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洁老师 关于教师角色的新思考——读鲁洁《德育新论》有感

2017-06-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教育者的社会角色转换是鲁洁<德育新论>中第十章第二节的内容,作者通过教育者角色的德育定义,教育者角色转换的内容,教育者角色转换的因素,信息时代教育者的角色等知识阐述,要求教育者角色要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发生转换.由此使我想到上次业务学习时,教研组长发给我们的学习材料.其中关于教师角色的转变就有这样几条:1.由"园丁"向"人生的引路人"转变园丁是令人尊敬的.但"园丁"有时是令人遗憾的,因为园丁把花木视作"另类生命&quo

教育者的社会角色转换是鲁洁《德育新论》中第十章第二节的内容,作者通过教育者角色的德育定义,教育者角色转换的内容,教育者角色转换的因素,信息时代教育者的角色等知识阐述,要求教育者角色要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发生转换。

由此使我想到上次业务学习时,教研组长发给我们的学习材料。其中关于教师角色的转变就有这样几条:

1、由“园丁”向“人生的引路人”转变

园丁是令人尊敬的。但“园丁”有时是令人遗憾的,因为园丁把花木视作“另类生命”。园丁在给花木“浇水、施肥”的同时,还要给它们“修枝、造型”,它们是按照园丁自己的审美标准把花木塑造出来供人们欣赏。在园丁看来不合自己情趣的“歪枝”、“残枝”是可以“判死刑”的,它们可以随意“修剪”,可以培育出以曲为美的“病梅”。

然而教师与学生的生命同源,教师应该允许学生的缺点存在,应该允许奇才、偏才、怪才、狂才的发展。教师应该给学生的成长引路,给学生的人生导向,而不是限制学生的发展空间,更不能给不服自己管教的学生或有某种缺陷的学生“判死刑”。

教师应该多一些爱心,多一些对“问题学生”的理解与关怀,将学生的缺点当做财富而施教,因为它可能使你成为教育家——没有任何一个教育家不是因为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获得成功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家的。其本质就是“因材施教”,就是要求教师承认人人都有才,人人能成才,人才只有类而无层。

2、由“统治者”向“平等的首席”转变

教师不能把课堂视为自己的课堂,而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不能作课堂的统治者,因为统治者总免不了令人“惧怕”。教师应从统治的“神坛”上走下来,与学生融为一体。在新课程中教师不能再是居高临下的,而是与学生站在同一个平台上互动探究,在平等的交流中作为“裁判”,在激烈的争论中做“首席”。

3、由“一桶水”向“生生不息的奔河”转变

我们曾经认可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要有一桶水的观点,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教师原来的一桶水可能已经过时,这就需要教师的知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得更新,需要教师成为“生生不息的奔河”,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挖泉”即挖掘探寻,以寻到知识的甘泉。

4、由“挑战者”向“应战者”转变

新的课堂中不能仅仅是教师向学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解决问题。它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因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向教师提出问题,便是对教师的挑战。开放的课堂中教师随时可能接受学生的挑战,而成为应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