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片酬”将成为历史?大腕:没事,换种方式收入翻倍

2018-08-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本文由PPTV聚力财经原创出品) 2014年,赵薇从电视剧<虎妈猫爸>获得片酬4280万元:2016年,周迅.霍建华出演<如懿传>获得片酬

(本文由PPTV聚力财经原创出品)

2014年,赵薇从电视剧《虎妈猫爸》获得片酬4280万元;2016年,周迅、霍建华出演《如懿传》获得片酬分别为5300万元和5000万元……

看着这些让人咋舌的数字,忽然想起了一句话:

很多人奋斗一辈子,还抵不上明星在剧组好吃好喝被伺候着的三个月。扎心了!

从去年开始,愈演愈烈的“天价片酬”便成为热门话题,各界议论,监管部门、行业协会也曾多次表态,却直到前些时才给出了明确“药方”:

《关于电视剧网络剧制作成本配置比例的意见》(简称《意见》)下达,《意见》中规定:全部演员的总片酬不超过制作总成本的40%,主演片酬不超过总片酬的70%。

明星“天价片酬”时代真的就此正式结束了吗?那倒未必。

1

天价片酬乱相:3亿的电视剧,明星拿走2亿片酬

关于“天价片酬”的批评一直没有停止过。

而早在去年8月,央视新闻频道就在“演员天价片酬”专题报道中,点名批评了电视剧《如懿传》主演霍建华和周迅拿走天价薪酬,同时批评了《致青春2》、《幻城》等片的天价演员无法拯救本身质量不高的影视剧。

但其实很多人对于“天价片酬”之“天价”的指称一无所知。到底是片酬一千万元算天价,还是一亿元?判定标准究竟是什么?我们不妨来对比一下。

在韩国,像全智贤、金秀贤这类的一线韩流明星,拍摄电视剧的单集片酬是1亿韩元左右,折合成人民币60万元不到。而像我们熟知的玄彬、苏志燮、赵寅成、李敏镐等,单集片酬比1亿韩元略低。

之前大火的《太阳的后裔》,当时男主宋仲基的单集片酬不过6000万韩元,折合约35万元人民币。

一般而言,“顶级韩流明星”出演的韩剧的总片酬基本都是1000万元以下,韩流小鲜肉拍摄一部电视剧的片酬,常常就几十万到百万人民币。

而日本娱乐圈对于小鲜肉、小花旦更是苛刻得令人惊掉下巴。

不久前日本媒体统计了夏季日剧顶级女明星电视剧片酬排行榜,排行榜上排在第一位的新垣结衣,拍电视剧的片酬每集不过10.3万元人民币。而一般日剧的篇幅都很短,顶级女星拍一部剧的净收入,最多不过一两百万,而其他二线明星,甚至10万元都不到。

(一线明星相叶雅纪拿下单集18万片酬被媒体称为“高价”)

再对比一下中国的明星:孙红雷从电视剧《二炮手》获得片酬2300万,孙俪在近期热播的《那年花开月正圆》中拿到片酬6000万元!

一些流量明星更吓人!花美男鹿晗据说此前出演《择天记》片酬是8000万,有报料称他拿了天价酬劳后在顺义买了一栋大别墅。

当然,还有之前被大家骂出翔的抠图大剧《孤芳不自赏》,angelbaby和钟汉良的报酬合起来有1亿多,其中baby的片酬8000万。

网友们吐槽,拿着8000万的片酬,却只拿出了80块钱的演技和8块钱的工作态度。

曾有业内人士公开表示,一部成本3亿元的电视剧,明星就能拿走2亿元片酬,制作成本少得可怜。导致编剧、导演、服装、化妆、道具、场景等等的成本被严重挤压,只能凑合,视觉粗制滥造,特效也只有五毛钱。

要知道,像美剧《冰与火之歌》,每一集的制作预算都在600万美元以上,被评为HBO最烧钱美剧。但这些钱大部分都用在了场景的设计搭建、服装设计制作、战船建造、视觉特效等。

当然,国产剧有精品,譬如年初大戏《人民的名义》,齐聚40余名老戏骨,开播就收视爆表,屡创纪录……然而,该剧投资只有9700万,全剧80位演员的片酬占50%,也就是说:全剧演员片酬总和不及一个流量鲜肉。

在2017年福布斯中国名人榜出炉,排在首位的范冰冰高达年收入2亿多元,鹿晗1.8亿元,杨颖1.4亿元,吴亦凡1.3亿元……而收入前10的明星中,除了周杰伦主业为歌手外,其余9人主业均为影视演员。

2

畸形的片酬制背后:标准为何要限制在40%?

在中国影视圈,天价片酬之所以备受诟病,根本在于:其往往占据了整体制作成本的5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70%、80%。

一旦演员的片酬占比过高,势必就要压缩制作成本,这部剧基本就毁了,从而,观众只能一边舔着颜,一边吐槽着国产剧的粗制滥造,不断恶性循环。

而除此之外,片酬的增速也同样值得关注。仅在2016一年,一二线演员的片酬就暴增250%,在一些倚重流量偶像的IP大剧中,明星片酬甚至占了制作成本的75%。

以孙俪为例,2011年拍摄《甄嬛传》时,她单集片酬为30万,之后拍摄《芈月传》时单集片酬87万,再到如今网传的150万。六年间翻了5倍之多。

畸形的片酬制度,已然引发了恶性竞争,同时压低了影视产品的制作成本,必须通过制度来加以规范,来保障市场的良性运作。即便是40%这样一个限制,也要比韩国等国家的限制要宽松得多。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要将明星的片酬占比限制在40%?

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秘书长王鹏王鹏曾表示:

首先,这是按照电视剧的制作规律和成本合理匹配为基础。

一部电视剧的制作成本包括诸多方面,首先是创作费用,即购买IP版权以及编剧创作等;其次,还有导演、主演的薪酬,其中导演涵盖总导演、副导演或AB组导演,演员也包含主演、配角、群众演员等;此外,摄录、美服化道、后期制作等环节也有一定数量的工作人员,并存在相应的成本,整个项目下来能涉及近200位工作人员。

每一位工作人员均需给予工资,每一个环节也均会出现成本,而一部电视剧的合理成本配置应是全部演员的总片酬占40%、编剧和导演各自占10%,剩余的40%则用于摄录、美服化道、电脑特效等环节的成本。

除了对电视剧制作环节进行分析外,此次比例的设定还参考海外市场的情况。

比如美国好莱坞的演员片酬大多占制作成本约三成,并制定片方与演员之间就票房的最大分成比例。现阶段美、日、韩等影视剧发展较为领先的国家,也对演员片酬进行限定或规范,比例均在40%左右,以《大长今》为例,该电视剧每集的制作成本在120万-150万元,主演李英爱每集的片酬则在12万元左右。

3

即使上了《新闻联播》,天价片酬问题依然难解

都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即使“限酬令”上了新闻联播,不少业内人士还是显得有些悲观。

就拿今年3月的一件事来说,创作了《还有多远》《飞》等作品的编剧宋方金,发表了一篇名为《编剧宋方金“卧底”横店实录:表演,一个正在被毁掉的行当》的文章,矛头直指“一线小鲜肉片酬已超过1亿元”。而之后,天价片酬的现象不仅没有丝毫缓和,反而变本加厉。

在批评小鲜肉以前,他们拍一部戏的身价最高在一亿元人民币,批评完了,他们涨到了两亿人民币。

宋方金也爆料道:“我们一批评,买假收视率的费用就上去了,因为操作难度加大了。”

而此次《意见》成效堪忧的主要原因在于:它只是一个“意见”,并不具备强制力。

对于这样的规定,明星可以有多种方式绕过“限薪令”,来拿回属于“原有的”片酬。诸如,实物转让、避开银行转账或是参与入股等方式。

据了解,很多有实力的制作公司通过合股开公司及将片酬转化为投资、股权、红利等,以这种新型分红方式紧密锁定跟明星的关系。一些明星更是摇身一变成了出品人、制作人,成立工作室、入股或参股上市公司、投资影视剧当制片人或监制、参与卖片或卖剧的分成。

既可以躲开“片酬过高”这个人人喊打的靶子,实际收入的空间却更大了。

比如吴秀波同时兼任《军师联盟》的主演、制片人、监制,黄磊是《深夜食堂》的主演、出品人,杨幂则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主演兼投资人。

解决天价片酬问题,仍然需要一个过程。若真想要将这一问题根除,必须在真正的症结处下药,即提升我们作品的质量与行业发展水平,让“令观众觉得物有所值”的影视作品成为市场的主流。只有这样,明星才能真正成为整个作品中的一部分,而非全部。

天价片酬不是一天造成的,就算是畸形的市场也不是行政命令能够瞬间解决的,这是一个慢工,需要慢慢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