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斋随笔》(南宋)洪迈 著

2018-03-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本书是南宋洪迈(1123~1202)著的史料笔记,在我国历代考证笔记中最富成名.被历史学家公认为研究宋代历史的必读之书. 本书共五笔,74卷,1220则.其中,<容斋随笔>16卷,329则;<容斋续笔>16卷,249则;<容斋三笔>16卷,248则;<容斋四笔>16卷,259则;<容斋五笔>10卷,135则.是作者数十年博览群书.经世致用的智慧和汗水的结晶.   <容斋随笔>内容繁富,议论精当.有对宋代典章制度.官场见闻.社会风尚的记

本书是南宋洪迈(1123~1202)著的史料笔记,在我国历代考证笔记中最富成名。被历史学家公认为研究宋代历史的必读之书。 本书共五笔,74卷,1220则。其中,《容斋随笔》16卷,329则;《容斋续笔》16卷,249则;《容斋三笔》16卷,248则;《容斋四笔》16卷,259则;《容斋五笔》10卷,135则。是作者数十年博览群书、经世致用的智慧和汗水的结晶。   《容斋随笔》内容繁富,议论精当。有对宋代典章制度、官场见闻、社会风尚的记述;有对宋以前王朝废兴、人物轶事、制度沿革的记述;还有去伪存真的考订,入情入理的分析。其中对一些历史经验的总结颇有见地,许多资料为官方史志所不载,是我国古代笔记小说中不可多得的珍品。该书一经问世,在朝野引起强烈反响。

内容推荐

本书是南宋洪迈所著的史料笔记,被历史学家公认为研究宋代历史必读之书。该书与沈括的《梦溪笔谈》、王应麟的《困学纪闻》,被认为是南宋三大最有学术价值的笔记。 本书所涉及内容自经史诸子百家、诗词文翰以及历代典章制度、医卜、星历等,皆有所论说,且考证辨析之确切,议论评价之精当,备受世人称道。其最重要的价值和贡献是考证了前朝的一些史实,对历代经史典籍进行了重评、辨伪与订误,更正了许多流传已久的谬误。

目录

容斋随笔 卷一 欧率更帖 罗处士志 唐平蛮碑 半择迦 六十四种恶口 八月端午 赞公少公 郭璞葬地 黄鲁直诗 禹治水 敕勒歌 浅妄书 五臣注《文选》

容斋随笔  卷一    欧率更帖    罗处士志    唐平蛮碑    半择迦    六十四种恶口    八月端午    赞公少公    郭璞葬地    黄鲁直诗    禹治水    敕勒歌    浅妄书    五臣注《文选》    文烦简有当    地险    《史记》世次    解释经旨    坤动也刚    乐天侍儿    白公咏史    十年为一秩    裴晋公禊事    “司”字作入声    乐天新居诗    黄纸除书    白用杜句    唐人重服章    诗谶不然    青龙寺诗  卷二    唐重牡丹    长歌之哀    韦苏州    古行宫诗    隔是    张良无后    周亚夫    汉轻族人    漏泄禁中语    田叔    孟舒魏尚    秦用他国人    曹参赵括    信近于义    刚毅近仁    忠恕违道    求为可知    里仁    汉采众议    汉母后    田千秋郅恽    戾太子    灌夫任安    单于朝汉  卷三    进士试题    儒人论佛书    和《归去来》    四海一也    李太白    太白雪谗    冉有问卫君    商颂    俗语有所本    鄱阳学    国忌休务    汉昭顺二帝    三女后之贤    贤父兄子弟    蔡君谟帖    亲王与侍从官往还    三传记事    张嘉贞    张九龄作牛公碑    唐人告命    典章轻废  卷四    张浮休书    温公客位榜    李颀诗    诗中用“茱萸”字    鬼宿渡河    府名军额    马融皇甫规    孟蜀避唐讳    翰苑亲近    宁馨阿堵    凤毛    牛米    为文矜夸过实    送孟东野序    喷嚏    野史不可信    谤书    王文正公    晋文公    南夷服诸葛    二疏赞    汉官名    汉唐辅相    汉武留意郡守    苦荬菜    唐诸生束修    范德孺帖    民不畏死    天下有奇士    《易》卦四德    孙坚起兵    孙权封兄策    逾年改元    贼臣迁都    舆地道里误  卷十一    古罅于    孙玉汝    唐人避讳    高锴取士    兵部名存    武官名不正    名将晚谬    唐帝称太上皇    杨惊注荀子    昭宗相朱朴    杨国忠诸使    祖宗朝宰辅    百官避宰相    百官见宰相    东坡自引所为文  卷十二    妇人英烈    无用之用    唐制举科目    渊有九名    东坡论《庄子》    《列子》书事    天生对偶    铜雀灌砚    崔斯立    汉书注冗    古迹不可考  卷十三    科举恩数    下第再试    试赋用韵    贞元制科    贻子录    金花帖子    物之小大    郭令公    纪年兆祥    民俗火葬    太史日官    汲冢周书    曹子建论文    雨水清明  卷十四    尹文子    帝王训俭    用计臣为相    州县牌额    卢知猷    忌讳讳恶    陈涉不可轻    士丐  韩厥    孔墨    玉川《月蚀诗》    诗要点检    周蜀九经    冢宰治内    宰相爵邑    杨子一毛    李长吉诗    子夏经学  卷十五    紫阁山村诗    李林甫秦桧    注书难    《书》《易》脱误    《南陔》六诗    绍圣废《春秋》    王韶熙河    书籍之厄    逐贫赋    涧松  山苗    男子运起寅    宰我作难    古人占梦  卷十六    高德儒    唐朝士俸微    计然《意林》    思颍诗    刘黄下第    酒肆旗望    贤宰相遭谗    宋齐丘    咸杭子    月中桂兔    唐二帝好名    《周礼》非周公书    醉尉亭长    三《易》之名    忠臣名不传    唐人酒令容斋三笔  卷一    晁景迂经说    邳彤郦商    《武成》之书    象载瑜    管晏之言    共工氏    汉志之误    汉将军在御史上    上元张灯    七夕用六日    宰相参政员数    朱崖迁客    张士贵宋琛    韩欧文语  卷二    汉宣帝不用儒    国家府库    刘项成败    占术致祸    绛侯莱公    无名杀臣下    平天冠    介推寒食    进士诉黜落    《后汉书》载班固文    赵充国马援    汉人希姓    绛灌    题咏绝唱    秀才之名    魏收作史  卷三    兔葵燕麦    太守刺史赠吏民官    李元亮诗启    元魏改功臣姓氏    东坡和陶诗    孔戤郑穆    陈季常    文用谥字    《高唐》《神女》赋    其言明且清    侍从转官    曹子建《七启》    奸鬼为人祸    监司待巡检    十二分野    公孙五楼    荐士称字著年    兄弟邪正  卷四    三竖子    枢密称呼    从官事体    九朝国史    银牌使者    省钱百陌    旧官衔冗    吏胥侮洗文书    宣告错误    军中抵名为官    祸福有命    真宗北征    宰相不次补    外制之难    文臣换武使  卷五    舜事瞽叟    孔子正名    潜火字误    永兴天书    王衷嵇绍    张咏传    绯紫假服    枢密名称更易    过称官品    仁宗立嗣    郎官员数    东坡慕乐天    缚鸡行    油污衣诗    北虏诛宗王    州郡书院    何韩同姓  卷六    蕨萁养人    贤士隐居者    张籍、陈无己诗    杜诗误字    东坡诗用“老”字    杜诗命意    择福莫若重    用人文字之失    李卫公《辋川图》跋    白公《夜闻歌者》    谢且出志节    琵琶亭诗    减损入官人    韩苏文章譬喻    唐昭宗赠谏臣宫  卷七    执政辞转官    宗室补官    孙宣公谏封禅等    赦恩为害    代宗崇尚释氏    光武苻坚    周武帝宣帝    唐观察使    冗滥除官    节度使称太尉    五代滥刑    《太一》推算    赵丞相除拜    唐昭宗恤录儒士  卷八    徽宗荐严疏文    忠宣公谢表    四六名对    吾家四六    唐贤启状  卷九    枢密两长官    赦放债负    冯道  王溥    周玄豹相    钴鲤沧浪    司封失典故    老人该恩官封    学士  中丞    汉高祖父母姓名    君臣事迹屏风    僧道科目    射佃逃田    周世宗好杀    孟字义训    向巨原诗    叶晦叔诗  卷十    词学科目    唐夜试进士    纳细绢尺度    朱梁轻赋    《坎》《离》阴阳    前执政为尚书    河伯娶妇    六经用字    鄂州兴唐寺钟    祢衡轻曹操    禁中文书    老子之言    孔丛子    《小星》诗    桃源行    司封赠典之失前所书    辰巳之巳  卷十一    碑志不书名    汉文帝不用兵    帝王讳名    家讳“中”字    记张元事    宫室土木    岁月日风雷雄雌    东坡三诗    天文七政    符读书城南    致仕官上寿    五经字义相反    镇星    东坡引用史传    两莫愁    何公桥诗  卷十二    眄泰秋娘三女    颜鲁公祠堂诗予    闵子不名    曾皙待子不慈    具圆复诗    人当知足    渊明孤松    饶州刺史    紫极观钟    兼中书令    作文字要点检    侍从两制    片言解祸    忠言嘉谟    免直学士院    大贤之后  卷十三    钟鼎铭识    牺尊象尊    再书《博古图》    碌碌七字    占测天星    政和宫室    僧官试卿    大观算学    十八鼎    四朝史志    宗室参选    元丰库  卷十四    三教论衡    夫兄为公    政和文忌    瞬息须臾    神宗待文武臣    绿竹王刍    亲除谏官    检放灾伤    《檀弓》注文    《左传》有害理处    夫人宗女请受戚里    蜀茶法    判府知府    歌扇舞衣    官会折阅    飞邻望邻    衙参之礼  卷十五    内职命词    蔡京除吏    题先圣庙诗    季文子魏献子    尊崇“圣“字    “媵”字训    随巢胡非子    别国方言    纵臾    总持寺唐敕牒    禁旅迁补    六言诗难工    杯水救车薪    诎一人之下    秦汉重县令客    “之”字训变  卷十六    蹇氏父子    神臂弓    敕令格式    颜鲁公戏吟    纪年用先代名    中舍    多赦长恶    奏谳疑狱    医职冗滥    切脚语    唐世辟寮佐有词    高子允谒刺    蔡君谟书碑    杨涉父子    佛胸卐字    苏涣诗    岁后八日    门焉  闺焉    郡县主婿官    乐府诗引喻    李宓伐南诏    浮梁陶器  卷五    汉唐八相    六卦有《坎》    晋之亡与秦隋异    上官桀    金日    汉宣帝忌昌邑王    平津侯    韩信周瑜    汉武赏功明白    周召房杜    三代书同文    周世中国地    李后主梁武帝    诗什    《易·举正》    其惟圣人乎    《易·说卦》    元二之灾    圣人污    廿卅卅字    字省文    负剑辟珥    国初人至诚    史馆玉牒所    稗沙门  卷六    建武中元    带职人转官    上下四方    魏相萧望之    姓氏不可考    畏无难    绿竹青青    孔子欲讨齐    韩退之    诞节受贺    左氏书事    狐突言词有味    宣发    邾文公楚昭王    杜惊    唐书世系表    鲁昭公    州县失故名    严州当为庄  卷七    孟子书百里奚    韩柳为文之旨    李习之论文    魏郑公谏语    虞世南    七发    将军官称    北道主人    洛中盱江八贤    王导小名    汉书用字    姜螈简狄    羌庆同音    佐命元臣    名世英宰    《檀弓》误字    薛能诗    汉晋太常  卷八    诸葛公    沐浴佩玉    《谈丛》失实    石弩    陶渊明    东晋将相    赏鱼袋    浯溪留题    皇甫浞诗    人物以义为名    人君寿考    韩文公佚事    论韩公文    治生从宦    真宗末年  卷九    霍光赏功    尺棰取半    汉文失材    陈轸之说疏    颜率儿童之见    皇甫浞正闰论    简师之贤    老人推恩    唐三杰    忠义出天资    刘歆不孝    汉法恶诞谩    汉官名    五胡乱华    石宣为彗    三公改他官    带职致仕    朋友之义    高科得人    辛庆忌    楚怀王    范增非人杰    翰苑故事    唐扬州之盛    张祜诗    古人无忌讳    宰我不诈    李益、卢纶诗  卷十    杨彪陈群    袁盎温峤    日饮亡何    爰盎小人    唐书判    古彝器    玉蕊杜鹃    礼寺失职    徐凝诗    梅花横参    致仕之失    南班宗室    省郎称谓    水衡都尉二事    程婴杵臼    战国自取亡    临敌易将    司空表圣诗    汉丞相    册礼不讲  卷十一    将帅贪功    汉二帝治盗    汉唐封禅    汉封禅记    杨虞卿    《屯》《蒙》二卦    汉诽谤法    谊向触讳    小贞大贞    唐诗戏语    何进高睿    南乡掾史    汉景帝忍杀    燕昭汉光武之明    周南召南    《易》中爻  卷十二    利涉大川    光武弃冯衍    恭显议萧望之    晁错张汤    逸《诗》《书》    刑罚四卦    巽为鱼    三***官    王硅李靖    虎夔藩    曹操用人    汉士择所从    刘公荣    元丰官制    耳余袁刘    周汉存国    曹操杀杨修    古人重国体  卷十三    谏说之难    韩馥刘璋    萧房知人    俞似诗    吴激小词    君子为国    兑为羊    晏子扬雄    一以贯之    裴潜陆俟    拔亡为存    孙吴四英将    东坡罗浮诗    魏明帝容谏    汉世谋于众    国朝《会要》    孙膑减灶    虫鸟之智  卷十四    张文潜论诗    汉祖三诈    有心避祸    《蹇》《解》之险    士之处世    张全义治洛    博古图    士大夫论利害    舒元舆文    绝唱不可和    赠典轻重    扬之水    李陵诗    大曲《伊》《凉》    元次山《元子》    次山谢表    光武仁君  卷十五    张文潜哦苏杜诗    任安  田仁    杜延年杜钦    范晔作史    唐诗人有名不显者    苏子由诗    呼君为尔汝    世事不可料    蔡君谟帖语    孔氏《野史》    有若    张天觉为人    为文论事    连昌宫词    二士共谈    张子韶祭文    京师老吏    曹操唐庄宗    云中守魏尚  卷十六    文章小伎    三长月    兄弟直西垣    续树萱录    馆职名存    南宫适    吴王殿    王卫尉    前代为鉴    治盗法不同    和诗当和意    稷有天下    王逢原    吏文可笑    靖康时事    并韶    谶纬之学    真假皆妄容斋续笔  卷一    颜鲁公    戒石铭    双生子    李建州    侍从官    存亡大计    唐人诗不传    《泰誓》四语    重阳上巳改日    田宅契券取直    公子奚斯    唐藩镇幕府    文中子门人    晋燕用兵    李卫公帖    王孙赋    汉郡国诸官    汉狱名  卷二    权若讷  冯湃    岁旦饮酒    存殁绝句    汤武之事    张释之传误    张于二廷尉    汉唐置邮    龙且张步    义理之说无穷    开元五王    巫蛊之祸    李晟伤国体    元和六学士    二传误后世    卜子夏    父子忠邪    苏张说六国  卷三    一定之计    秋兴赋    太史慈    谥法    汉文帝受言    丹青引    《诗·国风》秦中事    诗文当句对    东坡《明正》    台谏不相见    执政四人头    无望之祸    燕说    折槛行    朱云陈元达    杜老不忘君    栽松诗    乌鹊鸣  卷四    淮南守备    周世宗    窦贞固    郑权    党锢牵连之贤    汉代文书式    资治通鉴    弱小不量力    田横  吕布    中山宜阳    相六畜    卜筮不同    日者    柳子厚党叔文    汉武心术    禁天高之称    宣和冗官  卷五    秦隋之恶    汉唐二武    玉川子    银青阶    买马牧马    杜诗用字    唐虞象刑    崔常牛李    盗贼怨官吏    作诗先赋韵    后妃命数    公为尊称    台城少城  卷六    严武不杀杜甫    王嘉荐孔光    朱温三事    文字润笔    汉举贤良    戊为武    周亚夫    炀王炀帝    郑庄公    百六阳九    《左传》易筮    钟繇自劾    大义感人  卷七    田租轻重    女子夜绩    淮南王    薛国久长    建除十二辰    俗语算数    丕文用事    五十弦瑟    迁固用疑字    僭乱的对    月不胜火    灵台有持    董仲舒灾异对    李正己献钱    宣室    昔昔盐    将帅当专  卷八    蓍龟卜筮    地名异音    韩婴诗    五行衰绝字    汉表所记事    萧何绐韩信    彭越无罪    蜘蛛结网    孙权称至尊    康山读书    缁尘素衣    去国立后    诗词改字    姑舅为婚  卷九    三家七穆    贡薛韦匡    兄宽张安世    深沟高垒    生之徒十有三    臧氏二龟    有扈氏    太公《丹书》    汉景帝    萧何先见    《史》、《汉》书法    薄昭田鲐    文字结尾    国初古文  卷十    经传烦简    曹参不荐士    汉初诸将官

显示全部信息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秦隋之恶   自三代讫于五季,为天下君而得罪于民,为万世所麾斥者,莫若秦与隋,岂二氏之恶浮于桀、纣哉?盖秦之后即为汉,隋之后即为唐,皆享国久长。一时论议之臣,指引前世,必首及之,信而有征,是以其事暴白于方来,弥远弥彰而不可盖也。尝试裒举之。   张耳曰:“秦为乱政虐刑,残灭天下,北为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外内骚动,头会箕敛,重以苛法,使父子不相聊。

”张良曰:“秦为无道,故沛公得入关,为天下除残去贼。”陆贾曰:“秦任刑法不变,卒灭赢氏。”王卫尉曰:“秦以不闻其过亡天下。”张释之曰:“秦任刀笔之吏,争以亟疾苛察相高,以故不闻其过,陵夷至于二世,天下土崩。”贾山借秦为喻曰:“为宫室之丽,使其后世曾不得聚庐而托处,为驰道之丽,后世不得邪径而托足,为葬埋之丽,后世不得蓬颗而托葬。以千八百国之民自养,力罢不能胜其役,财尽不能胜其求,人与之为怨,家与之为雠,天下已坏而弗自知,身死才数月耳,而宗庙灭绝。

”贾谊曰:“商君遗礼谊,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灭四维而不张,君臣乖乱,六亲殃戮,万民离叛,社稷为虚。”又曰:“使赵高傅胡亥,而教之狱。今日即位,明日射人,其视杀人若刈草菅然。置天下于法令刑罚,德泽亡一有,而怨毒盈于世,下憎恶之如仇雠。”晁错曰:“秦发卒戍边,有万死之害,而亡铢两之报。天下明知祸烈及己也,陈胜首倡,天下从之如流水。

”又曰:“任不肖而信谗贼,民力罢尽,矜奋自贤,法令烦僭,刑罚暴酷,亲疏皆危,外内咸怨,绝祀亡世。”董仲舒曰:“秦重禁文学,不得挟书,弃捐礼谊而恶闻之。其心欲尽灭先圣之道,而颛为自恣苟简之治。自古以来,未尝有以乱济乱,大败天下之民如秦者也。”又曰:“师申、商之法,行韩非之说,憎帝王之道,以贪狼为俗,赋敛亡度,竭民财力,群盗并起,死者相望,而奸不息。”淮南王安曰:“秦使尉屠睢攻越,凿渠通道,旷日引久,发谪戍以备之,往者莫反,亡逃相从,群为盗贼。

于是山东之难始兴。”吾丘寿王曰:“秦废王道,立私议,去仁恩而任刑戮,至于赭衣塞路,群盗满山。”主父偃曰:“秦任战胜之威,功齐三代,务胜不休,暴兵露师,百姓靡敝,孤寡老弱,不能相养,死者相望,天下始叛。”徐乐曰:“秦之末世,民困而主不恤,下怨而上不知,俗已乱而政不修,陈涉之所以为资也。此之谓土崩。”严安曰:“秦一海内之政,坏诸侯之城,为知巧权利者进,笃厚忠正者退。

法严令苛,意广心逸。兵祸北结于胡,南挂于越,宿兵于无用之地,进而不得退,天下大畔,灭世绝祀。”司马相如曰:“二世持身不谨,亡国失势,信谗不寤,宗庙灭绝。”伍被曰:“秦为无道,百姓欲为乱者十室而五。使徐福人海,欲为乱者十室而六。使尉佗攻百越,欲为乱者十室而七。作阿房之宫,欲为乱者十室而八。”路温舒曰:“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狱之吏是也。”贾捐之曰:“兴兵远攻,贪外虚内,天下溃畔,祸卒在于二世之末。

”刘向曰:“始皇葬于骊山,下锢三泉,多杀宫人,生埋工匠,计以万数,天下苦其役而反之。”梅福曰:“秦为无道,削仲尼之迹,绝周公之轨,礼坏乐崩,王道不通,张诽谤之网,以为汉驱除。”谷永曰:“秦所以二世十六年而亡者,养生泰奢,奉终泰厚也。”刘歆曰:“燔经书,杀儒士,设挟书之法,行是古之罪,道术由是遂灭。”凡汉人之论秦恶者如此。   唐高祖曰:“隋氏以主骄臣谄亡天下。

”孙伏伽曰:“隋以恶闻其过亡天下。”《薛收传》:“秦王平洛阳,观隋宫室,叹曰:炀帝无道,殚人力以事夸侈。’收曰:‘后主奢虐是矜,死一夫之手,为后世笑。”’张元素曰:“自古未有如隋乱者,得非君自专、法日乱乎造乾阳殿,伐木于豫章,一材之费,已数十万工。乾阳毕功,隋人解体。”魏征曰:“炀帝信虞世基,贼遍天下而不得闻。”又曰:“隋唯责不献食,或供奉不精,为此无限,而至于亡。

方其未乱,自谓必无乱,未亡,自谓必不亡。所以甲兵亟动,徭役不息。”又曰:“恃其富强,不虞后患,役万物以自奉养,子女玉帛是求,宫室台榭是饰。外示威重,内行险忌,上下相蒙,人不堪命,以致陨匹夫之手。”又曰:“文帝骄其诸子,使至夷灭。”马周曰:“贮积者固有国之常,要当人有余力而后收之,岂人劳而强敛之以资寇邪?惰贮洛口仓,而李密因之;积布帛东都,而王世充据之;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陈子昂曰:“炀帝恃四海之富,凿渠决河,疲生人之力,中国之难起,身死人手,宗庙为墟。

”杨相如曰:“炀帝自恃其强,不忧时政。言同尧、舜,迹如桀、纣,举天下之大,一掷弃之。”吴兢曰:“炀帝骄矜自负,以为尧、舜莫己若,而讳亡憎谏。乃曰:‘有谏我者,当时不杀,后必杀之。’自是謇谔之士去而不顾,外虽有变,朝臣钳口,帝不知也。”柳宗元曰:“隋氏环四海以为鼎,跨九垠以为炉,爨以毒燎,煽以虐焰,沸涌灼烂,号呼腾蹈。”李珏曰:“隋文帝劳于小务,以疑待下,故二世而亡。

”凡唐人之论隋恶者如此。    汉唐二武   东坡云:“古之君子,必忧治世而危明主,明主有绝人之资,而治世无可畏之防。”美哉斯言!汉之武帝,唐之武后,不可谓不明,而巫蛊之祸,罗织之狱,天下涂炭,后妃公卿,交臂就戮,后世闻二武之名,则憎恶之。蔡确作诗,用郝甑山上元间事,宣仁谓以吾比武后;苏辙用武帝奢侈穷兵虚耗海内为谏疏,哲宗谓至引汉武上方先朝。

皆以之得罪。人君之立政,可不监兹!    玉川子   韩退之《寄卢仝》诗云:“玉川先生洛城里,破屋数间而已矣。一奴长须不裹头,一婢赤脚老无齿。昨晚长须来下状,隔墙恶少恶难似。每骑屋山下窥瞰,浑舍惊怕走折趾。立召贼曹呼五百,尽取鼠辈尸诸帝。”夫奸盗固不义,然必有谓而发,非贪慕货财,则挑暴子女。如玉川之贫,至于邻僧乞米,隔墙居者岂不知之若为色而动,窥见室家之好,是以一赤脚老婢陨命也,恶少可谓枉著一死。

予读韩诗至此,不觉失笑。仝集中《有所思》一篇,其略云:“当时我醉美人家,美人颜色娇如花。今日美人弃我去,青楼珠箔天之涯。梦中醉卧巫山云,觉来泪滴湘江水。湘江两岸花木深,美人不见愁人心。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则其风味殊不浅,韩诗当亦含讥讽乎?    银青阶   唐自肃、代以后,赏人以官爵,久而浸滥,下至州郡胥吏军班校伍,一命便带银青光禄大夫阶,殆与无官者等。

明宗长兴二年,诏不得荐银青阶为州县官,贱之至矣。晋天福中,中书舍人李详上疏,以为十年以来,诸道职掌,皆许推恩,藩方荐论,动逾数百,乃至藏典书吏,优伶奴仆,初命则至银青阶,被服皆紫袍象笏,名器僭滥,贵贱不分。请自今节度州听奏大将十人,他州止听奏都押牙、都虞候、孔目官。

从之。冯拯之父俊,当周太祖时,补安远镇将,以银青光禄检校太子宾客兼御史大夫。至本朝端拱中,拯登朝,遇郊恩始赠大理评事。予八世从祖师畅,畅子汉卿,卿子膺图,在南唐时,皆得银青阶,至检校尚书、祭酒。然乐平县帖之,全称姓名,其差徭正与里长等。元丰中,李清臣论官制,奏言:“国朝踵袭近代因循之弊,牙校有银青光禄大夫阶,卒长开国而有食邑。”盖为此也。今除授蕃官,犹用此制。绍兴二十八年,广西经略司申安化三州蛮蒙全计等三百十八人进奉,乞补官勋,皆三班借差。三班差使,悉带银青祭酒,而等第加勋,文安公在西垣为之命词。    P153-1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