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明娟高考成绩 苏明娟:我要向整个社会报恩

2017-06-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昨日,"大眼睛"苏明娟成为本报"同在蓝天下"义卖<新京报>助学活动的第一个报名志愿者. 苏明娟现为安徽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目前正在北京摩托

昨日,"大眼睛"苏明娟成为本报"同在蓝天下"义卖《新京报》助学活动的第一个报名志愿者。 苏明娟现为安徽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目前正在北京摩托罗拉电子有限公司实习。

昨天,苏明娟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得到本报义卖助学活动的消息后,当即表示要报名参加。 "我希望通过义卖,让更多的人参与希望工程的公益助学活动,让更多的贫困儿童走进校园。"苏明娟对本报记者说,她本人就是在希望工程的帮助下走进校园的,她希望自己多参与一些公益活动来回报社会。

据悉,昨天已有近百名读者打来电话报名。 方女士是一家大学生俱乐部的工作人员,她一口气替20多名大学生报了名。 她说,现在正是学校放假期间,许多同学在报纸上看到了关于失学孩子的报道,很受感动,他们听说有这样一个活动后,都希望参加,愿意为失学孩子做点事情。

■对话人物 苏明娟,女,21岁,安徽省金寨县桃岭乡张湾村人。

13年前,《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解海龙拍下了《我要读书》这张极具感染力的照片,推出了全国希望工程形象代表――"大眼睛姑娘"苏明娟。 2002年9月,苏明娟进入安徽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金融专业学习,并获得摩托罗拉公司提供的4000元助学金。

第一个报名做志愿者 新京报:苏明娟你好。我听中国青基会的工作人员说,你是第一个报名参加《新京报》"同在蓝天下"义卖活动的志愿者。为什么要争第一? 苏明娟(以下简称苏):我是希望工程的形象代表嘛,当然要争第一。

其实我能争上第一的原因是,我比别的志愿者早得到消息。 新京报:你非常重视希望工程形象代表的身份? 苏:这个身份让我时时刻刻都清楚地认识到,还有千千万万因贫困而不能走进校园的贫困儿童。

如果这个身份有作用的话,我希望因此能让更多的贫困儿童能像我一样读书、上大学。以后如果还有类似的活动,我一定会参加。 新京报:你是否觉得这个身份有时也是一种负担? 苏:是。

正像以前我对记者说的,13年来我过得很累,我希望过平静的生活。但同时也考虑到,如果不是希望工程,我的路也许没有这么顺利。所以,我现在和将来都要尽自己所能回报社会。 留在大城市有更多的机会帮助别人 新京报:这次到摩托罗拉公司实习,是你自己联系的吗? 苏:我在考上大学时,申请到了摩托罗拉公司的助学金。

公司给每个申请到助学金的学生一个勤工俭学的机会。 今年我申请到了这个机会。 新京报:你明年就要毕业,毕业后有什么打算呢? 苏:我希望毕业后,能在大城市,比如在北京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新京报:为什么一定要选择大城市? 苏:因为大城市有更多的机会。留在这里工作,我能有更大的能力帮助别人。以前有记者问我,毕业后我是否考虑过要回到家乡工作,以回报社会。

我当时就说了"不"。 新京报:你对农村的看法是什么? 苏:我出生在农村。从根上来说,我是喜欢农村的,毕竟是我的家乡,养育我长大的地方。但农村是比较落后的,无论经济、文化、卫生等都非常落后。

新京报:是不是这些落后的方面使得你不愿回到农村? 苏:不能这么说。我还是从能力上看问题。在农村,帮助别人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我不会扎根农村,改变一两个人的命运。

新京报:你的意思是要改变更多人的命运,你准备通过何种途径改变更多的人呢? 苏:我想让更多的贫困儿童能和我一样,背着书包走进课堂,走出大山。至于途径,我还没有想好。但我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在大城市比在农村有更多的机会,能唤起更多的人对贫困儿童的关注。

其实有时候,我挺愿意做希望工程形象代表的。这也是在帮助贫困的儿童获得社会的帮助。尽管我没有从口袋里掏钱给他们,但通过我的努力,为他们获得了更多的社会捐赠,我觉得就是对社会的一种回报。

照片让我比别人有了更多的机会 新京报:回想一下你走过的路。如果没有《我要读书》这张照片,你的命运将会怎样? 苏:我的生活轨迹和现在应该会大不一样。 新京报:那会是什么样呢? 苏:在我的家乡,能上高中就已经很不错了。

我的很多小伙伴都是连初中也没有毕业就辍学了。还有,我的很多小伙伴现在都已经结婚了。 新京报:假设你读完高中,没有考上大学,你有什么打算呢? 苏:这个问题我以前考虑过。

我当初的打算是,假设没有考上大学,我兴许会去学一门手艺,自己养活自己。我说过,我的梦想是走出大山,即使凭着手艺,我也一定要走出大山。农村机会太少。 新京报:你如何认识现在这个现实? 苏:因为照片,我比别人有了更多的机会。

我是幸运的。 新京报:照片真正为你带来了什么呢? 苏:照片直接带给我的就是我不必为学费困扰了。 其次是我有机会磨练自己,让自己更成熟。 新京报:你现在还能回忆起拍照片的事情吗? 苏:我当时小,根本不知道。

后来我到北京后,解海龙叔叔对我说,他在我上学的路上和我说了很多话,并一直跟着我走进教室。当我坐定后,他抓拍了这张照片。 新京报:你是何时知道自己的照片出现在报纸上? 苏:1994年。

我第一次看到自己的照片出现在报纸上,感觉挺神奇的。 新京报:照片给你带来了不便吗? 苏:因为照片,我也失去了很多私人空间。我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很多人的关注。 新京报:你希望有朝一日摆脱照片对你的影响吗? 苏:这是我需要努力的地方。

希望下次你采访我时,是冲着苏明娟,而不是大眼睛;是因为苏明娟做出了成绩,而不是大眼睛的延伸。我现在所有的一切都是大眼睛的照片所给予的,我想有自己的成就空间。

报恩不应该限定特定的人 新京报:你第一次到北京是什么时候? 苏:1996年。那一年,解海龙叔叔告诉我,他们报社策划了一个活动,请我到北京去。 新京报:走出大山的感觉如何? 苏:那是我第一次走出大山,我在北京玩了四五天,几乎把北京所有好玩的地方都玩遍了。

我比村里很多人幸运,别人没有这个机会。回到家乡后,我对父母说,北京很大很大,挺好玩的。但是消费很高,我光住宿就花了几百块,够咱们家一年的生活费了。

新京报:从此,你就一直生活在公众的视野中? 苏:我想是的。至目前为止,我已经接受过上千次记者的采访。还要经常参加各种活动。 新京报:这些采访和活动对你的生活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苏:如果说好的方面,我认为这些采访和活动,都是我人生的一笔财富。

我因此而变得更加成熟。但坏的方面是影响了我的学习,尤其是高中时候,我要面对高考的压力,真不想接受这些记者的采访。高考的压力是很大的,如果我不考上大学,我该如何走出大山呢? 新京报:你想过没有,如果你考不上大学,会让帮助你的人失望? 苏:我的压力主要来自我的成绩。

考不上大学让别人失望的压力还不是很明显。 即便我没有考上大学,但我已经从他们的帮助中受益了,我学了很多东西。

既然我受益了,我就要回报。但回报别人有很多种办法,不一定非要考上大学。我认为,回报别人不应该限定特定的方式和特定的人。 新京报:你有报恩的想法? 苏:对。是要报恩,因为中国青基会的捐赠也是别人的血汗钱,我是在大家帮助下才走到这一步的。

但报恩不是向帮助过我的特定的人报恩,我想那也不是帮助我的人的本意,我是向整个社会报恩,帮助一些该得到帮助的人。 希望停止接受青基会的捐助 新京报:说说你的大学生活吧。

苏:在大学时,我和别的女孩子一样,喜欢聊天,逛街、唱歌、看书、听音乐。 我最喜欢看的书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因为书中描述的场景都是我熟悉的场景,以至于我到现在找不出第二本我喜欢的书。

新京报:听说你在大一的时候,曾写信给中国青基会,希望停止对你的捐助计划。为什么这么做? 苏:我上高中之后,学费和生活费都增多了,青基会才决定给我提供帮助。上大学之后,我听说有一些接受中国青基会捐助的高年级学生,给中国青基会写信,提出停止接受中国青基会的捐助。

我认为自己上了大学,也应该停止接受青基会的捐助,因为还有更多贫困的孩子需要这些帮助,就给青基会写信,要求停止对我的捐助。 新京报:结果如何呢? 苏:中国青基会将我的信转到了安徽省青基会。

安徽省青基会就派人到学校来,问我是不是受了什么委屈,一时冲动才这么做的。我告诉他们,这是我的真实想法,但他们坚持说要给我提供捐助,因为我还在上学,不能分散精力。

结果,还是每学期给我提供600元的捐助。 新京报:你对这种结果有什么想法? 苏:我有想法。我本来是希望我得到的这部分捐助转移到别的孩子头上,结果却没有成功。安徽省青基会的人说得也有道理,我现在应该好好学习,投入大部分精力来读书。而不是勤工俭学赚钱。这样会耽误我的学业。 新京报:这是不是又给你增加了压力? 苏:有一点。但这样会更加督促我努力。 新京报记者 郭建光/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