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平祖籍 腾浪万里根犹在——探访王金平的祖籍地龙海白礁

2017-07-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台湾知名人士王金平接受香港文汇报专访时透露,希望访问大陆"能尽快成行",完成五六年来的心愿.如能成行,他将顺道回福建老家祭祖,完成作为中华民族子孙后代慎终追远的心愿.而3月13日厦门日报的<台海新闻>版报道"王金平争取四月回闽祭祖"的新闻,顿时传遍了王金平祖籍地漳州龙海角美镇白礁村,村民们心潮澎湃,翘首以待,热烈盼望着王金平回乡谒祖.3月13日厦门日报记者特地前往与厦门毗邻的漳州龙海市白礁村,探访王金平先生的祖籍地.割舍不断的浓浓亲情顺着白礁村的

    台湾知名人士王金平接受香港文汇报专访时透露,希望访问大陆"能尽快成行",完成五六年来的心愿。如能成行,他将顺道回福建老家祭祖,完成作为中华民族子孙后代慎终追远的心愿。而3月13日厦门日报的《台海新闻》版报道"王金平争取四月回闽祭祖"的新闻,顿时传遍了王金平祖籍地漳州龙海角美镇白礁村,村民们心潮澎湃,翘首以待,热烈盼望着王金平回乡谒祖。

3月13日厦门日报记者特地前往与厦门毗邻的漳州龙海市白礁村,探访王金平先生的祖籍地。

割舍不断的浓浓亲情

顺着白礁村的水泥马路径直前走,白礁村的风貌在我们眼前展开。一路上道,路两边闽南燕尾式老屋和新建的洋楼相互错落,各展风姿。

王金平故里的王氏宗祠就在闻名遐迩的白礁慈济祖宫边上。接待我们的白礁王氏宗亲王加兴先生告诉我们,2004年,王金平胞妹王梅到龙海角美灿坤等台资企业参观,途经白礁村,为证实白礁村乃台湾王氏的祖籍地,她特意来到了白礁王家祖庙以求证实。

因为王金平家族完整地保存着王氏族人从闽南白礁到台湾的详细记载的族谱,而且族谱世代续修,一直修到了王金平这一代,所以王梅对自己家族的历史非常了解。当时在白礁慈济宫里,王梅女士的无限感慨涌上心头,还未看到祖宗牌位时,她已泪流满面。当她得知白礁的族谱已经丢失,回去不久就寄来了台湾保存完整的王氏族谱寄回白礁。

次年11月28日,王金平的胞兄王珠庆趁参加第六届世界同安联谊大会之际,带着家人到白礁村寻根谒祖。这次回乡祭祖,对于王氏家族和白礁乡亲都期待已久,到祖地寻根是王氏子孙"慎终追远"情怀的自然流露。由于白礁村王氏家族的族谱已经遗失,王金平先生特地将族谱从台湾寄回来,宫中负责人为我们展示了这份珍贵的族谱世系表,上面清楚地记载着王氏家族血脉的发展,成为王氏家族寻亲的有力证据和祭祖依托。

站立于白礁的土地上,呼吸着故土的空气,久经历史的小村穿越了时空的界限,将祖先与后世子孙的血脉之情紧紧相连,此番相聚,王氏子孙与白礁王氏宗亲双方心头滋味自不待言,其中所凝聚的是一段割舍不断的浓浓亲情。

王氏家族的"上巷"源自"乌衣巷"王金平祖上居住过的上巷。

作为漳州龙海白礁村王氏族人在台湾的后裔,王金平家族和其他姓氏一样,都深深牢记了自己在祖国大陆的根。

熟知白礁王氏家族历史的王振来、王亚生先生告诉我们,白礁的王氏家族,其先祖可远追至东晋宰相王导。在白礁村上巷的王氏宗祠祠堂门口的石柱上刻着这样一副对联:巷本乌衣分上下,堂名世飨嬗春秋。这副对联道出了王氏家族的渊源和荣耀。

厅堂石柱上的对联则形象地记叙了王氏家族的渊源:分支来自固始到白礁腾浪万里,创业本在同安振乌巷长享千秋。在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所写的"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一诗中,"乌衣巷"指的是东晋宰相王导在南京的住所;而在白礁村的王氏子孙,以祖先王导为本族的荣耀,因为五代在福建建立"闽国"的王审知就是王导的后裔,王审知成为了王氏的开闽始祖,这样,王审知的后代就传衍到了白礁村的上巷。

这便是对联与唐诗中所揭示的乌衣巷与白礁上巷的历史渊源关系。

在王金平家族的族谱中明确地记载了王家祖上的居住地是白礁的上巷。王加兴先生解释说,白礁村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隶属泉州府同安县明盛乡积善里二十都。其中"里"和"都"均为宋元时的行政区划单位,如厦门原称同安县嘉禾里,隶属于绥德乡。

历史上,同安县积善里的范围包括现在厦门海沧东孚镇和漳州龙海市角美镇一带,一直到1957年行政区划改革,历史上的积善里被分割为两部分,一部分属漳州,一部分属厦门,白礁村从那时起归属龙海角美镇。

而"上巷"是白礁村中的一处古老地名,也就是王金平家族的祖上最具体的祖居地。王氏宗祠的"世飨堂"里供奉了许多王氏祖先的牌位,可以看到其中有肇基白礁上巷的始祖王右丰的牌位,王右丰所传的派系即是王金平家族这个派系。在从台湾寄回的王氏家族的族谱中也同样记载着台湾上巷派的始祖是王右丰,因此,世飨堂内一直供奉的王右丰的牌位,可与族谱相互印证。

白礁村位于厦漳两地交界处的中心,处在九龙江出海口,每当海潮涨落之时,水流激荡,村前礁石被冲刷成白色,或曰:潮汐之时,"村前顿起芦花结为白礁",故而得名"白礁"。王先生告诉我们,在出海口处有个双涵古码头,古时用于停泊船只,同时也是与台湾往来的方便出口。

由于白礁村面朝大海,波飞浪涌的大海塑造了村民们坚韧、刚毅的品质以及谙熟水性的强健体格。明末清初的时候,郑成功为了驱逐荷兰侵略者,曾回到白礁村招募壮勇,村里的三百多个青年自愿组成忠贞军,随郑成功赴台参加驱逐殖民者的战斗,当时指挥部就设在白礁慈济宫第一殿的二楼,而双涵古码头就是当年忠贞军的出发之地。

据说,在这三百多个青年中,就包括了王金平家族的始祖王文医,王文医从白礁出发到达台湾,后在台湾定居下来,在那里传衍了王氏的子孙,成为王金平家族在台湾的开基始祖。

经过确认族谱,台湾王氏开基始祖王文医是白礁王氏第13世传人,王珠庆、王金平兄弟6人是白礁王氏第22世传人。在台湾,王氏传到王金平、王珠庆这一代,已是第11代。

听说王金平要回来宗亲们好高兴,白礁王氏宗亲畅谈王金平家族。

白礁历来是漳州地区富足的鱼米之乡,现有村民5200多人,村民们多以渔、农业为生。由于靠近大海,这里的海产品特别丰富。沿途可以见到好几处堆积如山的海蛎壳,白礁海蛎,享有盛名。村民在村道上向来客出售现剥海蛎,由来已久,可谓是白礁的特色风情。

当我们在前往王金平祖上王文医所住的上巷途中,见到马路两旁有许多卖海蛎的村民,他们都正忙着将一只只海蛎从壳中挑出,个个动作娴熟,仔细一看,每只海蛎都新鲜硕大,光泽白亮。

王氏宗亲王加兴先生对我们说,海蛎是白礁的特产,由于养殖地位处江水与海水交汇处,所以质量特别好,销路也很好。行走于村中,感受着白礁特色,历经了百年沧桑,现在的白礁村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村民们在经济上逐渐富足起来,我们进入了王金平祖上王文医居住过的上巷,乡亲们向我们热烈谈论起了王金平的家世。

尽管年代已久,但上巷王氏宗亲与王金平的血缘脉络仍有迹可寻,村民王老先生已年近八旬,他说,几个村里的宗亲听说王金平要回来的消息,他们走家串户地相互转告,真是又高兴又期盼。

上巷里有个小山岗,那儿生长着一棵巨大的榕树,据村民们说它已有五六百年的岁数了,这棵阅尽沧桑的古榕如今依旧苍翠挺拔,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上巷的历史发展。

站在山岗顶上极目远眺,蔚蓝海湾尽收眼底,不由得让人回想起当年忠贞军出发时的场面何等壮阔。如今那些带着古老闽南韵味的老房子正逐渐消失,代之而起的是改建或扩建了的新房。在这片土地上安居乐业的王氏子孙们,如同那棵古榕般枝繁叶茂、生生不息。

 白礁村还因供奉着保生大帝的祖庙"白礁慈济祖宫"而闻名,被誉为"闽南故宫"。历史上,1661年民族英雄郑成功率师忠贞军登陆台湾,曾特地迎请白礁保生大帝祖庙分灵金身随战船同渡海峡,待郑成功收复台湾后,移居台湾的漳州人仿白礁慈济宫式样,先后在台湾建成200多座慈济宫,白礁宫遂成为祖宫,每年的三月十五日保生大帝诞辰日前后,即三月十一日至十七日,台湾漳籍人都要遥拜大陆祖宫,在学甲慈济宫举行"上白礁"谒祖祭典,仪式隆重,场面壮观。

白礁慈济祖宫成为闽台两岸血脉相承的历史见证。又是一年"上白礁"谒祖祭典来临时,我们和白礁村村民的心情一般,翘首企盼着王金平先生访问大陆、回乡谒祖这激动人心的时刻。古诗有云:"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虽然如今王氏家族后代子孙已传衍至他乡,但是根同宗、血同源,永远延续传承、不会改变的乃是祖籍地的印记。 

聚焦

王金平兄弟是白礁王氏22世传人

●白礁村位于九龙江出海口,每当海潮涨落之时,水流激荡,村前礁石被冲刷成白色,或曰:潮汐之时,"村前顿起芦花结为白礁",故而得名。

●白礁村中的王氏家族,其先祖可远追至东晋宰相王导。五代时在福建建立"闽国"的王审知就是入闽的白礁村王氏子孙的始祖。台湾王氏开基始祖王文医是白礁王氏第13世传人,王珠庆、王金平兄弟6人是白礁王氏第22世传人。

●白礁村还因供奉着保生大帝的祖庙"白礁慈济祖宫"而闻名,被誉为"闽南故宫"。

回放

王氏家族寻根之旅

2004年10月,王金平胞妹王梅到龙海角美的台资企业参观,途中看到路标显示"白礁"时,便问陪同人员此地是否就是"同安白礁",得到确认后,王梅随即临时改变行程,直奔白礁寻根谒祖。

2005年11月,第六届世界同安联谊会召开前夕,王金平先生委托大哥王珠庆发函给筹委会,请求协助调查有关他们家族祖地的资料,他提供的地址为——"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积善里白昆乡堡白礁乡上巷祠堂边人民二十都"。对此,组委会专门抽调人手,在同安文化局原局长颜立水的帮助下,最终证实王金平家族的祖籍地就在龙海市角美镇的白礁村。

2005年11月28日,王金平的胞兄王珠庆先生带着儿子王峻邦、王峻良趁参加第六届世界同安联谊会之际,到白礁村寻根谒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