示中说的“大仗”时机到了,个个摩拳擦掌决心在前线举行起义。

11月24日,第八十五军从蒙城开到双堆集的赵庄。黄维把兵团司令部安在南坪集,命令各军向宿县攻击前进。不料,解放军暗中向南移动占领了蒙城,一下子切断了黄维兵团的后路,把黄维兵团包围在一个设计好的“口袋”里。黄维发觉情况不好,急欲跳出我军的包围圈,但仍自恃兵力雄厚,计划从每个军各挑选一个精锐师,以4个主力师齐头并进的战术,迅速向西方突围。战斗力相对较强的一一0师,“有幸”被黄维给挑选上了。

黄维的第十二兵团虽然已被解放军包围,但该部武器装备精良,而且尚未受到解放军的重大打击,如果4个主力师同时朝一个方向拼力突围,还真有可能被他给跑掉了。廖运周一接到突围的命令,马上就派人向解放军报告黄维的部署,同时要求利用突围之机举行起义,请求解放军予以接应。

为了打乱敌人的部署,廖运周向黄维建议:“4个师齐头并进,在狭小的地带展不开兵力,不如用一个师打前锋,其他3个师在后面策应;前锋师进展得手,后面的3个师迅速跟上,以扩大战果。”并且雄赳赳地表示:“如果司令官信得过我,一一0师愿为开路先锋打头阵。”黄维听了高兴万分,对廖运周又是夸奖又是鼓励。

在一一0师正面的部队,是中原解放军的第六纵队。廖运周要求六纵闪开一个口子,让一一0师过去后再把口子合上。但是,六纵只有4个旅的兵力,闪开口子后万一合不拢,被后面的敌人跟着冲出去就糟了。事关重大,他们赶紧向刘邓首长报告,刘邓首长回电指示:“要不惜一切代价,坚决粉碎黄维兵团的突围企图,同时要严密组织,保证一一0师起义成功。”

11月27日早晨6时,一一0师(缺一个团)官兵5500余人,按计划开出双堆集地区的周庄、赵庄。官兵们的手臂上扎着白毛巾,冒着淮北平原刺骨的寒风,迅速向解放军的阵地前进。从双堆集到吴大庄、西张庄30华里的行军中,黄维不断用报话机向廖运周询问“突围”的情况,廖运周也在一路上不断报告:“进展顺利,已突破共军的第×道阵地,正在继续加速前进。”

两个小时后,一一0师起义官兵按照预定的路线,全部通过了解放军的前线阵地。我第六纵队迅速合拢口子,进入阵地并封闭了通道。跟在一一0师后面的敌人部队,突然遭到我军的迎头痛击,急忙向黄维报告:“共军火力猛烈,我军伤亡很大!

”黄维十分奇怪,又问廖运周已到了哪里。廖运周回答说:“正在前进,一切正常。”黄维有些怀疑马上派飞机侦察情况。廖运周按和黄维约定的信号,向飞机表示“一切正常”。飞机盘旋了几周后飞走了,廖运周下令关闭全师的报话机,连同电台一起上交师部,切断了同黄维的一切联系。

当天下午,一一0师炮兵营参加了阻击黄维兵团突围的战斗。当晚,刘邓首长派第二纵队政委王维纲,代表刘邓首长看望起义部队官兵,在连以上军官会议上宣布廖运周是共产党员。

11月29日,廖运周发出《廖运周将军给毛主席、朱总司令致敬电》和《廖运周将军致第十二发来贺电,高度赞扬了原国民党第一一○师官兵的义举,鼓励他们为革命再立新功。

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胜利结束,共歼灭国民党精锐部队55.5万人,基本上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中、中原地区,直接威胁到国民党政府的首都南京。蒋介石于1月21日宣告“引退”。

淮海战役后,起义的国民党军第一一0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兵团第十四军第四十二师,廖运周任师长。

       黄维, 中国国民党军将领。号培我。江西贵溪人。早年就读于黄埔军校第一期、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一期。曾任第十八军第11师第32旅旅长、第11师副师长。1934年5月,任第11师师长。

1935年4月,授陆军少将。1936年赴德国学习军事。回国后,任第十八军军长。1939年6月,授陆军中将。1940年11月,任第五十四军军长。1943年调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中将高级参谋、军委会督训处副处长。

1945年任青年军第三十一军军长。抗日战争胜利后,任青年军编练总监部副监。1948年9月,调任第十二兵团司令官,仍兼新制军官学校校长。同年12月,在淮海战役中被俘。1975年3月,获特赦。后任全国政协文史专员,致力于军史研究,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常委,黄埔同学会理事。1989年3月20日卒于北京。

黄维被俘后,在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他刚到功德林时一身患有五种结核。经医护人员四年的精心治疗和护理,终于根治了他的病症,使他重新站了起来。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他很关心家乡的建设事业,几次回家乡探亲。

1983年,他出席了第六届全国政协会议,被选为常务委员。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时,他专门撰写回忆文章,表达了对当年同甘共苦,如今还在台湾的老同学的怀念之情。他在给老同事的信中写道:“祈求祖国统一,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如统一早日实现,我当亲赴台湾和你们把酒言欢。

"”1985年秋,黄维回到家乡贵溪,他写道:“身经百战图报国,少年从军白头回。盛源乡情感人深,间里空巷遮道迎。欣欣向荣山河变,劳动致富乐尧天,老夫喜有壮心在,振兴中华共比肩。”

据开国将军(1961年由大校晋升为少将)张子明介绍,他与廖运周很熟悉,曾经在42师班子中担任政委职务。这42师首任师长与首任政委感情很深。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一次酒会上,廖运周与黄维相遇。黄维立即鼓起两只眼晴,咬着牙不理,还对过去劝解的文强(毛之表弟)说:“这个廖运周,把我的部队都送掉了,没他我还不一败呢”。

文强说,“不要到了这个时候这骂人家,都过去这么长时间,恩恩怨怨不要总记在心里,付之一笑就对了嘛”。黄维竞说“你付之一笑,我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