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郭庆光 “国际传播学协会年会·北京后续会议”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2017-05-0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6月1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主办的"国际传播学协会2016年会·北京后续会议"(ICA 2016 Beijing-Post Conference)在国学馆举行,其中,主论坛于当天上午举行,下午举办了五场分论坛.会议吸引了来自美国.英国.德国以及国内高校的一批专家学者参加,主题为"媒介传播理论的反思与创新:比较作为权力的理论和作为理论的权力".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郭庆光教授作开幕致辞.他表示,在媒体转型的大趋势下,新闻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已经成为必然,在这方

6月1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主办的“国际传播学协会2016年会·北京后续会议”(ICA 2016 Beijing-Post Conference)在国学馆举行,其中,主论坛于当天上午举行,下午举办了五场分论坛。会议吸引了来自美国、英国、德国以及国内高校的一批专家学者参加,主题为“媒介传播理论的反思与创新:比较作为权力的理论和作为理论的权力”。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郭庆光教授作开幕致辞。他表示,在媒体转型的大趋势下,新闻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已经成为必然,在这方面,人大新闻学院也在尝试进行以“三跨”为核心的新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即“跨文化、跨媒体和跨学科”。同时,人大新闻学院希望能吸收借鉴国内外兄弟院校的办学经验,培养一专多能的混合型人才。因此,他预祝本次大会取得丰硕成果,为新时期的新闻传播教育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撑。

在当天上午举行的主论坛中,来自国内外的传播学者对传播学理论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并从不同角度对传播理论进行了新的阐释和补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杨保军教授、贾文山教授分别担任主论坛上下两个半场的主持人。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名誉教授、国际传播学会前会长罗伯特·克雷格围绕“传播理论传统及东西方对话的可能性”主题发表了演讲。他回顾了传播学的发展进程,呈现了七种传统的传播理论,提出了元模型是否会成为东西方传播交流的理论框架的问题。他还分析了东西方对话存在的障碍,同时援引多位学者的相关研究指出东西方实现对话沟通的可能性,即元模型中的一些基本假设能够与东方传统相兼容。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贾文山以中国的三期“三教合一”为例,展示了中国风格的跨文化交流理论。贾文山教授详细阐释了中国自古代到近现代三个时期的三教合一,并提到中国学者提出的新天下体系的问题,即应以贯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西文化的中庸之道的智慧,以中国观念和中国方式为世界和平做出自己的贡献。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单波以“谦虚”为例分析了中西方价值观念的跨文化理解问题。单波教授介绍了中国的“谦虚”价值观念在西方心理学领域被发现、被争论、被理解又被误解的过程。单波教授还介绍了探索该议题的三类西方心理学派,指出文化心理学派的理解更趋于东方传统,但也强调跨文化理解中的几个问题——语言障碍、对他者的传统文化理解不够、超越文化中心主义以及超越理解的距离感。

围绕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的传播,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施旭指出中国话语在世界全球化中的重要作用,并用四个论点加以说明:一,不同于西方二元传播,当代中国的传播更注重思考、话语和理解的整体性;二,中国以和谐为最重要的交际伦理,避免冲突矛盾营造和谐的气氛;三,不同于西方直白的表达方式,中国的表达方式“言有尽而意无穷”;四,中国的传播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在国际上相对处于劣势,但正快速发展成与世界霸权相抗衡的力量。

台湾政治大学汪琪教授发表了题为“权力衰退?理论停滞、典范以及传播理论国际化的最后一里路”的演讲。汪琪教授指出相对于中心学界,边陲学界的研究未获得足够的重视,本土传播理论与西方相比仍存在差距,并提出应以“思辨”知识典范为中心推动本土理论的发展,应“异中求同,同中求异”。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刘海龙教授以“传播研究在中国:跨文化旅行及学术自觉”为题,对中国传播研究的历史进行回顾,将其发展过程总结为“两次引进”“三次启蒙”,并探讨了这一历程中出现的三个关键问题,即主客方变动中的理论旅行、研究的本土化、去政治化与再政治化。

此次“2016国际传播协会·北京后续会”(ICA 2016 Beijing-Post Conference)共有五个分论坛,在14日下午的分论坛中,来自国内外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围绕“国际传播”“中西理论范式对比”“历史,理论与方法探讨”“理论在新媒体时代的再审视”“传播理论的应用研究”等主题展开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