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股沟斜疝气用哪种手术好 介绍疝气的最佳治疗方法

2018-11-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疝气,即人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位置,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常见的疝有脐疝,腹股沟直疝.斜疝,切口疝

疝气,即人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位置,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常见的疝有脐疝,腹股沟直疝、斜疝,切口疝、手术复发疝、白线疝、股疝等。腹壁疝多由于咳嗽、喷嚏、用力过度、腹部肥胖、用力排便、妊娠、小儿过度啼哭、老年腹壁强度退行性变等原因引起腹内压增高,迫使腹腔内的游离脏器如:小肠、盲肠、大网膜、膀胱、卵巢、输卵管等脏器通过人体正常的或不正常的薄弱点或缺损、孔隙进入另一部位。

临床上较常见的是腹股沟疝,在腹股沟区可以看到或摸到肿块。婴儿多系母亲在换尿布时发现,较大的小儿则多于入浴时发现。引起肿块出现的诱因是腹压增加,如哭泣、咳嗽、排便、排尿等。较年长的小孩可令其站立,腹部用力也可诱发肿块在腹股沟区出现,有些则会到达阴囊或阴唇。肿块系由腹腔内的器官脱出到疝气袋所形成,脱出的器官以小肠居多,因此摸起来感觉柔软。其他如大肠、阑尾、大网膜等亦可能脱出。女性则以卵巢脱出较多,因此常可摸到似拇指大、较硬且多半有压痛的肿块。除了可以看到或触到肿块之外,有些患儿会有便秘、食欲不振、吐奶等现象,有些则可能表现易哭、不安等。

手术是当前疝气治疗最常见的一种方法,腹股沟疝气是疾病的患发类型之一,发生在小孩儿身上的疝气称作小儿疝气疾病。那么,对于小儿腹股沟疝气的治疗采取哪种手术效果会更好呢?

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因胚胎期睾丸下降过程中腹膜鞘状突未能闭塞所致,是一种先天性疾病。男性多见,右侧为左侧的2~3倍。小儿腹股沟斜疝多数在2岁以内发病,一般在生后数月出现,新生儿期也可发病。

腹股沟疝的疝内容物多为小肠,女孩可为卵巢、输卵管。当小儿哭闹、站立或用劲时,肿物及出现或增大,当安静平卧时肿物可逐渐缩小至完全消失。如果疝入疝囊的脏器组织不能自行还纳时即造成疝嵌顿,如不能及时诊治,可使疝内容物出现较窄坏死,或长时间压迫精索影响睾丸血供,造成严重的后果。

鞘状突的闭塞过程在生后6个月内还可能继续进行,所以从原理上讲6个月之内有自愈的可能,但临床上能够自愈的病人很少见。手术治疗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有效方法,一般在出生后6个月即可行手术。但对于有疝嵌顿病史,或肿物经常突出影响活动的患儿更需要尽早手术治疗,及早疝气嵌顿风险。

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方式分为传统开放手术和微创手术。微创手术较传统开放手术最明显的优势,微创手术的手术切口小,美观,愈合后仅留下不明显的痕迹。

另外,显微镜微创手术不需要解剖腹股沟管,对精索的分离也很轻微,可以有效避免输精管的损伤,并且一般不会造成术后阴囊水肿及血肿;同时不会造成膀胱损伤等并发症。

对于嵌顿性斜疝,手法复位后24小时内可以实施微创手术治疗,如果是开放手术,则需要等待3-5天水肿消退后才能手术,这样也避免了等待手术期间再次嵌顿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