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阳虚的典型症状有哪些? 治疗肝阳虚的常用方药

2019-01-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历代文献"论述肝阳虚者甚少".一般认为,肝为刚脏,体阴用阳:肝阴(血)易损易虚,肝阳(气)易动易亢,故肝的虚证则仅有肝阴(血)虚一面.肝的阳

历代文献“论述肝阳虚者甚少”。一般认为,肝为刚脏,体阴用阳;肝阴(血)易损易虚,肝阳(气)易动易亢,故肝的虚证则仅有肝阴(血)虚一面。肝的阳气是肝脏升发和疏泄的动力,肝的阴血是肝脏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故近代有医家提出肝阳虚是指肝脏的阳气不足而导致阴寒内盛及相火内郁化热。肝脏的阳气不足或阴寒内盛而致温煦不足。

肝阳虚证典型症状

面带青色,趾指甲枯淡,胁下坚胀,或筋寒挛缩,不能固握。眼生黑花,视物不明,形寒肢冷,胁下作痛,下肢不温,头身麻木。忧郁善恐,怏怏不乐。性欲缺乏,阳萎不举或举而不坚,睾冷囊湿,无梦滑精,女子少腹寒痛,月经后期或淋漓不断,带下清冷,宫寒不孕。舌淡苔白,脉沉细弦迟。

根据形寒怯冷,指甲淡白,睾冷囊湿,阳萎不举,举而不坚,旋即阳萎,腹满能食,面青目昏,耳聋,善恐,经迟,崩漏,带下清冷,宫寒不孕等,即可辨为肝阳虚证。

肝阳虚证多由寒邪直中脏腑,折损阳气,或阴(精)血不足,阴损及阳,或肝阳虚损,无以升发,阴寒之气充斥脏腑而发病。其病位在肝,累及于肾。

临床表现

有关肝阳虚的症状及体征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有医家认为,肝阳虚、温煦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1.肝经失煦,导致经络不通,从而导致腹痛、腰痛、男性疝气,女性小腹痛。

2.筋膜失于温煦,则导致四肢蜷缩疼痛拘急。

3.肝血失于温煦,导致肝血凝滞,浊邪内生,从而导致腹痛、腹胀、失眠多梦、咽干咽痛等症状。

常用方药

关于肝阳虚的治疗因为没有具体的辨证,故没有统一的标准。根据文献记载,关于治疗肝阳虚的治疗的方子有吴茱萸汤、当归四逆汤、桂枝汤、乌梅汤、附子汤、乌头煎、黄芪建中汤、补肝汤、补肝散、防风补煎方、槟榔汤方、调肝散、补肝薯蓣散、补肝细辛散、防风散、白茯苓散、槟榔散、酸枣仁散、荜菝丸、桂甘龙牡汤、暖肝煎、补肝散、升阳舒肝汤、湿阳补肝汤等;根据各代医家的经验,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物是:肉桂、川椒、肉苁蓉、锁阳、淫阳藿、鹿茸、巴戟天、葫芦巴、杜仲、川断、菟丝子、龙眼肉、茯苓、补骨脂、小茴香黄芪、党参、当归、白芍、甘草、白术、茯苓、干姜、桂枝、附子、细辛、川芎、五味子、枳实、厚朴、黄连等。

总之,肝阳虚是客观存在的,并且是不容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