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名旦华文漪美国归来

2017-12-0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北京长安大戏院炸开了锅!一场或许永生再难一遇的昆曲<墙头马上>正在隆重谢幕--叫好声此起彼伏,持续了许久许久,谁也数不清台上的演员谢幕了几回,只记得耀眼灯光下站立着的,是一对光彩照人的才子佳人,华贵优雅,宝光流转,顾盼生姿--这一刹,谁也不会想到这好似从吴道子画中走出来的一对"璧人",其实早已过了花甲之年!飘零海外整整19年的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华文漪终于回到了祖国的舞台.性格独特的"小梅兰芳"半个世纪前,经过1000个报考者挑60个的残酷竞争,年幼的华文

北京长安大戏院炸开了锅!一场或许永生再难一遇的昆曲《墙头马上》正在隆重谢幕——叫好声此起彼伏,持续了许久许久,谁也数不清台上的演员谢幕了几回,只记得耀眼灯光下站立着的,是一对光彩照人的才子佳人,华贵优雅,宝光流转,顾盼生姿……这一刹,谁也不会想到这好似从吴道子画中走出来的一对“璧人”,其实早已过了花甲之年!飘零海外整整19年的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华文漪终于回到了祖国的舞台。

性格独特的“小梅兰芳”

半个世纪前,经过1000个报考者挑60个的残酷竞争,年幼的华文漪考上了“上海华东研究所昆曲演员训练班”。那一年的同学,如今个个大名鼎鼎——蔡正仁、岳美缇、计镇华、梁谷音、张洵澎、杨春霞,为之授业的恩师有朱传茗、沈传芷等“传”字辈艺术家,以及大师级的俞振飞、言慧珠两位校长……这些大大小小、老老少少,连同华文漪一起,早已构成了新中国艺术史上一段不可或缺的辉煌历史。

与绝大部分同学一样,华文漪入校时对昆曲一无所知。报考的初衷,也甚是简单——“随便演什么戏,只要是演戏就好了”。

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昆剧演员,除了练功学戏外,还不用交学费,一年发春秋两套校服,生活上有保姆照顾,食堂每天还有荤素搭配的营养餐。有时候,老师们为了让孩子们好好学戏,还自己掏腰包,买糖、买雪糕给大家吃。学戏之余,华文漪和同学们还经常被学校安排去观看众多艺术家们的精彩表演。这样,华文漪才得以欣赏到梅兰芳、周信芳、李玉茹、童芷苓等艺术大师鼎盛时期的精彩表演。

当时,华文漪在班中并不属于十分出挑的孩子,她文静、优雅,身材高挑却并不张扬,直到一出汇报演出的《断桥》,才令老师发现了她,八年岁月转瞬即过,“有女初长成”的华文漪俨然是“昆大班”中光彩夺目的佼佼者了。毕业公演大戏、香港巡演《白蛇传》、挑梁主演现代戏《琼花》……一个个机会轻而易举地落在了华文漪的头上,俞振飞称她是“几百年出一个的天生闺门旦”,观众们由衷地称赞她是“小梅兰芳”。

然而,就是这位光华夺目的“小梅兰芳”,却有着极为倔强独特的个性。曾有圈内人士撰文回忆——“那时华文漪已经小有名气,文艺界常有晚会,姑娘们围着首长、前辈,雀跃、笑闹、跳舞、歌唱,而她却常常独自坐在一旁,和别人不太一样”……这就是华文漪,绝不多一分特别的谄媚,自有一番气派尊严;而对于市井小民、寻常百姓,华文漪也绝不少一分活泼、亲近。

有位戏迷来信说“没有录到电台里你唱的那段”,火爆的她丢下信就拉着搭档岳美缇冲到人家家里,做一回“活体收音机”,一搭一唱演出一段“现场版”,把那写信的普通家庭妇女惊得呆在当场,激动不已……

这一切,出自华文漪所为,既不令人生厌,更不令人惊讶。台上妩媚娇柔到无以复加的她,台下常常笑称“自己的温柔都在台上用尽了”,生活中总是风风火火、雷厉风行,宛如男子。这一点,倒颇似她的恩师言慧珠。可以想见,华文漪的“口碑”,自然也会像言慧珠那般,“亲者爱之,仇者恨之”,极致到无可挽回,也为她今后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留美不归起风波

由于华文漪的出众与优秀,1985年她被领导任命为上海昆剧团团长。虽然当上了团长,可华文漪对于怎样做一个“领导”却毫无概念。尽管上任伊始她就曾明言:“当团长可以,但事情我都不管。”可无论如何,大大小小的纠纷、演出任务的分配、工资奖金的多寡……一系列极为现实的问题总会摆在她的面前。

在现实生活中,华文漪根本无法应对人情世故。没有任何行政经验的她被指责为“霸占舞台的戏霸”;不懂调解纠纷的她在面对人事问题上常常被弄得“里外不是人”……华文漪渐渐感受到曾经相濡以沫的同学、同事如今对自己有着多大的不满,但她却真的回天无力,茫然不知所措。1988年,当了三年团长的华文漪以一封辞呈,告别了团长之职。

上世纪80年代末期,戏曲舞台普遍不景气,尤其是昆剧舞台,更是观众寥寥,局面困顿之极。同时,国内一些优秀的戏曲编剧、导演如杨村彬、阿甲、李紫东等相继辞世,更让华文漪感到无助,她甚至觉得“自己的艺术生涯已经到顶了,不可能再超越了”。加之“戏霸”称号压得她喘不过气,“一根筋”的她赌气地觉得“既然你们那么想要出来,要成角儿,那么我就不演出,让给你们!”

就在这样的心态下,1989年7月,华文漪随上海昆剧团赴美演出。就是在那儿,她希望自己能够在美国小住一段时间,安静地进行一些艺术上的思索和拓展。于是,在演出圆满落幕后,华文漪向昆剧团打了“休息一年”的申请报告。然而,报告最终的结果却是“不同意”。性格倔强的她一气之下,做出了一个出自她身上似乎极为正常的决定——自行留在美国。

然而,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出自本人、绝无他意的决定竟引起了一场惊世骇俗的舆论风暴。华文漪“留美不归”的性质越来越严重,最终担负上巨大的“政治问题”。从此,舞台上也再不能见到观众熟悉、喜爱的“华美人”了。

“华美人”归来

定居美国之后的华文漪,一度被国内某些人说成“西方人家里的保姆”,甚至还有“嫁了个外国老头子”等等说法。而事实上,华文漪并没有远离昆曲。她与先生苏盛义一起,在洛杉矶创办了“华昆研究社”,每年定期组织汇演,并向当地华人、华侨教授昆曲艺术;她还先后在美国的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著名高校担任“客座教授”,巡回演讲,向金发碧眼的外国人介绍、传播昆曲艺术;1992年,她又应白先勇之邀赴台湾演出《牡丹亭》四场,让台湾观众多年来第一次见到专业的昆曲表演,开一时之先河;此外,她还配合先生苏盛义,多次邀请国内艺术家访问美国,向美国政府、媒体与群众介绍当代中国优秀的艺术。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不断有人自国内带口信给华文漪,“国内很欢迎你回去”。经过思想斗争之后,已拿到美国居住证(未入籍)的华文漪决定回一次祖国,回一次上海。当上海方面有关领导得知此消息之后,立即为华文漪办妥了一切回国事宜,领事馆第二天就为华文漪准备好了全新的中国护照,这一切都让华文漪感动不已。

1996年9月,华文漪终于回到阔别七年的大陆舞台。她获得了文化部颁发的荣誉奖,并在北京参加了全国昆剧汇演。那一次,朱镕基、陈至立等领导同志相继接见了她……尽管如此,因为种种原因,华文漪依然没有回到上海的舞台。

2006年岁末,苦闷的华文漪与丈夫联名向当时上海市委主要领导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华文漪表示了对自己当年冒失行为的悔意,也说出了自己不能回到上海舞台的苦闷。不久之后,华文漪回到了上海,并应邀在今年年初一场纪念恩师言慧珠的演出活动中担任主演。后来,华文漪又应邀担任了上海市戏曲学校闺门旦班的任课老师,教授她的成名作《断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