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峡好人》看贾樟柯导演风格

2018-03-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从<三峡好人>看贾樟柯导演风格   一.导演生平及创作经历   贾樟柯,山西汾阳人,对绘画有所造诣的他,一次偶然的机会观看了电影<黄土地>之后,遍激发了内心对电影的热爱.他1991年开始考北京电影学院,但失败了两次,知道1993年才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为了实现他的导演梦,他在大学期间组织了"青年电影实验小组",由此开始了他的电影实践.   1995年拍摄了他的第一步57分钟的短片<小

                             从《三峡好人》看贾樟柯导演风格

   一、导演生平及创作经历   贾樟柯,山西汾阳人,对绘画有所造诣的他,一次偶然的机会观看了电影《黄土地》之后,遍激发了内心对电影的热爱。他1991年开始考北京电影学院,但失败了两次,知道1993年才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

为了实现他的导演梦,他在大学期间组织了“青年电影实验小组”,由此开始了他的电影实践。   1995年拍摄了他的第一步57分钟的短片《小山回家》的了香港映像节大奖,也为他筹拍他的成名作《小武》提供了一个机会。

1997年的贾樟柯正值毕业的大四学生,他和他的电影小组同伴们没有进制片厂的机会,小组的其他成员也开始找工作或为考研究生做准备,只有贾樟柯还想继续拍电影。

就在毕业前四个月,刚刚完成《小武》剧本的贾樟柯花了500块钱,从所在的汾阳县城通过传真发给了香港地区的投资人朋友,第二天便得到投拍的答复,就这样诞生了代表中国新现实主义出现的《小武》。

《小武》在国际广受好评,贾樟柯也因此一举成名。法国《电影手册》评论:“《小武》摆脱了中国电影的常规,是标志着中国电影复兴与活力的影片。”德国电影评论家乌利希•格雷格尔 则称贾樟柯为“亚洲电影闪电般耀眼的希望之光。

”   《小武》之后,贾樟柯又继续创作了《站台》《逍遥游》,三部作品均是以他的家乡山西汾阳为故事背景,因而被称为“故乡三部曲”。贾樟柯作为中国第六代导演,经历了商品经济取代计划经济的时代,刚刚走出校门的他不再像第五代导演那样有机会被分到电影厂工作,他和其他行业的人一样,面临着最关键的生存问题,这使得他不得不为生活艰难打拼,这种人生体验使他把目光更多的投向社会底层的老百姓和发生在身边的平凡小事。

由于第六代导演的反叛和对禁忌题材的碰触使他们曾处于“地下”状态,作品不能通过国家审查,不能公映,只能在国外电影节上寻求出路。这也导致了他们导演的电影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包括贾樟柯的作品也是一样。不过,随着第五代导演的逐渐老去,第六代导演又长期处于“地下”状态,中国电影导演面临断代的危险。

国家为此也开始逐渐放宽政策,扶持新电影导演,为第六代年轻导演提供更多的机会。上影集团响应青年电影人提出的“新主流电影”的倡议,专门成立了“青年电影工作室”,北影集团启动“北影青年工程”。这些政策的放松和扶持,第六代导演开始从地下转到地上,2004年贾樟柯、王小帅等导演被解除禁令,此后产生了贾樟柯与上影集团合作拍摄的《世界》《三峡好人》等影片。

   他从大学开始到现在完成的作品有《小山回家》《小武》《站台》《任逍遥》《世界》《三峡好人》《二十四城记》等故事片,以及《公共场所》《东》《无用》等记录片,形成鲜明统一的纪实性导演风格,他的代表作《三峡好人》获得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

从《小武》发端,到如潮好评的《三峡好人》,贾樟柯的影像世界正在逐步成为理解中国的一种特殊方式,亦在重新诠释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

   二、 导演风格特征   1.贾樟柯的电影比较少反映大城市的故事,大多是讲生活或发生在小城市小县城里的故事。他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电影《小武》,拒绝了盆景式的北上广,也避开了第五代导演钟爱的农村,将视野对准了社会变迁的中间地带——山西县城汾阳。

从《小山回家》到《小武》《站台》《逍遥游》的山西汾阳县再到《三峡好人》的四川(或重庆)奉节县,都是对准的县城。

他认为真正能代表中国的,不是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而是那些类似于汾阳的小县城。那些淳朴破败的场景,让人们感觉到一种特有的温情。他曾撰文说:“我在拍电影的过程中,越是认识到我是有农业背景的人,我越坦然。

家乡是我生活的北京,像汾阳这样的地方,它就是封闭,就是落后,比哪儿都慢一两拍,然后人际关系里有很多麻烦事,但在那里面又有非常多的自我经历,温暖我的东西,亲情友情,包括你跟自然的那样亲近,不但包括我个人,对整个的中国艺术来说,也应该承认农业背景,不承认这一点,做出来的东西就会和大地失去联系。

”可见,故乡汾阳对他的影响有多大。因为他的电影大多是讲述发生在县城的故事,反映县城在时代变迁下的状态,有人称他的电影是城乡写实风格。

   2.他的电影大多是关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反映时代变革和社会变迁下的小人物的故事。在杨澜访谈录里他自己讲,他要拍电影的原因就是因为在中国当时的电影银幕上看不到与自己这种小人物有关的东西。

这是中国电影的一个缺陷。但我觉得,一个导演的导演风格与他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他对小人物的关注可能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受到其生活经历和生活环境的影响,使他对小人物的认识比较深刻,将更多的目光投向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他也自嘲自己是一个“来自中国基层的平民导演”。

而且,作为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人,贾樟柯见证了新时期以来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巨大转型和变革,以及他个人独特的生活经历,使他能够很准地把握住那些不被人重视,没有话语权的小人物的内心。

    3.纪实与虚构相结合的叙事风格贾樟柯受到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影响,无论从美学特征还是表现手法,都深受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影响,它的电影偏纪实风格的沉稳而不张扬的叙事形成了个性鲜明的纪实主义风格。

    他认为纪实是最贴近电影本体的方法,透过纪实的方法能够看到真正的电影之美,就好像绘画要研究材料一样,电影这种材料最有特点的就是纪实性。

贾樟柯说过一句话:“人有时候是善于遗忘的族群,我们太容易遗忘了,所以我们需要电影。”可能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他的电影有很强烈的很鲜明的记录性,记录时代的变迁。这种记录性有一定的文献价值。特别是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社会变化快,这样一种记录有一定社会意义。

正如巴西导演瓦尔特•萨列斯(WalterSalles)对贾樟柯的评价的那样:今天,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经历入此快速而猛烈的变化,更没有任何人能像贾樟柯这么深刻地反映出这种变化。

中国需要贾樟柯。   在《三峡好人》就借电影的记录性记录下了四川奉节因三峡工程而发生的巨变,甚至消失,也许许多年后,人们会遗忘这个地方,但电影的记录会作为文献资料长久的保存下来。

导演借韩三多的眼睛和足迹呈现给人们一个满是废墟的县城,到处是断壁残垣和四处搬迁谋生的人们,这里因三峡水利工程的进行而发生着巨大的动荡: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无数家庭被迁往外地,两千年历史的古城在两年之内拆掉并将永远沉没于水底。

在《小武》中他呈现给人们一个没有民俗,没有东方情调的小城,同时在社会变革中,在飞快的以至于头重脚轻的城市化进程中,在极富与极贫之间,他用电影镜头记录下了容易被人们遗忘和忽略的,处于社会中间地带的——县城。

   贾樟柯导演的电影多是将虚构性置于纪实性的叙述,虚构与纪实相结合。譬如,在《三峡好人》中,导演将虚构的两个故事放在了真实的社会事件背景中,关于韩三明和沈红的寻找的故事是完全虚构的,而因为三峡工程的建设,拥有两千年历史的城市即将消失的故事背景是完全真实的。

在《小武》中也坦诚了虚构的部分,导演在最初的的构想中,本来是想借一个以传统方式谋生的手艺人,来表现他们以就旧有的方式与社会变迁的周旋,最后之所以会选择小偷作为故事的主角,其中一部分的原因是受德•西卡《偷自行车的人》的影响。

   4.表面粗糙但感情细腻   贾樟柯的电影由于纪实风格所以画面呈现朴实无华,富有生活气息,没有过多的造型装饰,但故事镜头背后的精神世界却是深邃清澈的。

他用独特的视角观察人物,以错落有致的叙事结构阐述生活。在他的电影中看不到激烈却处处充斥着生猛。   基于贾樟柯纪实性的导演风格,他的电影在美学上呈现出一些鲜明的特点:   (一) 大量长镜头的运用   由于贾樟柯纪实性的导演风格,他影片中纪实性长镜头的运用是一个基本的特点。

在他早期的电影中比如《小武》里甚至出现一些晃动的跟拍镜头,在后来的影片中比较少见但纪实性长镜头的运用在他的电影里一直都有体现。

贾樟柯本人认为,它的这种纪实长镜头是他追求画面僵持感的必要手段,也许只有这种僵持感才能真实的记录人在时间中的鼓励干,才能表达人与时间的永恒主题。

他说:“如果我把一个长达六到七分钟的镜头切成几个的话,就会失去那种僵持感。这种僵持存在于人与时间、镜头和它的主题之间。”肯特•琼斯认为贾樟柯的长镜头风格来源于日本小津安二郎和台湾导演侯孝贤,贾樟柯则认为,他确实习惯于在电影中使用长镜头,他这种美学上的取向来源于理论上的感动,因为理论也是感动人的。

他特别看重巴赞的长镜头理论,因为巴赞的长镜头理论强调对客观性的尊重,对普通人的尊重,强调在完整的空间里尽量观察人的存在。

由于偏向长镜头,所以他对蒙太奇理论和实践极不感冒,他指出,蒙太奇的方法割裂了现实,它用局部的影像来组织话语,有很大的不真实性,在良知面前,技术是微不足道的。

   (二) 方言和非职业演员的运用   因为影片的纪实风格,为了符合影片氛围,演员表演大多使用方言,如《小武》《世界》等电影中都是说山西方言,《三峡好人》里是四川方言和山西方言。

影片中方言的运用贴合影片的纪实风格,富有真实感。同样为了避免演员表演和影片氛围的违和以及为了避免演员为观众造型横先入为主的概念,贾樟柯的电影基本都用非职业演员。

《三峡好人》中男主角的扮演着韩三明,韩三明是贾樟柯的表弟(他本名就叫韩三明,电影中用的本名),也是之前贾樟柯作品《站台》中的煤矿工人,《世界》中乡下到北京的劳工。他本来也是一名矿工,木讷,迟钝,不喜言笑,行动和语言永远都比别人慢半拍,但同时他在镜头面前是自由而放松的,完全按着他的性情去演绎,他内敛而真实的表演很好地体现了非职业演员的优点,表现这样的小人物是他的拿手戏。

同样《三》里扮演韩三明妻子麻幺妹的演员也是找的非职业演员扮演,她是在拍戏当地的一个小卖部的老板娘。

不仅在《三》里,在贾樟柯的其他影片中也比比皆是,《小武》中靳小勇和药铺老板的扮演着分别是找的当地的同学郝宏建和俺雁群,因为郝宏建是省监狱狱警,它的职业是当地人向往的“权力象征”身上有与暴发户暗合的洋洋自得。安雁群是银行职员,殷实的当地小康之家,有他扮演药铺老板在他看来在合适不过。

   (三) 实景拍摄   鲜明的纪实风格要求影片实景拍摄,捕捉显示空间,记录人生常态。正是实景拍摄不加修饰,尽可能的客观的保持生活原貌才更真实有感染力和生命力,才能客观反映现实生活面貌才会有记录意义。

   三、《三峡好人》(英文名《Still Live》)影片分析   1.影片英文名字及涵义   《三峡好人》中文名亲切朴实,贴合故事内容与影片风格。

它的英文名不是简单的直译而是与三峡和好人完全没有联系的“stilllive”,大部分人看到这个名字应该会不自觉地理解为“继续生活下去”等类似含义。其实“stilllive”在绘画中是“静物画”的意思,这里贾樟柯取其静物画的意思作为影片名字,可见有其深层含义。

“静物”在生活中尝试人们所忽视的不重要的东西,在电影里所指的“静物”就是被忽视的显示、生活、景物与人。在影片中就是指在三峡工程下被排除与忽略的事物。

英文片名正是反映了影片的取向,唤起人们重新关注或关注被忽视的事物,就如不起眼的静物需要经过“静物画”嵌入框架予以描绘下才得以受到人们的注意,电影中那些在大历史背景下,在大工程背后被排除忽略的人、景与显示被置于镜头之中才能够重新受到关注。

而且,影片的叙事无论从故事还是到人物,都平淡而沉默,节奏缓慢从容,很符合“stilllive”(静物画)的名字,就像静态写生一样。

   2.故事内容与主题   影片讲述的是两个关于寻人的故事。来自山西的普通煤矿工人韩三明,16年前买回了一个四川媳妇,媳妇剩下孩子就被公安局解救回去了。

天各一方十六年之后,韩三明决定去位于三峡地区的四川奉节县寻找女儿,然而因为三峡工程的缘故,前妻所在的县城早已被淹没在水底,前妻的哥哥对他也不友善,几次三番的折腾之后,他终于见到了前妻,通过平静的聊天知道前妻过的并不好,于是决定复婚。

  女护士沈红从太原来到奉节,寻找她两年没有回家的丈夫郭斌,由于没有丈夫的联系方式,通过丈夫的朋友,找到郭斌,他们在三峡大坝前相拥,一只舞后两人黯然分手,决定离婚。

   贾樟柯说,电影的素材来源于一次三峡之行的灵感爆发,从有想法到整理出故事梗概,再到送审,前后只有短短的11天。如果说以前的电影作品是一种慢慢释放,那这次完全是生命的突然燃烧。

他这次“生命的突然燃烧”的《三峡好人》获得国内外的好评,并获得第63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和2007年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影展最佳影片奖等大奖,贾樟柯也借此成为中国第六代电影导演的领军人物。

   同样是纪实与虚构相结合的手法,电影拍摄于古老的奉节县城,因为三峡水利工程这里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要迁到不同的地方去,有着两千年历史的城市在两年内将被拆毁并淹没在江底,一些未被开发挖掘出土的文物也将继续被淹没。

与其说导演选取这一地域上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来讲述两段关于挽回与舍弃的爱情故事,倒不如说导演利用这两个外乡人到这片土地上寻找爱人为故事线索来构建影片的故事内容,在实质上是导演对拆迁和三峡工程的记录与评判,只不过导演并没有直接进行评判,而是用故事阐述观点,利用镜头和故事来带给我们思考。

   3.影片叙事结构   《三峡好人》的叙事结构里有两个结构层面:一个是烟、酒、茶、糖四个物质的标题结构;一个是故事三段双线索平行的“陈述”结构。

之所划分为烟、酒、茶、糖四部分,除了方便全片的叙事结构之外,导演本人的解释是这四件都是中国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东西,代表了中国人的普通生活,但同时又各有蕴意。譬如,“烟”在男人交流中的重要作用,酒和茶是中国人情感的隐喻方式,而“糖”却可能是朋友之间赠送的东西。

而且“烟、酒、茶、糖”在物资稀缺的年代就以为着幸福,而在物质丰富的年代这种单纯的幸福却被人们遗忘,影片欲通过这“烟酒茶糖”相关的故事情节来唤起人们过去的记忆,唤起人们对生活在社会底层人们的关注和怜悯。

这些普通元素不断在影片里人们的情感交流中以各种直接或隐喻的方式出现。比如:“茶”在影片里隐喻沈红和郭斌之间的婚姻,这杯婚姻的苦茶被郭斌遗忘了,之声沈红独自饮这杯“苦茶”。

“糖”在影片里的一次出现是韩三明和麻幺妹一起分享一块糖,表现他们的平淡中的真情与幸福,是一种感情的升华,象征并预示着韩三明和麻幺妹之间的婚姻出现转机。   在故事的叙述层面上,影片采用的是一个三段式双线索平行叙事结构。

第一段是讲述韩三明去奉节寻找麻幺妹的故事,中间插入沈红在奉节寻找丈夫郭斌的故事,最后又回到韩三明的寻找叙事中来。一般的是两条线索平行、交叉,最后同时到达一个顶点,而《三峡好人》则是从生活体验的角度出发,自始至终都是两个独立的故事,但在两条线索之间的关系处理上还是有一交代和处理,在不为因果的情况下按照人物故事的时间顺序自然而然地安排在一起。

譬如,影片中“小马哥”的角色与两个故事中都有联系,在韩三明的故事中,他是韩三明的朋友,在沈红的故事里他是替郭斌“办事”的受雇者,最后也因此而送命。

还有,影片中“断臂的男人”在两个故事中也都有出现。这样就形成了两个故事的短暂交叉和结合,给人一种整体感,同时也保持了线索各自的叙述张力和阐释空间。

   4.影片中演员的选择   贾樟柯的电影大多运用非职业演员,而且,有一些固定演员会在影片中多次使用,《三峡好人》中几位主演韩三明,赵涛,王宏伟也都是他电影中的“熟脸”。

韩三明之前已经介绍,由于其本身就是一名普通的煤矿工人,扮演这个角色再合适不过。沈红的扮演者是贾樟柯导演的“御用女演员”赵涛,她几乎包揽了所有电影的女主角。他们在1999年结缘,当时贾樟柯去山西大学师范学院挑选演员,没想到最后没跳到学生,却选中了当时在当舞蹈老师的赵涛。

而后,从《站台》里的尹瑞娟,到《逍遥游》里的巧巧,再到《世界》里的赵小桃《三峡好人》里的沈红以及《二十四城记》里的厂花,赵涛成了不折不扣的“贾女郎”。

2011年9月11日,贾樟柯和赵涛同时更新微薄,宣布结婚。   王宏伟是奖章可在北京电影学院的同学,河南人,现在是影视策划人和制片。

几乎贾樟柯的每部电影里又有他的身影,最早的《小山回家》和《站台》都是由王宏伟主演,在1997年出演了贾樟柯的《小武》之后,一起自然表演状态获得好评,其后他又多次与贾樟柯合作,先后拍摄了《站台》《逍遥游》《世界》《三峡好人》等影片。2000年出演法国影片《巴尔扎克和小裁缝》。

   5.影片中大量流行音乐的运用   在《三峡好人》里,导演运用了大量的流行音乐作为叙事手段和抒情手法。影片中出现《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酒干倘卖无》《上海滩》等流行音乐,为影片叙事和抒情以及表达导演思想起到很大作用。

比如:小男孩在韩三明和沈红面前唱与其年龄极不相符的流行歌曲《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不仅反应时代气息,同时也分别暗合了韩三明和麻幺妹的婚姻,沈红和郭斌的婚姻。小马哥的手机铃声《上海滩》的插曲配上滔滔江水的画面,抒发了导演悲天悯人的情怀,也对三峡工程借歌曲进行了评判。

   6.影片中超现实的表现手法影片虽一贯保持了贾樟柯的写实手法,但也开始出现一些表现主义手法的运用对镜头空间构图开始有一些设计在内以表现人物关系和内心情感,比如在麻幺妹和韩三明分一块糖的时候的场景,是一个破败的楼房内,一个类似于门一样的缺口通向外界,他们在门里的角落,从这个缺口“门”看出去,一幢楼房倒下了,这个门在这里不仅有强调的作用还有一定的寓意和导演要思想在其中。

影片中甚至运用一些超现实的段落来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如:飞碟的出现、建筑物的发射升空、走钢丝的人,此外“消毒队”和“高楼坍塌”也是具有某种象征意味的超现实情节。   影片重要镜头分析:   1.

 影片开头是一个长达三分钟的长镜头,从船上面目模糊的人出现,镜头由虚转实,缓缓移过船上的乘客打牌的,谈笑的,抽烟的,喝酒的,最后镜头停在坐在船尾的韩三明身上……形形色色的面孔,生动而真实。

这样一个横幅式的镜头呈现了社会底层贫困人们的哭态。背景音乐是川剧《林冲夜奔》,与影片结尾的《林冲夜奔》的唱曲首尾呼应。没有英雄的时代,英雄末路的时代,普通的人们,仍在夜奔。谁知道他们会奔向哪里,前方有没有一个企盼。苍茫的歌声中,一股悲壮之情充溢其中。   

   2. 影片的8分36秒摩的带韩三明到青石街5号,结果映入眼帘的是一汪江水,人们也早已搬走。一个两千多年历史的城市,只用了短短两年的时间就把它拆了,沧海桑田在两年里便完成,贾樟柯导演将三峡巨变作为超现实状态中的中国的一个标本。浩大的三峡工程淹没的不仅是一个两千年的城市,也淹没了无数三峡人民祖辈相袭的家园。

   3. 影片14分54秒“烟酒茶糖”四个段落字幕中的“烟”出现,表明了第一个情节段落的开始。镜头摇下来是小马哥在看电视《英雄本色》,这里交代了小马哥这个人物的性格,他是一个怀旧的人,以及他得街头小混混形象。

推崇江湖侠客的小马哥对韩三明这个外乡人也鹦鹉学舌地行使起自己的“特权”来,一举一动都学着《英雄本色》中发哥的派头和架势。贾樟柯企图借小马哥来寄托自己的一种情怀,即港台英雄片中宣扬的情义。后来,小马哥和韩三明的友情便承载了这一任务。

   4. 影片28分左右韩三明跟随工友去拆楼房,看到几个身穿防毒服的人在废墟中消毒,喷洒消毒液,镜头跟随这些经过的楼房墙壁上挂着“努力”的字幅,周杰伦的海报,学生的奖状。导演通过这些镜头告诉我们,这里曾经居住的人他们也曾经懂得自勉,曾经崇拜过偶像,曾经取得过优异的成绩,但这一切历史的见证都将被淹没,未免让人有些感伤。

   5. 29分32秒小男孩在影片中第一次出现并扯着嗓子唱《老鼠爱大米》,这显然是导演可以安排设计的,不仅传递着时代的气息,歌词暗合了韩三明和麻幺妹之间的感情和婚姻。

   6. 不明飞行物从空中飞过,这种超现实手法的运用贾樟柯导演这样解释:他在拍摄《东》的一天傍晚,一个人在江边溜达,天色渐暗暴雨将至,巫山云雨向他挤压下来,他突然感到极大的孤独,并产生一个奇怪的念头:“我希望此时飞碟从空中划过。”身处异乡总觉得有人注视着自己的孤独,茕茕孑立形影相吊,飞碟寄托了异乡人的孤独感和无助感。

   7. 沈红用锤子打开郭斌存放物品橱子的锁,显示了沈红果敢的性格,也为后来她果断结束婚姻做了铺垫。

   8. 46分中字幕“茶”出现,“茶”在这里隐喻了沈红和郭斌的婚姻是一杯“苦茶”。沈红一人独自饮下。在47分50秒,唱歌的小男孩再次出现,在沈红的旁边唱《两只蝴蝶》也表现了沈红对郭斌的感情。

   9. 沈红将一件内衣挂在阳台上,转身之后,身后的移民纪念碑像神舟六号飞船一样点火升空,这样超现实的表现手法蕴含了导演的情绪(可能是对三峡移民地某种情绪)。沈红挂出内衣,意味着她决定坦然面对自己的内心,而移民纪念碑的升空也暗合了主人公内心的决断:她做出了一个决定,一个压在她心里面的事情终于有了决断。

   10. 韩三明点好菜等小马哥,旁边饭桌上坐着身穿川剧中刘关张行头的三个人,“关羽”“张飞”自顾玩手机打游戏,“刘备”木然地看着饭桌上的饭菜。刘关张的造型是小马哥心中情义的注脚,然而在电玩时代,桃园结义是如此的遥远,表面上的兄弟已经无法开怀畅饮促膝长谈了,停杯投箸不能食,玉盘珍馐也枉然。

   11. 这个镜头中一个类似门一样的缺口在影视空间中有强调的作用,同时也具有表现人物心理的作用。

   12. 韩三明和工友带着行李出发去山西煤矿打工,回头看到两栋楼之间走钢丝的人,这是影片中又一超现实镜头,运用超现实的手法表现人物心理。

   文献引用:豆瓣网,时光网,以及《看电影》杂志2011年第2期    影片创作名单:

         编剧/导演:贾樟柯         监制:许朋乐 周强 朱炯         策划:汪天云 马宁 刘小东 宋靖         摄像:余力为         剪辑:孔劲蕾         演员:韩三明 赵涛 王宏伟