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墓老兵陈俊贵 退伍老兵陈俊贵25年守烈士墓地感动全国

2017-11-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在生死关头,班长拿出最后一个馒头,为了完成任务命令他吃下●他跪在班长父母的坟前,发誓今生为班长守墓,让班长永不寂寞●在陈俊贵的身后,是为修筑天山公路浴血奋战的数万无名英雄    一个馒头 班长把生的希望留给了他    1979年9月,入伍不到一年的陈俊贵随部队到新疆新源县那拉堤,参加修筑天山深处独库公路的大会战.    天山独库公路位于天山中段,北起新疆石油名城独山子,南至南疆重镇库车,一路飞越崇山壑谷,号称天堑之路.它全长525.75公里,也是我国西部边陲第一条国防公路.这条公路开凿

    ●在生死关头,班长拿出最后一个馒头,为了完成任务命令他吃下

●他跪在班长父母的坟前,发誓今生为班长守墓,让班长永不寂寞

●在陈俊贵的身后,是为修筑天山公路浴血奋战的数万无名英雄

    一个馒头 班长把生的希望留给了他

    1979年9月,入伍不到一年的陈俊贵随部队到新疆新源县那拉堤,参加修筑天山深处独库公路的大会战。

    天山独库公路位于天山中段,北起新疆石油名城独山子,南至南疆重镇库车,一路飞越崇山壑谷,号称天堑之路。它全长525.75公里,也是我国西部边陲第一条国防公路。这条公路开凿之前,从独山子到库车,需要绕道乌鲁木齐走1000多公里。

    为修通这条公路, 1974年8月,武警交通二总队(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第十二支队)数万名筑路官兵开赴天山,浴血奋战了10多年,克服高寒缺氧、雪崩,泥石流等困难,成功穿越只有雄鹰能飞越的天山山脉,用青春和生命铸就了筑就了这条举世闻名的交通大动脉。

在开辟天山坦途的十年春秋里,受伤或致残的官兵就有上万名,壮烈牺牲的官兵178名,在这条天山公路上,平均每2.8公里就守卫着一个军人的英灵。这其中就有陈俊贵的班长郑林书、副班长罗强。

1980年4月8日,是陈俊贵刻骨铭心的日子。这天,修筑天山公路的基建工程兵某部2团2营被暴风雪围困,电话线被刮断。5连4班战士陈俊贵奉命随班长郑林书、副班长罗强和战友陈卫星到40公里外的施工部队传达命令:开展自救互救,清除积雪,打通道路,等待山下的部队救援。

他们一行4人轻装前进,只带了1支防备野狼用的“54”式手枪、38发子弹,以及20多个馒头。在途中,陈俊贵和战友被大雪围困,他们在海拔3000多米的雪山连走带爬两天,筋疲力尽,大家都要倒下了。在生死关头,班长郑林书拿出了最后一个馒头。

谁吃下这个馒头,谁就有可能活着出去。但大家互相推让,谁也不肯吃。最后:郑林书说:我和罗强是共产党员,应吃苦在前。陈卫星是老兵,也应带头吃苦。陈俊贵是新兵,年龄最小,馒头给他吃。陈俊贵说啥也不吃。郑林书发火了,命令陈俊贵吃掉这个馒头。就这样,他们坚持在风雪中向前挪动。走了不远,郑林书终于坚持不住了。

“我死后就葬在部队附近的山上,让我看护部队和战友。我还有一个心愿,今后如果有机会,你去我老家看望一下我的父母”。这是班长郑林书留给陈俊贵的遗言。

陈俊贵和战友含泪用雪掩埋了班长,继续赶路。又走了不知多远,他们都倒下了,副班长罗强再也没有能够爬起来,陈俊贵和陈卫星被当地的哈萨克牧民所救。

事后,部队党委为郑林书、罗强追记二等功,追认他们为烈士,并将他们安葬在新疆新源县那拉堤镇部队驻地附近的山上。陈卫星左脚的5个脚趾冻伤,右腿肌肉萎缩,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陈俊贵则住院4年,被评为甲级二等残废军人。

守候的老兵陈俊贵正在给参观者介绍老式留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