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苓是一个怎样的人 "一个先行者的身影" 中国奥运第一人张伯苓印象

2017-08-0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甲午战败,作为海军军官的他悲痛欲绝,痛感欲民族振兴,必须从根本上改造国人.于是,他弃武学文,致力于教育.先后兴办南开大学.南开经研所.化研所,以至参与办西南联大.他更是发展和普及体育运动的身体力行者.他说:教育一事三育并进而不偏废,但"德智体三育之中,我中国人所最缺为体育".因此,他大声疾呼:"强我种族,体育为先."他最早关注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全力推进中国与东亚及世界体育交流.他是历史上第一个提出要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中国人.更是中国第一个国家奥委会组织--中华全国

甲午战败,作为海军军官的他悲痛欲绝,痛感欲民族振兴,必须从根本上改造国人。

于是,他弃武学文,致力于教育。先后兴办南开大学、南开经研所、化研所,以至参与办西南联大。

他更是发展和普及体育运动的身体力行者。他说:教育一事三育并进而不偏废,但“德智体三育之中,我中国人所最缺为体育”。

因此,他大声疾呼:“强我种族,体育为先。”

他最早关注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全力推进中国与东亚及世界体育交流。

他是历史上第一个提出要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中国人。更是中国第一个国家奥委会组织——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的名誉会长和董事长。

这位中国著名的早期体育领袖,当选过华北体育联合会会长,历任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名誉会长、理事长,远东运动会中国委员、总领队等……

1907年10月24日,在天津青年会第5届学校联合运动会颁奖仪式上,张伯苓在即兴演讲中倡议:我国应该立即成立一支奥林匹克运动会代表队。

他被称为“中国注重体育的第一人”。

他是最早在中国传播奥林匹克知识的人。为了传播奥运精神,他积极参与和推进亚洲各国体育交流,对奥林匹克运动在亚洲的初步开展作出了贡献。

他参与发起组织的远东业余运动协会和远东运动会,采用国际奥委会的成规指导工作。远东运动会原名“远东奥林匹克运动会”。1913年2月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了第一届远东运动会,1920年被国际奥委会承认,是世界上第一个与国际奥委会发生关系的区域性国际体育组织。

1922年4月,他当选中华业余运动联合会会长。该会1924年以前实际起到了全国体育组织的作用,对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1924年,他当选中华业余运动联合会与中华体育协进会合并成立的“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名誉会长。

1931年,国际奥委会正式承认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为中国奥委会,该会选拔运动员参加了第十届和第十一届奥运会。

日本侵略中国的战争阻断了他及全国体育协进会与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联系。但日本投降不久,他即举行中华体育协进会常务理事会议。会议一致同意约请1952年第十五届奥运会在中国举行。

他因此毫无疑问的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申办奥运会的人。

首先倡议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最早在中国传播奥林匹克知识,第一个提出申办奥运会,仅仅这些就足以使他的名字在我国奥林匹克运动史上闪烁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