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美国顶级消防员们,是怎么在山火中牺牲的?

2019-06-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因为"山火",今年的四月开始得有些沉重. 截至目前,四川凉山森林大火中已有31位英雄壮烈牺牲. 山西沁源森林火灾中6名消防员牺牲,也被批准为

因为“山火”,今年的四月开始得有些沉重。

截至目前,四川凉山森林大火中已有31位英雄壮烈牺牲。

山西沁源森林火灾中6名消防员牺牲,也被批准为烈士。

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力量实在太过渺小。

扑灭山火其实一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除了我们,美国同样也因为森林面积巨大,成为山火的高发地区。

就在2018年11月,美国加州就发生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山火,烧死86人,失踪200余人,烧毁房屋2万多间,经济损失无法估量。

另外在2013年,亚利桑那州亚内尔山大火中,也有19名消防员因为扑火而牺牲。

这19名消防员隶属于格拉尼特山高手队,他们是全美第一支获得国家级先锋队的最顶级消防队。队员中几乎全都接受过海军突击队式的训练。

可尽管他们个个身经百战,专业水平无可挑剔,在无情的山火面前,依然近乎全军覆没。

格拉尼特山高手队共20人,只有一名望风员幸免遇难,这次事故也是美国自911事件以后,牺牲消防员最多的一场事故,亚利桑那州连续19天降半旗致哀。

这起事件后来被拍成了电影,于去年上映,名字就叫《勇往直前》

在这部电影中,完整记录了格拉尼特山高手队是如何在扑灭山火的过程中遭遇不测,最后壮烈牺牲的。

其实他们牺牲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因为火场风向突变,大火扑向消防员,最终导致消防员无处可逃。

这一次造成我们凉山大火悲剧的,同样也是这个原因。由于风向突变导致大火改变方向,消防员根本来不及作出反应,就已经被大火包围。

所以即便是再专业的消防队,在大自然面前也只能算是班门弄斧。

电影中除了记录最后那场致命的大火之外,更多的部分其实是在讲述格拉尼特山高手队队员们平日里的生活。

在这一部分中,他们不仅仅是后来新闻里的英雄,更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他们有自己的家人孩子,有挂念的女友,也有自己的疲惫和恐惧。他们会开玩笑,会互相飙黄段子,也会互相鼓励,展露铁汉柔情。

电影中着重展现了两个人物。

第一是队长埃里克,片中把他刻画得十分偏执又不近人情。

因为他不会和上级搞好关系,所以尽管格拉尼特山高手队的业务能力无可挑剔,可在电影前一半的时间内,他们还是一支二流消防队。

后面好不容易争取到了考核升为先锋队的资格,他又因为一意孤行与考核官爆发冲突,不欢而散。

所幸最后埃里克的决定是正确的,队员们成功扑灭了大火,这才打动了考核官,从一支二流消防队一下成为了全美第一支国家级先锋队。

但埃里克在不近人情的同时,他对于扑火则是发自内心的痴迷。

为了全身心投入消防事业,他甚至在婚前就跟妻子说自己结婚后不会要小孩。在电影中妻子也因为这件事和他几次大吵。

片中另一位着重刻画的人物是布伦丹。

在进消防队之前他是一名瘾君子,还因为盗窃罪入狱,连亲生母亲都把他逐出家门。后来他搞大了别的女孩的肚子,女孩也不愿意让他负责。

布伦丹的人生原本一片黑暗,可在他第一次见到自己的女儿后,他决定要为女儿重新活一次。

所有人都放弃了他,只有队长埃里克给了他一次机会,身体素质极差的他也拼死完成了考核。

加入消防队让布伦丹重新打开了生活的可能性,他戒掉了毒瘾,强健了身体,更重要的是找到了存在感。

他的实际行动最终打动了女友和母亲,靠着自己的努力,布伦丹终于又重塑了一个和美的家庭。

可随着女儿越长越大,母亲时常因为森林消防员的工作太危险,让他转岗,在犹豫再三之后,布伦丹终于鼓起勇气向埃里克提出了转岗申请。

布伦丹为家庭做出的考虑,让埃里克也反思了自己的人生,因为消防工作,他亏欠妻子的实在太多。

于是他也决定第二年就辞去队长的职务,正式回归家庭。

但他自己也不会想到,自从他和队员们上了亚内尔山之后,就再也没机会再下来。

布伦丹、埃里克都知道消防工作有多么危险,也都萌生了退意,但意外就是这么猝不及防。

电影中极力地不把任何一个角色刻画成圣人,他们就是不完美的普通人,他们会胆怯,也会在自己的家庭和工作之间权衡。

其实也正因如此,他们的牺牲才更显厚重。

电影之所以会把消防员们刻画成普通人,就是想要提醒我们——

他们不是钢铁之躯,没有铜墙铁壁。

他们每一次上山之前也都带着恐惧,每一次听到家人的劝说,也想过放弃。

但真等到山火肆虐时,他们还是义无反顾地上了。

当年奥巴马在这场火灾后的声明中,把所有牺牲的消防员尊称为“英雄”。

近日的网络上,我们也发起了大量的悼念英雄的活动。

英雄是什么?

英雄大概就是在那些看似岁月静好的日子里,替你负重前行的人。

我们永远要知道,那些牺牲自己家庭守卫我们家庭的人,也有家庭。

那些用自己的生命保护我们生命的人,也热爱生命。

他们就是英雄。

电影中最催泪也最让人意外的,莫过于最后20分钟。

那些消防员们对于自己生命的临终毫无感知,直到最后一刻,他们还坚信自己能扑灭山火,能和亲人团聚。

导演也并没有把重点戏放在怎么表现这场山火上,从风向逆转到火烧到消防员跟前,时间只过了短短几分钟。

在现实中,生命的逝去的确也往往如此,没有什么浓墨重彩的铺垫,意外只在一瞬之间。

如果这不是一部根据事实改编的电影,片尾一定会有一架直升机冲入火海,救出所有人。

但现实比电影要残酷得多,当医疗队的直升机找到他们时,19人已经全部被大火烧焦。

对于一般好莱坞英雄电影,这看似是一个极不英雄主义的结尾。

但在那一片焦土上躺着的19具遗体,恰恰又证明了什么叫真正的英雄主义——

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爱它。

无论是2013年的亚内尔山大火,还是我们这次的木里森林火灾,扑灭山火一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而且一般来说,山火是不太可能被扑灭的,唯二的办法就是,挖隔离带和“以火攻火”。

所以说,山火一旦爆发,轻则是烧山毁林,重则死伤成群,后果极其严重。

而我们能做到的,除了悼念和祭祀之外,也应该切实地注意防火。

同时,不要在网络上散播恶意。

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近几天网上有大量悼念英雄的活动,但同时,也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比如——

“美国就是仍由山火烧,没见死这么多人......”

“我们的消防员不够专业,要是美国的消防员专业得多,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相信看完这部电影,你就会知道无论哪个国家也不会是任由山火烧,这些流言更是不攻自破。

那些用键盘灭火的人,大概不会知道山火内部2000度高温的恐怖,也不会知道有时因为风向,消防员们不要说是灭火和行走,甚至连呼吸都很困难。

在网络上指手画脚是一件成本极低,又能快速获得满足感的事,但做这件事的代价他们没有考虑过,也从来不去承担。

天灾不可避免,那就让人与人之间的恶意少一点。

现在还只是4月,酷暑深秋都是火灾高发期,一年的消防工作其实才刚刚打响,对于我们来说,防火意识应该警钟长鸣!

同时也愿英雄们自有天佑!每次出勤都能平安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