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 宋濂传》阅读答案翻译译文试题

2018-01-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宋濂,字景濂,其先金华之潜溪人,至濂乃迁浦江.幼英敏强记,就学于闻人梦吉,通<五经>,复往从吴莱学.已,游柳贯.黄溍之门,两人皆亟逊濂,自谓弗如.元至正中,荐授翰林编修,以亲老辞不行,入龙门山著书. 濂性诚谨,官内庭久,未尝讦人过.所居室,署"温树".客问禁中语,即指示之.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翼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宋濂,字景濂,其先金华之潜溪人,至濂乃迁浦江。幼英敏强记,就学于闻人梦吉,通《五经》,复往从吴莱学。已,游柳贯、黄溍之门,两人皆亟逊濂,自谓弗如。元至正中,荐授翰林编修,以亲老辞不行,入龙门山著书。 濂性诚谨,官内庭久,未尝讦人过。所居室,署“温树”。客问禁中语,即指示之。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翼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于是帝廷誉之曰: “朕闻太上为圣,其次为贤,其次为君子。宋景濂事朕十九年,未尝有一言之伪,诮一人之短,始终无二,非止君子,抑可谓贤矣。”每燕见,必设坐命茶,每旦必令侍膳,往复咨询,常夜分乃罢。 濂状貌丰伟美须髯视近而明一黍上能作数字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在朝,屡推为开国文臣之首。士大夫造门乞文者,后先相踵。外国贡使亦知其名,数问宋先生起居无恙否。高丽、安南、日本至出兼金购文集。四方学者悉称为“太史公”,不以姓氏。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游柳贯、黄溍之门 游:游学 B.官内庭久,未尝讦人过 讦:攻击 C. 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罪:罪名 D.客问禁中语,即指示之 指示:指给……看

11.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宋濂诚实品质的一组是 ①以亲老辞不行,入龙门山著书。 ②所居室,署“温树” ③濂具以实对 ④濂惟举其善者曰 ⑤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 ⑥未尝有一言之伪,诮一人之短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茹太素上万言书惹皇上震怒,是宋濂让皇帝心平气和,茹太素的意见才尽被采纳。 B.宋濂非常博学,不仅在朝中享有盛名,而且美名远播海外,天下学者都很敬重他。 C.宋濂为官谨慎,为人正直,诚实不说假话,太祖认为他不只是君子,或许当称为贤人。 D.宋濂备受皇上的信任和亲近,皇上对他以礼相待,朝廷的事情,皇上要反复咨询他。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5分) (2)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2分)

14.将第I卷古文阅读材料最后一段中划线处的文字用斜线“/” 断句(3分)

濂状貌丰伟美须髯视近而明一黍上能作数字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

10.C(怪罪)11.D ( ①不想做官 ②不攻讦别人)12.A(“足采”是“值得采纳”的意思)13.(1)皇帝笑着说:“确实如此,你没欺骗我。”(1分)皇帝秘密地召见(宋濂)询问起大臣们的好坏,(1分)宋濂只举岀那些好的大臣说(1分):“我只和好的大臣交朋友,所以我了解他们;(1分)那些不好的,(我不和他们交往,所以)不了解他们。” (1分) (2)后世弄错了它的流传(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的(情况),(1分)哪里说得完呢!(1分)14.濂状貌丰伟∕美须髯∕视近而明∕一黍上能作数字∕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

文言文译文:

宋濂字景濂, 其祖先是金华潜溪人, 到宋濂这一辈才迁至浦江。宋濂幼时聪敏, 记忆力强, 就学于闻人梦吉, 精通《五经》, 后又跟随吴莱学习。不久, 又在柳贯、黄氵晋门下游学, 他们两人都极推崇宋濂, 自谓不如他。元至正年间, 宋濂因举荐授为翰林编修, 但他以父母年老为由坚辞不就, 而到龙门山闭门著书。 宋濂性情诚实谨慎,长期在宫中为官,从不攻击他人过失。他住室,题名“温树”。有客人问起宫中言语,宋濂便将“温树”二字指给他看。

宋濂曾经与客人一起饮酒,皇帝暗中(秘密)派人去侦探察看。第二天,皇帝问宋濂昨天饮酒没有?座中的来客是谁?饭菜是什么?宋濂全部如实回答。皇帝笑着说:“确实如此,你没欺骗我。”皇帝秘密地召见(宋濂)询问起大臣们的好坏,宋濂只举岀那些好的大臣说:“我只和好的大臣交朋友,所以我了解他们;那些不好的,(我不和他们交往,所以)不了解他们。”这时主事茹太素上奏章万余字。皇帝大怒,询问朝中的臣子。

有人指着茹太素的奏章说:“这里不敬,这里的批评不合法制。”(皇帝)问宋濂,回答说:“他只是对陛下尽忠罢了,陛下正广开言路,怎么可以重责他。”不久皇帝看过茹太素的奏章,发现有值得采纳的内容后。就把朝臣都招来斥责,于是口呼宋濂的字说:“(如果)没有景濂,(我)就会错误地怪罪进谏的人。”于是皇帝又当场称赞宋濂说“我听说最上等的是圣人,其次是贤人,再次为君子。宋景濂服侍我十九年,不曾有一句话是假的,也从未讥讽过别人的短处,始终如一,他不只是君子,还真可以说是贤人了。

”每次会见,必令设座上茶,每天早晨必令随侍用膳,反复的向宋濂咨询,常常谈到半夜才作罢。 宋濂相貌丰伟,满脸美髥,能贴近看而且明晰,能在一粒黍子上写几个字。从少到老,没有一天离开过书卷,对学问无所不通。在朝中,宋濂屡次被推为开国文臣之首。士大夫登门索要诗文者,接踵而至。外国贡使也知道宋濂的名字,多次问起宋先生日常起居及身体安康否。高丽、安南、日本甚至出双倍的价钱收购宋濂文集。四方学者都称宋濂为“太史公”,而不称其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