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坝光村】深圳最后的原始净土——坝光村

2019-04-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坝光村原名坝岗村,村民的祖先从紫金县到此定居时,田地常受海水浸淹,后建起一条大坝阻拦海水,故取名为坝岗.因在本地方言中,"岗"与"光"发音非常相近,后来坝岗就被叫成坝光.村里居住着多个姓氏的客家人,是名副其实的客家村.300年前,他们的先辈来到这里开基落业,繁衍后代,形成了18个村落.他们以农为业,渔.盐为辅,营建了一个美丽的家园.[大鹏坝光村]深圳最后的原始净土--坝光村坝光是深圳市保留不多的天然海岸线之一,海水与淡水交接的水环境,也是最适宜海洋生物繁衍生息的地方

坝光村原名坝岗村,村民的祖先从紫金县到此定居时,田地常受海水浸淹,后建起一条大坝阻拦海水,故取名为坝岗。因在本地方言中,“岗”与“光”发音非常相近,后来坝岗就被叫成坝光。

村里居住着多个姓氏的客家人,是名副其实的客家村。300年前,他们的先辈来到这里开基落业,繁衍后代,形成了18个村落。他们以农为业,渔、盐为辅,营建了一个美丽的家园。

【大鹏坝光村】深圳最后的原始净土——坝光村

坝光是深圳市保留不多的天然海岸线之一,海水与淡水交接的水环境,也是最适宜海洋生物繁衍生息的地方。它有中国乃至全世界,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树龄最长的天然古银叶树群落,在红树林湿地研究中堪称“活化石”。

【大鹏坝光村】深圳最后的原始净土——坝光村

村情概况

由于坝光村还未曾开发,生态环境保持得特别好,有大片的红树林,成群的白鹭,附近还有火山岩石地貌的岛屿、沙滩,非常适合深圳人周末休闲度假。坝光村由18个自然村组成,散布在16公里的海岸线旁。坝光地处偏远,山多地少,过去的交通不便却为深圳保留了一块山清水秀、景丰林密的城市净土。村里人介绍说,村里的古树众多,品种珍贵,随便一棵大树,树龄都可达百岁以上。

【大鹏坝光村】深圳最后的原始净土——坝光村

坝光村地处偏远,正所谓藏在深处人未识,是深圳所剩不多、尚未开发的处女地。这里蓝天白云,低丘连绵,山林葱茏,绿野广阔,是游人远离都市,感受自然的好去处。

葵涌办事处八村一居委会中,坝光村是最大的一个行政村,面积多达39平方公里,近两千常住人口占葵涌常住人口的约四分之一。事实上,加上外来人口,全村人口也只有2400余人。

按照旅游生态村的定位,区、街道都对坝光村环境保护给予了高度关注,引进项目或是企业一直坚持环保一票否决制。无论在盐灶村,还是人流量相对较多的坝光小码头,都没有一家工业企业或是肆意排放的污水。村委所管辖的18个自然村中,没有一家厂房。村里新旧15家厂房,全部都在办事处的奔康工业区内。村里主要收入来源就靠厂房出租和耕地出租,耕地出租主要用来种红薯以及养虾。

为积极响应环保要求,坝光村集体没有一家海洋养殖场,村里先前的水上餐厅也早已被清理关闭。还有六七户海上养殖户以及近二十家养虾户,但这些养殖基本上没有什么污染。

除了盐灶村的银叶树群落外,村里还有上百年的榕树、龙眼、荔枝等珍贵树种以及约十多亩的红树林,自然植被保护完好,全村可利用的土地约有12平方公里,非常珍贵。村民如今都很自觉地去保护生态,发现有谁破坏环境,村民就不答应。

由于缺少工业,坝光村在保护了全村优美自然原生态时,也付出了经济不发达的代价,现如今依然是葵涌里最贫困地区之一,人均收入偏低。

古村特色

古树之村

在坝光,茂盛如云。村里人介绍 说,村里的古树众多,品种珍贵,随便一棵 大树,树龄都可达百岁以上。

坝光盐灶村后有一处银叶树群,据说 是目前世界上仅中国、日本、印度才有的 珍稀树种,目前已经被列为“国家珍稀植 物群落保护小区”的重点保护对象。

300 年树龄的大树,树围巨大,能 达四五米,它的根部成板状裸露在外 面,虬龙似的扭曲、伸展、盘错,几乎有 两米高,本身就好像一座惊心动魄的巨 大雕塑。

另一处是通往坳仔村的,上百棵樟树 头尾相接,彼此扶持,拥抱着生长在一起, 整个村子都仿佛沉浮在一片樟树叶子的 绿荫里。

在坝光,南方常见的百年大榕树更是 随处可见,有一棵古榕树长了250 年,它 与众不同,独木成林,叶茂枝繁,沉沉的根 须飘摇垂地。

10年前,坝光的沿海滩涂长满了红树林,大约有200多亩,那时候有几千只白鹭在这里安家,成群结队飞来飞去非常壮观。后来因为海产养殖使红树林遭到致命的毁灭,鱼虾不收,白鹭流离。不过现在在村民的自觉保护下,一些鸟类又开始返回其中。

海趣之村

离开坝光树林向前几百米,便可以看到海,绵延13公里。这个海湾由于地理因素,滩浅而相对封闭。因为原始,海滩上才有自然原本的记录。坝光沙滩上的贝壳又大又多,可以满足城市人对自然的渴望。这里的贝壳形状完整而多样,还有别处难寻的种类。

然而看海最美的一段,还是傍晚时节。如果天气晴好,圆圆的夕阳闪着金色渐渐沉下,地平线从炽烈的白金似的光芒变成黄金似的橙色,尔后是醺醺然的红色,沉默的紫色,一轮夕阳沉于大海,终于夜幕四合。

坝光坳仔码头,是典型的渔人码头,每天从早到晚,都可以看到有渔民售卖刚刚出海的新鲜海产,有时还有些渔人自做的观赏品:鲜活珊瑚、海马、海星等。另外,还可以从码头坐快艇出海,在海中央的渔排上或者海岛上吃海鲜,十分有趣。

在这里玩是别样的。弄一只小木船,深入大海,以原始的方式钓鱼,还可以把钓到的鱼拿到岸上用火烤熟了吃,天然的野趣,自娱自乐,这可不是城市里能享受到的乐趣。

即将消失的村庄

从2005年定位精细化工产业园,到2013年燃煤电厂,再到今天的国际生物谷,规划定位变了三次,坝光村都难逃整体拆迁的命运。目前,总体搬迁比例已达97%,这片原生态村落即将消失。

如今,由海边的18条自然村组成的坝光社区大多人去楼空。坝一村和坝二村还稍好些,李屋村、盐灶村就让人嗅出了“死村”的气息,绝大部分村民都已搬走。民宅大门敞开,破败得让你完全没有进入的欲望。

李屋村,一户门头上题着“九牧世居”的老宅子显得很大气,双扇木门紧闭,院子里遍生一人多高的野草。村里的两株龙眼树上果实累累,但旁边的房子早已拆成了瓦砾废墟,无人再去收摘。

2005年,深圳市提出以惠州大石化项目为契机,合作打造世界级大亚湾临港化工园区,随后决定将坝光作为精细化工园区首选地。园区将重点发展LNG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三大产业。

挖掘机来了,人就得走。世居在此的坝光村民不想搬也得搬。长满杂草的破墙残壁上仍留着些标语,如“坝光正宗窑鸡”,“洗手间每次一元”,“此处禁止停车,游客发生事故后果自负”。过去观光旅游带来的喧闹早已不复存在。

顺着盘山公路,七扭八弯转到3634名坝光“土著”以后的新家——位于葵涌街道丰树山路的安置区。据说这里是全市最大的环保安置房项目,占地21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66.5万余平方米,依山傍河,风景很好,不过安置区的名字不太好听,总感觉有种避难所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