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江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长江学者”王宁教授莅临文学院作学术讲座

2017-10-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9月27日上午,教育部"长江学者".清华大学王宁教授莅临文学院,为广大师生作了一场名为<比较诗学.认知诗学与世界诗学的建构>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所张同胜副教授主持,来自文学院.外国语学院的50多位师生聆听了讲座.王宁教授重点讲述了"世界诗学"建构的九条标准.第一,"世界诗学"的建构要突破西方中心主义的局限性;第二,要跨越语言与文化的界限;第三,必须具有普适性,能够用于解释所有的文学现象;第四,要同时考虑普适性与相对性,

9月27日上午,教育部“长江学者”、清华大学王宁教授莅临文学院,为广大师生作了一场名为《比较诗学、认知诗学与世界诗学的建构》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所张同胜副教授主持,来自文学院、外国语学院的50多位师生聆听了讲座。

王宁教授重点讲述了“世界诗学”建构的九条标准。第一,“世界诗学”的建构要突破西方中心主义的局限性;第二,要跨越语言与文化的界限;第三,必须具有普适性,能够用于解释所有的文学现象;第四,要同时考虑普适性与相对性,应当向取自民族/国别文学和理论批评经验的所有理论开放;第五,“世界诗学”不可以对文学进行“强制性阐释”;第六,“世界诗学”应当具有开放的理论话语,能与人文学科其它分支学科领域进行对话;第七,“世界诗学”应该具有可译性,以便能够对西方世界以外的文学进行有效阐释;第八,“世界诗学”的建构永远处在一种未完成的状态;第九,“世界诗学”应该处于一种不断被重构的动态过程之中。

对于建构“世界诗学”的理论依据,王宁教授总结为三点。第一,“世界诗学”的构想是基于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成果之上的一种理论提升,是根据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的实践需要而提出的;第二,产生自西方语境的理论不可能涵括东西方所有的实践范畴,“世界诗学”的建构从而十分必要;第三,中国学者始终关注西方文学理论前沿,同时也有丰厚的东方本土文学和理论素养,因此完全有能力从边缘步入中心,并在与西方乃至国际同行的对话中提出自己的理论构想。

张同胜老师对王宁教授的精彩报告进行了总结。他表示,王宁教授讲述的是最前沿的学术思考,“世界诗学”这一构想正体现了理论的前瞻本性。王宁教授不仅告诉我们他构想了什么,还告诉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构想以及他是如何建构和论证的。

讲座结束后,在座老师和同学们纷纷就自己关心的话题与王宁教授进行交流。王宁教授结合自己的学术研究经历给予耐心、详细的解答。

此次学术讲座拓宽了同学们的文学研究思路,开阔了同学们的学术视野,对同学们今后的学术研究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据悉,王宁教授为拉丁美洲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现任清华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外国语言文学系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院长、致远讲席教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文学组评审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文学与艺术组评审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